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聯合/小心台灣的「雙斷鏈」危機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23 02:25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經濟與兩岸關係猶如台灣的任督二脈,如何能讓台灣的經濟鏈和外交鏈順利運作?總統當選人蔡英文520就職演說將是重大關鍵。 聯合報資料照片
分享在蔡英文遲不承認「九二共識」的情況下,近期兩岸關係出現了微妙的變化。中國大陸不顧與我「外交休兵」的默契,宣布與甘比亞建交;國台辦也以「技術」問題,「漏接」來自陸委會的熱線電話。稍早數日,海協會長陳德銘逕自稱貨貿協議已經「談完」,亦是一記硬球。兩岸自二○○八年以來好不容易建立的政治、經濟的協商互信基礎,在蔡英文上台前夕,是否可能相繼「斷鏈」?
所謂「斷鏈」,包含「經濟鏈」與「外交鏈」兩個概念。中國大陸在二○○四年成為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後,台灣經濟成長動力幾以大陸為依託,在兩岸互信的基礎下尋求加入區域經濟組織,並與它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藉由國際市場的開拓來進行產業升級。「兩岸經濟—FTA—產業升級」可謂台灣「經濟鏈」的三環節。在「外交鏈」方面,兩岸則在一定的互信基礎下建立制度性協商,經由「外交休兵」的共識停止邦交競逐,台灣藉此參與國際組織並拓展國際空間。「兩岸協商—外交空間—國際參與」便是台灣外交鏈的三環節。

簡言之,無論在經濟鏈或外交鏈,兩岸關係都是台灣經貿和外交的重要環節。一旦兩岸關係生變,不僅影響我國對外關係,也勢必影響台灣產業的生存發展,進而衝擊經濟成長。也因此,看待兩岸關係,不能僅從意識形態出發,而忽略它對台灣經濟和對外關係的重要性。

長期以來,民進黨的經貿、外交戰略存在兩種迷思。其一,認為台灣的經濟可以跳過大陸,僅靠國際或內需;就此,民進黨提出「新南向政策」,要擺脫對大陸市場的依賴。然而,中國不但是東協最大的貿易國,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早已成形;在東協與中國大陸緊密的外交關係下,如果不能處理好兩岸關係,「新南向政策」在東協國家也恐將橫生阻力。換個角度看,台灣若能藉由穩定的兩岸經濟關係,找到融入區域經濟的契機,並透過新興市場的開拓來支撐國內的產業升級,這才是維繫台灣經濟發展鏈的明智之舉。

第二個迷思是,認為台灣的對外關係可以繞過中國大陸,只需仰賴美日的支持;也因此,民進黨更強調聯美日來抗衡中國。然而,近年中國的崛起,在許多國際問題上,美日都需要假手北京的協助解決,如北韓核問題及中東難民問題,這也是美日兩國與大陸在南海問題上始終「鬥而不破」的主因。民進黨如果聰明的話,應藉由穩定的兩岸關係在區域問題上借力使力,才能為台灣爭取最大的利益。換言之,透過穩定的兩岸關係來擴大台灣的國際能見度,讓台灣找到國際參與的契機,才是更高明的戰略。

蔡英文日前參加台灣中醫藥臨床學術大會時,曾化身「蔡醫師」為台灣經濟把脈。她根據中醫強調整體均衡的理論,認為台灣政治、經濟正處於嚴重失衡的狀態,需要好好的調理;而透過重點產業的發展,可以讓台灣的產業鏈重新動起來。但是,經濟與兩岸關係猶如台灣的任督二脈,一旦要去除兩岸關係這個因素不顧,如何能讓台灣的經濟鏈和外交鏈順利運作?

蔡英文取得完全執政的優勢,這是她引領政治跳脫藍綠對立的最佳時刻,也是她帶領台灣經濟突破轉型成長遲滯的大好機會。問題是,機會稍縱即逝,如果不能好好把握,一旦朝野再度陷入惡鬥的循環,一旦兩岸關係又因民共兩黨缺乏共識而演成僵局;屆時,蔡英文要談什麼美好願景或共創未來,恐怕都將無從著力。

我們要提醒蔡英文:當國際形勢和氛圍已發生物換星移的變化,民進黨的兩岸戰略如果仍停留在廿年前的思維,勢必不足以應付今天的局面。尤其,若不想面對台灣經濟鏈和外交鏈的「雙斷鏈」危機,務必慎重處理兩岸關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