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高雄總公司」迷思:e世代的在地主義?
2015-03-17 01:51:4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高雄市政府日前通過「既有工業管線管理條例」草案,以地方自治之名,要求現有工業管線所有人將總公司遷設高雄,就地繳稅,否則將廢除管線。這個政策明顯是針對去年八月的氣爆事件而來,一聲令下,讓以中油為首的多家石化業者立即面臨是否迫遷總公司的難題。業者抗議,中央也有不同意見,但市長陳菊始終表現出「一夫當關」的堅持。

高雄市府此舉,是否踰越地方自治權限,是否違背憲法保障人民「自由權利……不得以法律限制」的精神,尚有待釋憲解釋。高雄市府口口聲聲強調「對石化管線加強安全管理」,但毛揆的回答也很清楚:工安問題應用工安標準來解決。至於高雄市府是否僅以業者繳稅為念,財經專家的分析也很明白,強迫業者設置「高雄總公司」與負面影響投資意願之間,利弊有待斟酌。另外,還有為市府背書的言論則稱,要求總公司設高雄,實務上可以只將地址登記到高雄,並無須勞師動眾要求全部員工搬到高雄上班。此一說法,其實反而凸顯:要求總公司設高雄可能變成「紙上作業」。亦可見,從憲法、工安維護、稅收與投資效益、業者人事管理等各角度,「高雄總公司」的概念既不務實也未盡合理,則陳菊的堅持所為何來?

我們只能這樣猜測:「高雄總公司」概念反映的是「在地主義」的迷思,政治象徵意義遠高於實務價值。台灣的本土化潮流自蔣經國晚年興起至今,民進黨一向執著於「地方包圍中央」策略,其「地方我最大」的姿態各界並不陌生。但愛鄉土是一回事,決策上強調「你歸我管」的封閉性思維和自治權力,對正努力標榜國際化都會的高雄而言,自己貼上「在地主義」的身分標籤,會是正確的方向嗎?

「全球化」的威力無庸置疑,尤其以目前網路世界的膨脹看,今天還強調在地主義,恐怕徒增「關起門來做皇帝」的形象。多少知名的產業,從國人熟知的本地出版社,到年輕人趨之若鶩的國際精品,母集團都是「開曼群島註冊公司」。強調台灣自製自銷起家,一度搶攻「國民品牌」地位的網路服飾lativ,在業務快速擴張致訂單應接不暇後,也只能尋求海外低成本和大規模生產。近年來國際知名的法藍瓷,最初由創辦人陳立恆以其德文名字在美國舊金山成立了公司,其後在中國大陸一手催生大規模的「法藍瓷景德鎮園區」,但何損其如今成為台灣精品代言品牌的形象?國際精品界流傳一則笑話:名流青睞的服裝品牌亞曼尼,標示「中國製」的T恤比「義大利製」標籤還貴得多,原來其T恤生產線早就全部移往中國,掛著「義大利製」標籤的必為仿冒品。諸如此類的故事不勝枚舉,比比皆是質疑「e世代的在地主義還行得通嗎?」之教材!

陳菊強調維護高雄在地人的安全福祉,這本來是地方政府的基本職責,對業者該監督、該嚴查、該重罰,都是市府權力和義務。但「工安」才是核心意旨,「總公司設在高雄」的手段用意何在?助益何在?若幫腔者連「只不過要求將地址設於高雄」這種話都說出來了,其形式主義的心態不證自明。

更嚴重的則是,「在地主義」的意識形態,在當今全球化潮流絕對是落伍思維。自由主義大師Milton Friedman早在八○年代的一場演講裡就說過:世界上沒有單一的個人能製作得出一支鉛筆,因為筆身的木材、內裡的鉛心、外殼的黃漆、頂頭的橡皮擦……,原料來自四面八方。大師手持鉛筆的演講影像在YouTube上至今可見,簡單如一支鉛筆的產銷都無法全然「在地化」,陳菊市長是否願聆聽大師教誨?

僅數日前,嘉義縣長張花冠和馬英九總統出席故宮南院植樹活動時握手和解,這畫面讓不少人頗有感觸。張縣長為了故宮南院計畫數度跳票,曾對中央百般冷嘲熱諷;而如今開館試營運日期確定,張花冠感謝中央支持,讚許「文化分權」理念實踐。中央和地方合作,乃至藍綠和解,在很多事情上是必要之舉,又何懼找不到共識?陳菊市長何妨與中央達成「工安分權」,才是對高雄市民安全福祉的最大保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