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品開列4理由 質疑日月光民調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07 14:43 聯合晚報 記者陳雲上/台北報導


矽品董事長林文伯。 圖/資料照片
分享日月光(2311)與矽品(2325)合併案,目前仍擱置在公平會的關鍵審核中,惟雙方動作似乎從未間斷。矽品今天發布新聞稿質疑日月光的民調信任度,同時也對該民調提出問卷設計不專業、問卷對象錯誤、民調沒有提供充分資訊、民調甚至不敢提「惡意」併購等四點質疑。
矽品公司表示,該問券調查包括:一、問卷設計不專業。把專業問題當作公民題目,正是社會上最反感的「操作民粹」表現,如果把問卷題目換成矽品併購日月光或日月光併購任一公司,相信會得到相同的答案。

二、問卷對象錯誤。即使作民調,也應該以半導體產業從業人員為對象,併購與否是專業問題,與一般人民無關,採信度很低。就好像要「把垃圾倒在你家裡」作全民調是否同意一樣,一般民眾多會支持。

三、民調沒有提供充分資訊。一般民眾並不了解,惡意壟斷型併購會帶來限制上下游產業競爭、造成同業被淘汰,還有大量失業人員,技術及訂單數百億元流失到中國大陸及其他國家等,加上惡意併購帶來企業文化問題、整併困難,讓台灣損失一名世界盃國家代表隊等。

四、民調甚至不敢提「惡意」併購,足見日月光管理者的心虛與取巧,正凸顯日月光惡意併購的正當性不足。

鴻海證實:夏普邀郭董參加健康環境會議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07 10:41 經濟日報 記者鍾張涵╱即時報導


image
夏普社長高橋興三(左)、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 美聯社、本報資料照片
分享
「鴻夏戀」成親有望,郭台銘動向備受矚目!據悉,郭台銘受夏普邀請,目前正在曼谷參加夏普健康環境海外事業擴大會議(Health and Environment Overseas Business Expansion Meeting)。鴻海今證實此消息。

由於此消息證實了鴻海和夏普已可望攜手,且外傳本周可望簽約!今日鴻海股價一度站至80元大關之上,開在83.1元後一路走揚,盤中漲約1%至83.8元附近震盪盤旋;夏普歷經上周累計大漲14.39%,今日開在161元,成功突破160元大關並向上攀升,早盤熱情上漲7%左右,站上20日線慶祝。

鴻夏戀後續發展備受關注,引發眾多傳言,先前有傳言指稱雙方可能今(7)日簽約,隨後又傳出雙方最快可能9日簽約。

但鴻海今日消息證明,雙方確實已有戀情加溫跡象,郭台銘受夏普邀請,目前正在曼谷,參加夏普健康環境海外事業擴大會議(Health and Environment Overseas Business Expansion Meeting)。


鴻夏戀升溫!郭董赴曼谷 參加夏普會議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07 16:07 聯合晚報 記者鍾張涵/台北報導



郭台銘 報系資料照
分享
鴻海上午證實董事長郭台銘受夏普邀請,目前正在曼谷參加夏普健康環境海外事業擴大會議。預期最快9日簽約,也可能是下半周。

鴻夏日前雙方暫緩簽約,但經過連日查核及討論,已漸有共識,市場預期,郭台銘的行蹤顯示鴻海和夏普的戀情正持續加溫,成親應可期待。

鴻海集團將跨足「十一屏三網二雲」,而夏普在家電產品擁有品牌及口碑,可助鴻海發展智慧家電。

《日本經濟新聞》與NHK上周報導,鴻海董事長郭台銘4日已前往夏普八尾家電工廠參訪,報導指出,外界對鴻夏戀重點大多放在面板事業,但郭台銘為著眼物聯網趨勢,希望結合夏普白色家電事業及鴻海的代工等能力,進軍智慧家電市場。

夏普2月25日發布的鴻海夏普簽約說明書中,也曝光了雙方未來的產品發展投資計畫:鴻海計畫斥資450億日圓發展物聯網(IoT)家電,未來3年將布局物聯網家電產品,並針對新興市場進行研究、開發及投資。

