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從歐洲困境看我國政策方向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17 02:32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歐洲央行(ECB)總裁德拉基日前宣布將歐元區的基準利率,從原本的0.05%下調到零,其他關鍵利率也全面調降,隔夜存款利率變成-0.4%,負利率擴大;此外還包括4月起,擴大購債規模,納入非銀行企業所發行的投資級歐元公司債;同時延長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計畫的期限,鼓勵銀行積極對實體經濟放貸。

針對此事件,媒體所用的標題用語,不是「下猛藥」就是「震驚市場」或「超乎市場預期」,各界之所以會有意外的感覺,是因為上一次德拉基在去年12月3日宣布的寬鬆措施,包括再度調降主要利率,並將量化寬鬆(QE)延長至2017年3月等,因為幅度不如市場預期,結果造成歐洲股市大跌,想來,此次索性加碼下猛藥。

另外,相較於去年底,以目前歐元區經濟而言,實在看不出有什麼迫切性需要如此大動作,尤其德國政治及銀行界人士,更是不以為然,認為歐元區目前根本沒有通縮的風險,物價和工資都沒有下跌趨勢。當然德拉基此舉也有可能是有樣學樣,1月時日本銀行也是以突襲方式宣布推行負利率政策。不過,無論原因如何,結果倒是頗為類似,效果僅及於股匯市,而且很短暫,事實上只維持了一個多小時,當他開始說明各項政策的理由時,失望性賣壓隨即應聲而起,因為他說考慮到經濟成長和通貨緊縮的情況,不認為還有需要進一步調降利率。

德拉基本身也知道貨幣政策能做到的也就這麼多了,他希望能夠獲得結構性改革的支持,更多積極有效的財政政策。但以目前歐洲各國的政府債務條件,根本沒有能力再從事大規模赤字或舉債政策,否則南歐國家的主權債務危機再起,也不是不可能,所以說,雖然德拉基的擴大QE措施,為歐元區經濟爭取到一些復甦時間,但倘若各國沒有利用這些時間,儘速引導資金投入實質經濟活動,結果不僅辜負了德拉基的好意,同時還可能造成資產泡沫災難,以房價為例,雖然西班牙、義大利等南歐諸國還維持在相對低檔,但德國、奧地利等相對於2008年則分別已漲了20%及35%以上。

台灣目前的狀況,在貨幣面雖然好於歐洲,既無房價持續上漲的壓力,也還不至於有通縮疑慮,但實質經濟的成長動能,卻比歐洲來得弱,歐盟統計局公布的歐元區19國與歐盟28國去年第4季實質GDP成長率,分別都還有1.5%與1.8%,但台灣去年第3、4季卻分別衰退0.8%、0.52%,預料今年第1季還會是負成長,看來需要引資、促進消費的急迫性,比起歐洲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台灣明明有著比歐洲更好的財政及民間資金條件,但態度上卻比歐洲還要保守,政府可用政策,方向上再也明白不過了,只是做與不做而已,也許目前過渡政府不宜大肆推動新政策,但民眾對於新政府的新政策可是引頸期盼,日前央行總裁彭淮南出席立法院財委會進行業務報告時,明白指出,降息救不了悶經濟,超額儲蓄導入投資才是正道,方向有三:一是積極排除投資障礙;二是透過公部門與民間機構的「公私夥伴關係」方式,加速基礎建設,導入民間資金參與公共建設;三是以國家投資公司的方式,投資台灣產業界,發揮創投角色促進產業創新。我們認為,彭總裁的第一、三項建議,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在選前選後,已多次提及鬆綁、修法的決心,及政府將帶領投資五大創新及下世代產業的方向,上任後應即刻推動,不應再瞻前顧後;至於第二項建議,許多相關機制如BOT已被汙名化,未來應有更創新的金融設計,例如證券化等,讓更多的民眾、民間游資可參與公共建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