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盛治仁/教育不變革 等著被淘汰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9-17 02:07 聯合報 盛治仁(雲品國際董事長)


最近大學校園陸續開學了,雖然已經沒有時間在學校兼課了,還是想藉這個機會跟年輕朋友聊一聊,進入了人生的新階段,前途充滿著無限的可能,但是如果沒有好好規劃大學生涯,四年之後,也可能面對無限的徬徨。

現在世界趨勢變化之快,不是我們當時接受大學教育時可以想像的。參考一份研究報告,在某些科技領域的大一新生學習的課程內容,百分之六十在畢業時已經過時。很多人畢業時的工作類型,是大一入學時還不存在的。另一方面,有更多的工作會因為科技的發展而減少、消失,或必須改變運作方式。

例如在里約奧運時,有機器人記者在比賽結束後兩秒鐘之內,就能夠把比賽的過程寫出一篇報導。這個機器人小明在里約奧運期間,發了四百五十篇稿子,單篇點閱率約十一萬人次。從這個例子來思考,只要是例行性、重複性的工作,未來被機器淘汰取代的機率是很高的。現在的記者,如果沒有獨到的觀點和深入的採訪角度,就無法出頭。未來的記者,如果缺乏這些獨特的能力,就無法生存。不只記者如此,各行各業都是一樣。

過去的世界,容許教育體系的運作和分工,讓學生專注學習較細的專業訓練。現在的職場要解決的問題,必須要更多跨領域的知識和協調,加上工作內容和性質經常受到科技發展的衝擊,更需不斷創新調整。十年前的行銷策略與實務運作,網路和社群可能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面向。現在的行銷拿掉了網路和社群,只能回家吃自己。這就是為什麼史丹佛大學的設計學院,將不同領域和專長的人聚集在一起,用設計思考的訓練來面對問題,突破創新,能夠做出如此好的成績。

「受教育」和「學知識」是兩件不一樣的事。我們學的所有知識都有可能忘記,但是從教育過程中得到的邏輯思考訓練和全人格的培養,才是我們面對未來挑戰最重要的幫助。同學們在求學的過程中,要把握每一個機會去開拓自己的視野,接觸不同的領域、發展不同的興趣,並培養自己和別人團隊相處的性格與能力。

在天平的另外一端,所有教育工作者,也都應該思考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工具和內容,有沒有隨著時代調整,讓學生們面對未來社會有更好的準備。

回到韓愈師說裡的提醒,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在專業知識的授業上,要跟著時代潮流精進,已經是基本要求。在傳講處事之道、為人之道的全人格教育上,以及不只是提供答案式的解惑,而是引導學生培養獨立思考能力來解決問題的解惑,更是當代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的目標。

國際上很多大學都已經在從根本檢討目前大學教育的體制和內容應該如何再造,台灣的相關討論,只看到了一些零星個案的嘗試,還缺乏對整個體制如何隨著時代演進的思考。要推動這些變革不容易,因為很多系所和領域都已經習於長年的慣例和作法,不能變革的,只能等待時間來淘汰。只是希望,最終被淘汰掉的,不是整個世代和國家的競爭力。

(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