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排溫室氣體 將採收費制
2015-06-16 03:10:47 聯合報 記者胡宥心/台北報導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草案」三讀通過,國民黨團書記長廖國棟(左二)及提案立委紛紛上台發表感言,並合影留念。 記者屠惠剛/攝影
分享立法院昨天三讀通過新法「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明定溫室氣體減量總目標,二○五○年時排放量為二○○五年的一半;未來企業排放溫室氣體將走向「收費制」,主管機關將分配每家企業排放量,若排放量超過規範,可與別家企業交易排碳量。
溫管法二○○六年送入立法院審議,歷經九年才三讀通過。新法秉持使用者付費原則,將溫室氣體排放額度由免費核配逐漸改為配售,配售額比例在新法上路後,十二年內至少要增加百分之十。

環保署表示,年底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廿一屆大會將在巴黎召開,溫管法將是台灣對國際社會的重要承諾;預估約六成企業會受新法影響,現階段先鼓勵企業自願減少排碳,逐步走向總量管制。


圖/聯合報提供
分享新法設立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帳戶,主管機關分配每家企業的排放量,並定期查察。若該企業排放量超過帳戶規範,可與別家企業交易排碳量或效能鼓勵等方式,交換超額的排放量使用權;若沒有以上述方式補足多排的量,最高每公噸將罰款一千五百元。
若廠商登載不實或惡意溢排,最重可處兩百萬元罰鍰,情節重大者,主管機關可要求廠商停業;被要求改善之廠商,改善期限不得超過九十天。

法案規定,中央主管機關應擬定國家因應氣候變遷行動綱領及溫室氣體減量推動方案,報請行政院核定後實施。行動綱領每五年檢討一次,推動方案應包括階段管制目標、推動期程、推動策略、預期效益及管考機制等項目。

立委鄭汝芬表示,台灣溫室氣體排放量不成比例的高,人均排放量十點九五公噸,約是三點五隻大象重量,高居全球第廿名。期待溫管法的通過,能為台灣對抗暖化盡一分力量,更希望開啟台灣產業轉型之路,發展低碳綠色經濟。

立委邱文彥說,朝野努力下完成這個不可能任務,中華民國雖然不是聯合國會員,但承諾與世界同步同軌,台灣將不遺餘力推動節能減碳。

歐洲經貿辦事處昨天也發表新聞稿,大讚此法案通過代表台灣提升對抗氣候變遷能力的重要里程碑。
imageimage

魏國彥談溫管法:碳排轉為經濟誘因
2015-06-16 03:10:48 聯合報 記者陳皓嬿/台北報導

2050年排碳減半怎麼做?
分享立法院昨三讀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主管機關環保署署長魏國彥說,未來溫室氣體不再是只能被管制的空汙,而是變成有經濟誘因、可交易的公有財。
魏國彥說,能在今年底聯合國巴黎氣候公約會議前通過溫管法,對仰賴外貿、擔心國際制裁的台灣來說相當重要。

溫管法要求,我國二○五○年的排碳量,須是二○○五年量的一半,政府要訂出工商業可排放的溫室氣體總量,並逐漸下修,其對石化、電力、鋼鐵業等排碳大戶影響大,但對一般民眾暫時沒有影響。

魏國彥說,新法通過後,現階段首要任務是盤查、登錄業者的實際碳排量;中期訂出不同產業的免費容許排放量,並公告總量管制的限制措施,在一定期間內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後期則讓業者可彼此交易碳排額度,以獲取交易利潤的經濟誘因鼓勵業者減碳。魏國彥說,這些機制與目標每五年就會被檢討與調整。

其中,碳排量的計算方式又可分為直接排放與間接排放。魏國彥舉例,台電在發電過程中所排出的溫室氣體量,就是直接排放量,但發的電為台積電所用後,台積電也須負擔用電的間接排放量;至於這些排放量各是多少?會在盤查登錄業者現有排放量後才訂定。

另外,溫管法草案日前在立院討論時,立委陳節如曾提出要向業者課徵碳稅,透過收稅來抑制業者排放溫室氣體,但環保署表示,碳稅應會放在現在還在研擬的「能源稅法」中,和此次溫管法無關。

「巴黎會議後,溫管法可能再調整,其保有彈性、可談判,但須讓產業競爭力保持不墜。」魏國彥表示,待近期總統公布後即生效,年底會先訂出施行細則,接著再依序訂出廿到卅個相關辦法,明列管理溫室氣體的技術、系統等如何接軌國際、運作執行。

我國人均排碳量在世界排名廿名上下,環保署指出,我國若不有效減碳,在巴黎氣候公約訂出新氣候協議後,恐受國際貿易制裁。

新聞辭典/巴黎氣候大會 歷來規模最大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廿一屆締約國會議(又稱二○一五年巴黎氣候大會),將於十一月卅日到十二月十一日在巴黎舉行,各國必須談成新的、有法律約束力的氣候協議,協議預計二○二○年生效,以接替同年到期的第一份氣候變遷條約「京都議定書」。

