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防秋旱 儲水於地很重要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20 03:19 聯合報 何石松 /教(桃園市)
日來春雨綿綿,甚至陰晴不定,已造成人們生活不便,有些人還開玩笑說,真不知「晴」為何物。
其實,今春雨量豐厚,其來有自。
先民為了瞭解天象變化,追求大自然的和諧,因而有了二十四節氣。據此可以初步明白晴雨,作為農耕種作的指南與生活的指針。
從農業俚諺來觀察節氣變化,如立春看晴雨,所謂「立春落雨透清明,一日落雨一日晴。」而今年立春正好下雨,已可窺知春天雨量將會很多。
其次,從雨水節氣看,所謂「雨水有雨春雨足,雨水無雨春會旱。」又云「雨水無雨,赤地千里」,今年雨水之日,剛好也是陰雨綿綿。
同時,不屬於二十四節氣的客家天穿日(農曆正月二十日),也是滂沱大雨,所謂「天穿日雨,滴滴答答到清明。」果然,從天穿日至今天,是雨多於晴。
至於今天的春分,如果也下雨的話,雨可能也會一直下到清明節。所謂「春分落雨到清明,清明愛雨又來晴。」
可見今春雨量豐沛,不只有利春耕,水庫水位高,今夏應不愁會缺水。
再從黃帝地母經言,所謂「太歲丙申年,高下浪濤洪,春夏遭淹凶,秋冬杳不通。」今年恰是丙申,春雨果然十分豐沛,只怕秋天以後會有乾旱之象,那麼今年可能會春潦秋旱,極端氣候不可不防。
今年是九龍治水,意即年初九逢辰,即為九龍,九龍為多龍,多龍就是有許多人才,彼此如不合作的話,就會產生不和諧的狀態,所謂「少龍多雨水,多龍懶治水」。
懶治水之意,是指不按牌理出牌,他們敢「一下半年雨,半年不下雨。」就是旱潦不均的原因,即所謂「一龍治水,風調雨順;九龍治水,旱澇不均。」
這些流傳俗諺是先民智慧結晶,其實也是對後世子孫的警示,值得吾人未雨綢繆,未旱防災。如何將豐富的春雨儲水於地,是重要的水利工程。
公告版位
- Mar 20 Sun 2016 23:57
春雨防秋旱 儲水於地很重要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