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葉倫的決策力令全球失望
2015-09-19 02:38:57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聯準會(Fed)17日維持利率不變,是一次近憂超越遠慮、現實壓倒理念、審慎重於果斷的決定,而所做決策的意義遠遠達不到市場的期待。其實無論是9月、10月還是12月升,升半碼還是1碼,根本無關宏旨;重要的是美國貨幣政策回歸「正常化」的整個進程將如何安排,以及Fed能否說清楚,講明白。一向強調「溝通」的主席葉倫,做了一次失敗的溝通,全球金融市場將繼續玩「猜謎遊戲」,不確定性不減反增。
會議之前,升息的「贊成派」與「反對派」早已打得火熱。反對升息者基本上是基於「現實」考量,認為升息條件尚未成熟,擔憂過早升息會對市場及經濟造成嚴重衝擊。理由林林總總,包括目前通膨率僅0.3%,距2%的目標甚遠;失業率雖已降到5.1%,但勞動參與率卻降到1970年代以來最低點,工資年增率也僅2.2%;升息會造成美元匯率再升,對美國出口、企業獲利及經濟成長不利;最近股市下跌、利率上升及美元升值,已使金融情勢達到五年來最為緊縮的程度,效應相當於Fed升息3碼;升息將打壓商品價格,導致新興貨幣進一步貶值,引發金融危機;今年內Fed還有兩次升息機會,可以再等著瞧;當然還包括中國經濟成長減緩及股市崩跌,所引發的全球金融動盪。
贊成升息者則強調「撥亂反正」,認為目前超寬鬆的貨幣政策,仍是針對「金融海嘯」之後的緊急狀況所設計;六年後的今天美國經濟已逐漸恢復健康,貨幣政策理應該回歸「正常化」。零利率加上量化寬鬆政策,已對經濟運作造成多項扭曲,包括鼓勵股市、債市、房市形成泡沫,一旦破滅將造成更深、更廣的金融風暴;低利率使企業界只著眼於降低成本以提高獲利,以併購既有資產來代替投資,藉由提高股利及買回庫藏股來拉高股價,卻不增加資本投資,從而壓抑生產力提升,抑制潛在產出成長,造成經濟長期停滯的「惡性循環」;低利率也引發無效率的投資,造成石油、銅、鐵砂等原料供給過剩。如果溫和提高利率,可迫使企業增加投資、創造就業,並提升生產力、提高工資、促進消費,再帶動經濟成長,形成「良性循環」。
不僅正、反兩派的論點分歧,各界對利率、通膨及經濟預測也高度分歧。Fed本身對2016年底利率預測的中位數是1.375%,而投資人的利率預期僅為0.75%,差距甚至比6月時更大。經濟學者預測2016年美國經濟成長率的中位數是2.7%,通膨率將達到2%的目標,比Fed預測的2.3%及1.7%都高。最後無論未來是那一方的預期正確,都會令一部分人感到意外,而當Fed真正開始升息時,市場可能出現更嚴重的動盪。
因此市場最大的期待,是Fed能夠提出較為明確的指引。8:1的投票結果顯示,延後升息顯然站得住腳,大部分決策官員卻又預測今年內會升息;主席葉倫雖表示未來的決議仍將看經濟指標的動向,但各項數據卻相當分歧,到底該看那些數據?基於零利率政策對經濟造成的扭曲作用,維持現行利率愈久,只會使分歧愈來愈大,並為金融穩定帶來更大的風險。葉倫一向以經濟預測精準馳名,市場期待她能夠拍板,但得到的卻只是等待、等待、再等待。
最關心美國升息與否的新興經濟體,也對Fed的優柔態度表達不滿。印尼、印度、墨西哥、秘魯等國央行首長紛紛表示Fed所造成的不確定,比升息本身所造成的傷害更大;認為寧可Fed儘早升息,之後再緩步行動,要比確定通膨升高後再被迫大幅緊縮要好得多。
當前全球市場及財金決策當局都渴望有力的領導,Fed必須站在明顯的位置發號施令。人們的耐性畢竟有其極限;一旦市場對Fed的決策能力產生猜疑,國際金融及經濟將比現在更加危險。
