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八田更值得紀念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5-09 02:45聯合報 張健豐/文史工作者(新北市)

清代先民為了感念祖籍江西的周鍾瑄,在諸羅縣知縣任內廣造糧倉、埤圳,以利農業,在鄰...
清代先民為了感念祖籍江西的周鍾瑄,在諸羅縣知縣任內廣造糧倉、埤圳,以利農業,在鄰近烏山頭水庫的赤山巖建立其肖像,現供奉在嘉義市城隍廟。嘉義市城隍廟為國定古蹟,周鍾瑄木雕神像已被嘉市政府登錄為古物。 記者魯永明/攝影
台南市趕在八田與一忌日前將其遭砍首的紀念銅像修復。之所以大費周章,原因就是台灣近十餘年來的歷史教科書吹捧日本殖民地時代八田指揮建設烏山頭水庫和嘉南大圳,將台灣南部變成穀倉地帶。
其實在三百年前南部不少地方已成為穀倉,這是清代康熙年間水利發達的結果。當時的水利設施數量計有八十二處,大都見於周鍾瑄編修的《諸羅縣志》。除了民間墾首負責與保甲推動外,周鍾瑄在諸羅縣知縣任內,前後捐銀穀助修水利就達到卅二處,位於嘉南平原有十八處。如位於嘉義市北、諸羅八景之一的「北香秋荷」的北香湖,是番仔陂的灌溉水源;嘉義大林境內引石龜溪灌溉走豬、排仔路頭二莊的走豬圳。而引三疊溪水,長達近五公里灌溉民雄、好收一帶的打貓山腳大陂,如今也在中正大學山腳下潺潺流著清水。

雍正年間,十股業戶劉有壯等引石龜溪水開闢十股圳,並以鹿窟(崛)溝為蓄水池,為大湖、甘蔗崙、排仔路等庄灌溉田禾五百餘甲,讓大林這一大片原是平埔族的獵鹿場變成水鄉澤國。當時大湖庄鄉民將生產過剩的稻米透過走豬港輸出到大陸而富有。當地俗諺:「有大湖厝,無大湖垺 (稻草堆)」。

當時十股圳除擔負水田的灌溉,也是居民飲用水來源。但在日據初期,日本製糖會社在鹿窟溝畔設廠,十股圳成為糖廠用水的來源。而大湖莊的水田,被會社硬以廉價收買、變更為種甘蔗的農場,當地農民只能去當糖廠的傭工,下場跟嘉南大圳興建後的農民一樣悲慘。

清代先民為了感念祖籍江西的周鍾瑄任內廣造糧倉、埤圳以利農業,在鄰近烏山頭水庫的赤山巖建立其肖像,現供奉在嘉義市城隍廟。周鍾瑄等對水利有功者,台灣的歷史教科書也隻字未提。歷史不應為政治服務,該褒揚的曾經對這塊土地有貢獻的人,而不是站在殖民者的立場大肆吹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