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聯合/政府容積獎勵不應胡亂揮霍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20 03:18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台南震災復建受到國人關切,進而衍生土壤液化、老屋健檢、耐震補強、防災都更等話題。民眾防災意識覺醒是正向發展,但地方與中央政府競相祭出高容積率獎勵誘因來獎勵民間都更,似已超乎常情。其後遺症,除將撐爆都市胃納,危及都市常態運作,甚至可能影響公共安全。

觀察最近中央與地方政府的作法,除對老屋健檢採取補助,更採取「初評政府付錢,複評高額補助」的方式獎勵,甚至祭出容積獎勵鼓勵民眾辦理老屋拆除重建及都更。高房價和容積獎勵通常帶來重利,自有助於化解都更阻力;但容積獎勵、容積移轉只是政策工具,不能當成官員賺取政績的工具。對於遇到瓶頸、安全急迫、或具公益性質的都市更新案,適度給予容積獎勵促成老舊或安全堪虞的建築更新,確具有正面意義;但在建商鑽容積獎勵巧門下,常態應蓋五樓的建築竟可高築至廿樓,顯示容積獎勵手段已經失控。

從政府主導都市優質成長的角度,適度施以誘導應無可厚非。早期政府常採的作法是市地重畫,政府自重畫取得抵費地變賣籌錢;近期則偏趨採取容積獎勵,以分得的增額容積換錢。正因為容積獎勵在高地價、高房價地區的功效威猛,也讓握有核發容積獎勵大權的官員樂此不疲,愈玩愈大。

抵費地的土地手段是有形的,還容易規範;但容積率只是個數字,很容易淪於政府作莊的「買空賣空」。過度膨脹的容積獎勵,勢必造成都市的超負荷,缺乏配套的人口增加很容易導致居住品質低劣,更嚴重的是都市機能失調,無法如常運作。

容積獎勵措施原具有「公益性」。都市成長過程,愈來愈需要「公共性」元素的參與,公共空間的供給若跟不上需求,勢必影響都市機能的正常發揮;因而設計出諸如捷運站體與周邊共構的聯合開發、大樓平面層供公眾使用的開放空間、或增加公共停車位以解決都市停車位不足等規畫。這些鼓勵性的容積獎勵,皆有其公益本質。

目前的情勢發展,卻有失控之虞。台南震災引發的土壤液化恐慌,追根究柢,來自資訊不透明,以及民眾對液化土壤的不瞭解。而政府長期忽視資訊透明的重要,未適時給予民眾正確的土壤液化知識,也是主因之一。土壤液化引發的這波恐慌,若能提升為民眾對地質及建築安全的理解動力,未始不是好事。

問題在,政府的誘導缺乏知識面的基礎,反而一味迎合民眾情緒。液化區房舍的補強、重建,不但給予造價五成的補助,全然不顧與被迫出資的納稅義務人的權利義務關係,甚至還要給都更戶「耐震容積獎勵」五至十個百分點。若以為高房價地段憑空冒出的耐震容積獎勵會喚起建商良心,並因此強化建築物耐震規格,這恐怕只是奢想。

所謂「耐震容積獎勵」,其實是多此一舉,甚至是浪費,且可能預埋災害因子。在正常情況下,能讓建商加強建物耐震的最大誘因,就是要有利可圖。給建商「耐震容積獎勵」,在房價高貴的台北,若建商增加的耐震投資遠低於銷售成本,建商當然樂意。

問題是,所謂耐震獎勵到底有沒有必要?台灣建物安全水平一直奉日本為圭臬,「小震沒事、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民眾購屋置產的原則,是以合理價位買到有一定防災能力的屋舍,不會斥鉅資去買「碉堡」;建物耐震、抗震、防震的投資,都有其經濟性考量,不會毫無限制地投入。事實是,日本除了「指定防災建物」有較高的防震規格,民宅沒要把自家也修成碉堡等級。「耐震容積獎勵」恐怕有些異想天開。

台南震災若震醒民眾對自家安全的警覺,這是好事;但是,政府如果本末倒置短線操作,將種下顧此失彼的隱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