close
經濟/打破假性復甦 靠前瞻基建突圍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3-20 03:02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台灣經濟正處於假性復甦之中,各種統計數據包括:出口連續七個月成長,景氣燈號連續亮出七個月綠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已連續12個月擴張等,都反映經濟復甦現象,但我們謂之「假性」,是因為主計總處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率只有1.92%,國內外主要機構預測值也多在2%以下,僅略高於去年1.5%。而在連續多年處於平均2%上下的低成長期後,仍只能維持低成長的假性復甦,是令人非常擔憂的經濟困境,朝野必須警覺問題嚴重性,並全力尋求突破。

嚴格來說,當前經濟復甦不僅力道不足,而且存在很多變數。首先,近來國內經濟好轉主要是依賴出口擴增,也是反映美國、歐洲、日本等最終出口市場經濟好轉,可說是「隨波逐流」效果,和政府拚經濟的努力,關係不大。

而且,因為出口產品海外生產比重偏高,對經濟成長數字雖有貢獻,但改善就業及薪資的效果很有限,人民普遍無感,這也是近期民調對政府拚經濟信心偏低的原因。

其次,內需不足問題可能惡化。今年民間消費及投資力道微弱,全年成長預測值大幅低於去年,這是民間經濟信心惡化的徵兆,而且,近來內需還能維持一定熱度,部分是國內股市受惠於美、歐股市迭創新高的外溢效應,在美國聯準會加速升息後,全球股市歷經八年的多頭市場已進入高風險期,一旦國內外股市反轉,很可能抑低內需,再加上「一例一休」、年金改革等連串影響,內需不足問題將更形惡化。

再次,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全球貿易秩序面臨調整,川普敵視自由貿易,楬櫫「美國優先」、「製造業重返美國」等核心理念,一旦美國貿易新政逐步落實推動,首當其衝必然是高度依賴出口的經濟體,台灣出口占GDP近七成,其中約一半是對美國的直接或間接出口,所以,很多國外銀行及研究機構都指出,台灣可能是受川普新政衝擊最大的地區之一,這等警告也反映出黑天鵝效應正逐漸籠罩在台灣上空。

還有很多內外不確定因素,包括:國內政治紛擾、兩岸關係對抗升高、英國脫歐、法國及德國大選,乃至朝鮮半島緊張情勢等,對台灣經濟都可能造成不可預期的變數。

在變數重重情況下,當前由出口回溫所支撐的假性復甦,既讓人民無感,而且也靠不住,更無法打破長期低成長及低薪的惡性循環。所以,政府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在維繫經濟復甦動能的同時,能夠改造經濟結構,讓操之在我部分盡可能擴大,降低各種變數的衝擊影響。

蔡英文總統宣示今年政府施政首務在拚經濟,行政院即將提出估計總金額近新台幣1兆元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這是兼顧擴大內需及促進國內投資就業的行動方案,也是減少外在變數影響的重要一步。

然而,該計畫近半數約5,000億元是花在對國內總體經濟效益愈來愈低的軌道計畫,還有2,000多億元是為實踐非核家園的綠能計畫,政府必須將這些計畫和提升未來經濟競爭力作進一步連結,否則,這筆龐大支出很可能只有短期支撐內需的效果,在長期反可能排擠其他有利於改善經濟結構的更重要投資。

還有,全面提振民間投資是振興產業競爭力的關鍵,政府積極推動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但呼應及參與投資的主要都是國營或公股事業,民間興致缺缺,整體民間投資更是每下愈況,這是經濟假性復甦始終無法突破的更關鍵因素,政府若不能找出問題根源,推再多的產業發展計畫,開再多的策略會議,也無法改變台灣競爭力長期衰退的嚴酷現實。

「說一丈,不如行一尺」,我們期待政府拿出關鍵行動來打破假性復甦,才能為台灣經濟締造更好的明天。

前瞻基礎建設﹒一例一休﹒蔡英文﹒年金改革﹒非核家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