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鋼鐵業控反傾銷 兩派論戰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04 03:00 經濟日報 記者林政鋒/高雄報導


image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台灣廠商針對進口鋼板及鍍鋅鋼材提出反傾銷控訴,全案進入公聽會程序。若順利成功,中鋼、燁輝、中鋼構、新光鋼等重要上市鋼廠將可高度受惠。過程中對手鋼廠有備而來針鋒相對,鹿死誰手仍難預料。
經濟部貿易調查委員會上周五針對進口鋼板及鍍鋅鋼捲是否造成產業損害進行聽證,中鋼指出,鋼板生產線受到低價進口貨打擊,接單量減少、產能下降到七至八成,市場占有率萎縮,確實已受到損害。

新光鋼表示,去年鋼鐵本業虧損近8億元,被迫要賣掉一個廠彌補虧損,顯現台灣鋼板廠商因為低價進口貨干擾,造成產銷失序形成損害,政府應對進口低價鋼板課徵反傾銷稅,避免企業遭受損失。

中鋼子公司中龍要求政府應立即課徵臨時反傾銷稅,若進口量無法改善,需啟動防衛措施展開進口總量管制,以免對國內鋼廠造成更大傷害。

燁輝指出,大陸鍍鋅產品進口台灣,在八年間從每年12萬公噸驟增到35公噸,過程中不斷要求大陸自制並建立預警制度都無效果,台廠不怕競爭,但無法接受不公平競爭。

業者表示,反傾銷如同雙刃劍,所處位置不同感受到的利益就差很大。

以鋼板為例,生產或裁剪廠商如中鋼、新光鋼自然希望傾銷事實成立禁止進口,但對許多民間造船或工程機械鋼板加工業則歡迎低價進口貨降低成本。中鋼構雖也想運用外購低價鋼板料源,但受制中鋼集團紀律無法如願,台船承受各項包袱也難向外採購鋼板,若傾銷成立市場平均進貨價格拉高,對原本就採用高價鋼板的中鋼構與台船二家公司來說相對有利。

鍍鋅鋼捲面臨同樣問題,燁輝是鍍鋅大廠要求認定傾銷立案,凱景為加工廠,就極力捍衛採購低價進口料的權利,彼此立場相悖離。

業者分析,台灣鋼鐵市場有限,很多鋼材或加工產品都外銷,需留意後續競爭國高築貿易壁壘,屆時算個總帳,台灣總體是有利還是不利,仍很難說。

image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陸高調回應 韓要求對話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04 03:00 經濟日報 記者林政鋒/高雄報導


中鋼為首的台灣鋼廠對進口貨祭出反傾銷,大陸鋼協採「矛盾」策略抗辯,指稱中鋼獲利良好那有受損害,拿中鋼之矛攻中鋼的盾,處處機鋒,並「建議」經濟部應終止本案調查,被業界認為相當高調;南韓則要求透過對話溝通解決。

大陸鋼協指稱,中鋼內銷量衰退16%,外銷量增長56%,這可能是銷售策略改變的結果,與進口鋼材是否傾銷沒有直接關係。

尤其近年中鋼獲利表現良好,營業穩定產銷正常,淨利率在全球鋼廠名列前矛,看不出來有受損害,建議經濟部應終止本案的調查。

南韓浦項與現代鋼鐵代表說,前一波全球煤鐵礦大跌逾50%,中鋼自己盤價跌不夠,卻指控貼近市場的進口料源傾銷,完全說不過去。

烏克蘭代表也稱該國發生武裝衝突,鋼鐵業受創,台灣進口烏克蘭鋼板2015年比2014減逾七成,不會對台灣造成傷害。印尼鋼廠指出,2014年開始與台灣鋼鐵貿易,拿2011年資料指控傾銷很怪。

陸客來台 未見明顯減少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04 03:00 經濟日報 記者楊文琪/台北報導


先前傳出陸客團來台從3月20日開始大幅縮減,但迄今來台人數並未明顯減少,且內政部移民署的入台證申請排配狀況也未減少,排配已到4月28日。

多數飯店業者訂房狀況與去年差不多,交通部官員認為,五一長假陸客團來台人數是第一個觀察重點,而準總統蔡英文的520就職演說則是第二個重要觀察指標。

官員分析,今年初我總統大選結束後,旅行業界即傳言,大陸決定將陸客團來台配額從3月20日開始,分三階段縮減,到了今年10月15日以後,陸客團將從目前每月16萬人減至4萬人,這對我航空、飯店、旅行社、餐飲業、賣店、遊覽車、夜市等相關觀光業者的生計衝擊非常大,有人擔心傳言為真,趕忙先搶配額向移民署申請入台證。

