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問答/父親遺產機車乙輛 推派一人代表申報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23 03:57 經濟日報 稅務問答


嘉義市王先生來電詢問:父親遺留機車乙輛,應如何申報遺產稅?

南區國稅局嘉義市分局答覆:應由王先生及兄弟姊妹或其母親中推派一人代表申報,於父親死亡次日起六個月內,檢附父親除戶資料及所有繼承人現戶戶籍資料、機車行照,向父親死亡時戶籍所在地國稅局辦理遺產稅申報,如有拋棄繼承,應另檢附法院准予拋棄之文件;如遺有存(單)款、股票,並應檢附補摺後的存摺(單)。該分局提醒,申報前請先就近向任一國稅局申請財產清單附案,以便節省審查時間。

問答/骨董藝品拍賣獲利 列入財產交易所得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23 03:57 經濟日報 稅務問答

桃園區鄒小姐問:個人提供骨董藝術品參加拍賣之獲利應如何申報納稅?

北區國稅局桃園分局答覆:個人提供骨董藝術品參加拍賣之所得,係屬財產交易所得,依所得稅法第14條第1項第7類第1款規定,出售人如能提供認定交易損益之證明文件者,以交易時之成交價額,減除原始取得之成本,及因取得、改良及移轉該項資產而支付之一切費用後之餘額為所得額;如未能提示足供認定交易損益之證明文件者,自2016年1月1日起,以拍賣收入按6%純益率計算課稅所得。

但稽徵機關查得之實際所得額較按6%純益率計算之課稅所得額為高者,應依查得資料核計之。

該分局提醒,若有出售骨董藝術品之損益應主動計算並申報財產交易所得,以免遭稅捐稽徵機關查獲補稅及裁罰。

網拍個人用品非營利 免稅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23 03:57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珍/台北報導


財政部表示,民眾出售自己日常生活用品,例如二手書或是二手家具、衣物等,只要不是以營利為目的,出售的收入均可免納所得稅。

財政部指出,個人透過拍賣網站轉售家庭日常使用衣物、家具的收入,由於這些收入純粹屬於出清個人日常用品,依據所得稅法規定,無須申報個人一時貿易盈餘,也不必課徵所得稅。

不過,如果出售的物品非屬個人日常用品,例如偶爾自國外帶回的商品,利用網路或其他通路販售,就必須申報個人一時貿易盈餘,並按照銷售金額6%計算「營利所得」,併入全年所得總額申報個人綜合所得稅。

財政部說,個人如果是以營利為目的,再利用網拍平台出售收購的二手商品,且連續六個月平均每月營業額超過8萬元,即須辦理營業登記,依相關規定繳納營業稅,再以當年度銷售額6%計算「營利所得」,併入個人綜合所得總額申報納稅。

財政部提醒,個人銷售日常使用的二手物品,如屬以營利為目的的銷售行為,仍應依法申報營利所得,以免短漏報所得受罰。

調高遺贈稅率 立委又出聲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23 03:57 經濟日報 記者陳熙文/台北報導



時代力量表示,將在立法院本會期提出「遺產及贈與稅法」修正案。圖為國稅局塞滿報稅民眾。 本報系資料庫
分享不僅民進黨有意調高遺贈稅稅率,時代力量昨(22)日也表示,將在立法院本會期提出「遺產及贈與稅法」修正案,強調現行遺產、贈與稅單一稅率僅10%,明顯低於綜所稅累進稅率,不符合租稅正義原則。
時代力量昨(22)日舉辦「遺贈稅法制改革」公聽會,邀請政大財政系榮譽教授曾巨威、台大法學院教授葛克昌、台北商業大學財稅系教授黃耀輝、副教授孫克難等出席,有學者提議應將遺贈稅累進稅率提高至20%。

不過,曾巨威認為,遺贈稅並非籌措長照財源的工具,因為遺贈稅是屬於機會性租稅,非穩定財源;應該要督促新政府,不要以籌措財源角度看待遺贈稅,須在制度上做根本的調整。

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表示,國內在2009年進行遺產稅改革,將遺產稅、贈與稅最高邊際稅率從原來50%,一下子調降至10%的單一稅率,多年來備受爭議,有必要進行檢討。

孫克難表示,當年改革原是要鼓勵資金回流投資,但投資環境、產業政策及投資機會未能有效配合,導致避稅資金成為炒房、炒股的一股洪流,整體稅收也沒有增加,遺贈稅合計占總稅收的1.3%,國民租稅負擔率持續偏低,近五年仍持平在12%左右,反倒造成所得及財富分配不均的現象。

黃耀輝批評,遺贈稅作為平均財富的稅制,10%的稅率並無意義。

當年建議稅率從50%調降至30%後就該有配套措施,例如課徵奢侈稅。

然而稅改時碰到金融風暴,造成資金大量流竄,過多資金回到台灣卻沒有相關配套,未能引導資金回到公共基礎建設。黃耀輝建議應該將遺產稅的累進稅率提高到 20%。

黃士洲指出,10%的遺產單一稅率明顯低於綜所稅累進稅率,富人幾乎沒有太多安排規劃的必要,如採行累進稅率級距便能刺激富人規劃避稅,政府則可利用免稅、扣除額等誘因,將資金導入長照、公益、教育、偏鄉發展和產業創新等政策目標。

葛克昌也認為,遺產稅免稅額從700萬元提高至1,200萬元;贈與稅由每年100萬元,提高為220萬元,雖斟酌民生福利國家原則,但仍過於粗糙,未充分考量經濟弱者的生存和扶養需求。

image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