新的協議目標,是將全球均溫上升幅度控制在攝氏兩度以內,總共會有四萬名各國、觀察員和公民團體代表與會,規模之大,在氣候會議中名列前茅。(李京倫)


經部:協助產業界管理能源效率
2015-06-16 03:10:49 經濟日報 記者高詩琴/台北報導
立法院昨(15)日三讀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經濟部表示,未來會加強再生能源與技術發展,如燃煤發電搭配碳捕捉封存技術,減少排碳量;同時也會協助產業界做能源效率管理。

經濟部能源局長林全能指出,這段期間已跟產業界充分溝通,產業界也理解此法有必要性,國家溫室氣體管理制度會更明確化。而且國際趨勢也是往這走,台灣產業要與國際接軌,降低未來衝擊。這對台灣形象也有幫助,有助於國際拓銷。

林全能指出,若要達到減碳目標,需要產業界與政府同心協力。需求端方面,政府會積極協助業者去做能源效率管理,達到好的技術可行性以及設備。發電端上,電廠也會要求採行最佳可行技術。


石化公會陳寶郎:應提出配套措施
2015-06-16 03:10:49 經濟日報 記者潘羿菁/台北報導

立法院昨(15)日三讀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石化公會理事長陳寶郎回應,溫室氣體減量排放是世界趨勢,理解政府立法美意,不過,政府須考量石化產業現況,提出適當的配套措施,讓產業界藉由輔導或鼓勵措施,達到減排目標。

陳寶郎說,溫減法要求2050年排放量必須是2005年的五成以下,這是相當嚴苛的標準,溫室氣體排放只會逐年增加,若是要逐年減少,無疑就是老舊工廠關閉、不能擴廠,現有工廠還要減量,這對石化業來說,等於是台灣投資環境更加惡化。

陳寶郎指出,溫減法立意良好,但要讓產業界可生存下去,政府應提出配套措施,思考用鼓勵或輔導方式達到減量目標。


工總:廢核 碳排不減反增
2015-06-16 03:10:50 聯合報 記者林上祚、邱莞仁/台北報導
全國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昨天表示,溫室氣體減量法設定二○五○年碳排放量減半目標,雖然距離今天還有卅多年,但對台灣產業界,尤其是鋼鐵、塑化與電業影響很大;而且碳排放減半與「非核家園」目標二者互相牴觸,政府必須嚴肅面對。

蔡練生表示,台灣如果不順應世界潮流,訂定溫室氣體減量目標,未來相關產品出口,可能面臨國際制裁,經濟部與環保署也一直希望立法院能通過溫室氣體減量法。鋼鐵、石化、電業等高耗能產業,受到影響一定最大。

「我們擔心的,其實是政府做不做得到」,蔡練生說,由於政府目前設定台灣在二○二五年達成非核家園目標,若停止核能發電,勢必得增加燃煤與天然氣發電,台灣屆時的碳排放量將不減反增,或者面臨發電量不足的困境。

石化業者表示,新法固然可促使企業更重視環保理念,但懲罰與鼓勵應該並行,期盼中央也能積極推出配套政策,協助企業設備升級。

業者強調,石化業仍是台灣最重要的基礎工業,包括美國、日本、英國、德國等先進國家,仍在積極擴充石化業規模,就連技術原先遜於台灣的韓國,近年也開始追趕上來,但台灣卻受限許多法規限制,大家都感到無奈。

另有業者表示,近期從石化業者總部南遷,到地方禁燒石油焦、生煤等自治條例不斷推陳出新,石化業都是一肚子苦水。


環署:燃煤 逐步降低依賴
2015-06-16 03:10:50 聯合報 記者陳皓嬿/台北報導
國民黨立委吳育仁曾表示,使用核能是取代燃煤、燃氣的減碳選項之一,若廢核會使排碳量增加,質疑溫管法和政府邁向非核家園的目標相衝突。

環保署說,溫管法總則第五條當中明文指出,為確保國家能源安全,政府擬定逐步降低對石化燃料依賴、並使用再生能源的中長期策略和目標,才能逐步落實非核家園願景。

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卉荀表示,減碳和非核並不衝突,可透過調整電價方式,讓工業等用電大戶節能、減少對煤的依賴,另外則要多開拓新的再生能源,並做好這些分散式再生能源的電網管理,讓供電穩定、安全度提高,便不會有缺電問題。

借鏡國外/德推再生能源 碳排量低於歐盟平均
2015-06-16 03:10:50 聯合報 布魯塞爾記者蕭白雪/十五日電
歐盟公布去年石化燃料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較前年減少百分之五,其中,減碳成效最好的是斯洛伐克、丹麥,減少超過一成;大力推動再生能源的德國,卻只減少百分之三點一,遠低於歐盟平均值。

歐盟減碳成果中,斯洛伐克減少百分之十四點一最多;第二名是丹麥,減少百分之十點七;英國和法國減少百分之八點七、百分之八點二,分居第四、五名。

德國去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只比前年減少百分之三點一,連希臘都不如。

保加利亞、塞浦路斯、馬爾它、立陶宛,以及芬蘭、瑞典碳排都不減反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