2015-09-19 02:38:57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聯準會(Fed)17日維持利率不變,是一次近憂超越遠慮、現實壓倒理念、審慎重於果斷的決定,而所做決策的意義遠遠達不到市場的期待。其實無論是9月、10月還是12月升,升半碼還是1碼,根本無關宏旨;重要的是美國貨幣政策回歸「正常化」的整個進程將如何安排,以及Fed能否說清楚,講明白。一向強調「溝通」的主席葉倫,做了一次失敗的溝通,全球金融市場將繼續玩「猜謎遊戲」,不確定性不減反增。
會議之前,升息的「贊成派」與「反對派」早已打得火熱。反對升息者基本上是基於「現實」考量,認為升息條件尚未成熟,擔憂過早升息會對市場及經濟造成嚴重衝擊。理由林林總總,包括目前通膨率僅0.3%,距2%的目標甚遠;失業率雖已降到5.1%,但勞動參與率卻降到1970年代以來最低點,工資年增率也僅2.2%;升息會造成美元匯率再升,對美國出口、企業獲利及經濟成長不利;最近股市下跌、利率上升及美元升值,已使金融情勢達到五年來最為緊縮的程度,效應相當於Fed升息3碼;升息將打壓商品價格,導致新興貨幣進一步貶值,引發金融危機;今年內Fed還有兩次升息機會,可以再等著瞧;當然還包括中國經濟成長減緩及股市崩跌,所引發的全球金融動盪。
贊成升息者則強調「撥亂反正」,認為目前超寬鬆的貨幣政策,仍是針對「金融海嘯」之後的緊急狀況所設計;六年後的今天美國經濟已逐漸恢復健康,貨幣政策理應該回歸「正常化」。零利率加上量化寬鬆政策,已對經濟運作造成多項扭曲,包括鼓勵股市、債市、房市形成泡沫,一旦破滅將造成更深、更廣的金融風暴;低利率使企業界只著眼於降低成本以提高獲利,以併購既有資產來代替投資,藉由提高股利及買回庫藏股來拉高股價,卻不增加資本投資,從而壓抑生產力提升,抑制潛在產出成長,造成經濟長期停滯的「惡性循環」;低利率也引發無效率的投資,造成石油、銅、鐵砂等原料供給過剩。如果溫和提高利率,可迫使企業增加投資、創造就業,並提升生產力、提高工資、促進消費,再帶動經濟成長,形成「良性循環」。
不僅正、反兩派的論點分歧,各界對利率、通膨及經濟預測也高度分歧。Fed本身對2016年底利率預測的中位數是1.375%,而投資人的利率預期僅為0.75%,差距甚至比6月時更大。經濟學者預測2016年美國經濟成長率的中位數是2.7%,通膨率將達到2%的目標,比Fed預測的2.3%及1.7%都高。最後無論未來是那一方的預期正確,都會令一部分人感到意外,而當Fed真正開始升息時,市場可能出現更嚴重的動盪。
因此市場最大的期待,是Fed能夠提出較為明確的指引。8:1的投票結果顯示,延後升息顯然站得住腳,大部分決策官員卻又預測今年內會升息;主席葉倫雖表示未來的決議仍將看經濟指標的動向,但各項數據卻相當分歧,到底該看那些數據?基於零利率政策對經濟造成的扭曲作用,維持現行利率愈久,只會使分歧愈來愈大,並為金融穩定帶來更大的風險。葉倫一向以經濟預測精準馳名,市場期待她能夠拍板,但得到的卻只是等待、等待、再等待。
最關心美國升息與否的新興經濟體,也對Fed的優柔態度表達不滿。印尼、印度、墨西哥、秘魯等國央行首長紛紛表示Fed所造成的不確定,比升息本身所造成的傷害更大;認為寧可Fed儘早升息,之後再緩步行動,要比確定通膨升高後再被迫大幅緊縮要好得多。
當前全球市場及財金決策當局都渴望有力的領導,Fed必須站在明顯的位置發號施令。人們的耐性畢竟有其極限;一旦市場對Fed的決策能力產生猜疑,國際金融及經濟將比現在更加危險。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