由於業者大舉搶配額,加上春節期間來台陸客較多,申請件數激增,觀光局為此短暫放寬申請件數由5,000增為8,000件,以免排隊過久,不利安排行程。這一大批新申請入台證的旅客,從3月20日以後陸續來台旅遊,旅行業界與觀光局估計要到4月20日以後才會消化完畢,因此,陸方若真的縮減來台團客人數,也要到4月下旬才看的出來其威力。

官員說,從3月20日起緊盯每天來台旅客人數,並未發現有大幅減少的情況,後續仍將持續關注,觀光小兩會也會再度表達關切之意。官員認為,陸客團如果真有縮減,大陸「五一長假」出國的旅遊旺季,將是第一個重要的觀察點,而準總統蔡英文的520就職演說則是第二個觀察指標。

【記者楊文琪/台北報導】維護兩岸觀光交流成果,觀光小兩會(我方為台旅會、陸方為海旅會)達成兩岸觀光交流不中斷的共識,固定每季舉行一次的例會,雙方已敲定本月中旬舉行,由於台灣政權即將輪替,原計劃增加陸客來台自由行城市屬於重大政策,無法商談,故雙方見面將僅討論事務性議題。

相關官員表示,開放陸客來台觀光近八年,雙方往來互動狀況良好,旅客量持續成長,兩岸旅遊部門對於交流的成果,都認為應該繼續,不可中斷。

名家觀點/借鏡全球 加速金融科技創新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04 04:07 經濟日報 陳清祥


Fintech(金融科技)成為近來全球性的產業發展重點,國際上Fintech公司設立及投資金額均顯著成長,亞洲地區—特別是中國大陸、新加坡及日韓等地,更是透過科技創新讓金融服務更具競爭力,台灣需要急起直追。

促進智慧金融服務的科技重點主要在六大塊,包括生物辨別技術、雲端技術、機器學習、電子支付及行動支付、區塊鏈及大數據;而金融創新服務領域則著重於支付產業、保險服務、存貸款、籌資活動、投資管理和市場資訊供給。如何跟隨消費型態尋求快速便捷及交易透明,讓創新科技與金融核心需求服務有效結合,並在提高服務效率及拓展商機的同時,確實考量風險控管,正是轉型中金融機構面對的挑戰。

因應創新科技快速成長,傳統金融機構主要策略分為內部提升優化及外部創新挹注兩個方向。

以亞洲發展趨勢來看,重心還是以內部產品及服務數位化為導向,透過發展多管道(例如:網頁、行動銀行平台)與改善使用者介面,來優化使用者體驗,最終期待能有一體化的整合平台與策略,提供個人化服務。外部創新挹注方面則引進外部資源以提升數位能量,包含策略聯盟、併購及投資創投基金及資產管理公司,這種合作在國際上有非常多的實際成功案例。

金融科技創新存在許多現實的困境及障礙需要克服,包含法規、資金、基礎建設及人才等。單是找到適任人才就是一大難題,目前數位金融人才短缺,各家金融機構及新創公司已掀人才戰爭。但若輕忽Fintech的發展潛力與服務能量,停留在傳統金融服務的思維,經營將會面臨重大危機,甚至被淘汰出局。

借鏡全球Fintech發展與投資較積極的城市,美國自2010年已投資逾新台幣1兆元在Fintech公司,主要通過技術生態系統持續進行知識交流。而英國建立法規試驗框架,在監管架構下鼓勵實驗及創新。資金挹注方面,英國藉由商業銀行籌措資金引入小型新創公司;新加坡政府則是透過眾多籌資舉措來協助促進金融創新,未來五年新加坡將有高達新台幣53億元的Fintech資金;中國大陸則計畫將讓金融創新透過更好的管道募資、發展創新聚落及供給數以千計的人才。

Fintech的發展重新定義產業範疇、業務發展模式以及商業價值鏈,當然,也對各國政府的促產與監理帶來新的挑戰。新加坡透過政府的力量,從產學創新與監管創新兩個發展角度同步推展Fintech,是兼具產業新創、人才培育與金融監理的多角度策略;而英國政府除了有完整的Fintech發展計畫外,在金融監理的創新—如推動金融監管科技(Regtech)與法規試驗框架,也值得我國參考與學習。

金融創新之所以難管理,主因新創公司業務模式正在發展、體制尚未成熟,監管單位往往無法掌握足夠的資料來進行管理,建議政府監管科技化,利用數據採集與分析技術並搭配金融機構自行監管與舉報,建立主動預防的風險控管機制,儘可能在Fintech的業務創建與發展時,就能適當的監控與有效輔導,達到創新與管理雙贏的局面。

(作者是中華民國企業經理協進會副理事長、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公司董事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