與鴻海成親在望 夏普大漲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07 16:08 聯合晚報 記者鍾張涵/台北報導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親自出席夏普「健康環境海外事業擴大會議」,顯示雙方戀情持續加溫、簽約在望,消息推升今日夏普股價漲勢,夏普今日開高走高,成功突破160日圓大關並向上攀升,早盤熱情上漲約7.95%至163日圓,站上20日線慶祝。

鴻夏將簽約,鴻海今日一度湧入買盤,盤中漲約1%至83.8元,升破80元大關及半年線。夏普上周已累計飆漲14.39%,今日開盤持續走揚。鴻海上周也累計周漲約6.3%,接連突破季線及半年線,今日開高震盪,盤中一度翻黑。

在夏普爆發鉅額的「或有負債」後,鴻海隨即調派由律師、會計師等百餘人查核大隊前往夏普查帳;上周外電報導指出,鴻海派出200名主管赴夏普各據點進行實地考察,郭台銘亦御駕親征,赴日親自掌握「或有負債」的查核及討論細節。

夏普約3500億日圓的「或有負債」清單傳在查核後,可能性債務僅約300億日圓。因此,鴻海出資夏普並持股逾60%、成為夏普大股東的大框架不變。

鴻海傳派200名主管赴日 鴻夏本周可望簽約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07 04:12 經濟日報 記者謝艾莉/台北報導


image
《點我看大圖》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鴻夏戀本周可望拍板,市場傳出,鴻海為了能在入股夏普之後,順利進行夏普重建工作,日前再次派出逾200名重量級主管前往日本,深入夏普13個工廠進行實地考察,但相關消息未獲鴻海證實。
日本媒體日前披露,夏普最快今(7)日與鴻海簽約,正式拍板鴻海注資案,也有消息傳出,雙方若非今天定案,應該也會在本周完成簽約。如今再次傳出鴻海派出逾200人前往夏普工廠考察,業界認為,透露鴻海與夏普協商進展順利,啟動雙方攜手合作第一步。

據悉,鴻海此次動員逾200名副總與協理級主管,要求這些主管先放下當下的工作,飛往日本夏普旗下各事業體及工廠參訪,地點包含夏普在大阪、奈良到三重縣的龜山面板工廠,停留時間約二至三天。

業界預期,此次鴻海重量級主管赴日第一手考察的資料,將在近期彙整至鴻海總部、甚至董事長郭台銘手上,作為鴻海分析雙方如何合作、分析如何重建夏普的依據。此舉並凸顯夏普希望放手一搏,由鴻海來主導未來的重建之路。

鴻海內部近期「很忙」,在夏普爆出鉅額「或有負債」之後,已緊急派出律師、會計師等上百人查帳部隊前往日本查帳,這次又派出逾200名高層前往夏普。

郭董同樣馬不停蹄,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郭台銘上周五(4日)親赴大阪府八尾市的家電工廠。此工廠為生產開發冰箱、空調、洗衣機和空氣清淨機等白色家電產品,隸屬於夏普內「健康.環境機器事業本部」,透露鴻海也有意強化智慧家電布局。據悉,這次鴻海高層動員出訪,將更能掌握夏普六大生產部門營運概況,有助未來鴻海入股夏普之後,協助夏普順利重建。


鴻海搶蘋果AMOLED單 再等等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07 04:12 經濟日報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


蘋果傳提前一年、於2017年推出採用主動有機發光二極體(AMOLED)螢幕的iPhone,三星、LGD等南韓面板廠先受惠;夏普因相關技術落後,2018年才有機會搶到相關商機,因此鴻海想透過夏普取得大規模蘋果先進技術面板訂單,可能還要等一等。

目前iPhone使用的是低溫多晶矽(LTPS)的LCD面板,並且是採用內嵌式觸控(in-cell),使得台系觸控廠無緣進入iPhone的觸控面板供應鏈。台灣面板雙虎友達與群創,因為LTPS產能太小,始終未能進入iPhone的LTPS面板供應鏈。

日經科技網報導,蘋果原先計劃在2018年推出的iPhone開始採用畫質更好的AMOLED面板,礙於現階段iPhone銷售失速,蘋果決定將相關計畫提前一年、於2017年秋天問世的iPhone上開始採用AMOLED面板,期望藉畫質提升,刺激iPhone銷量。

報導指出,蘋果已將該計畫告知三星、LGD等面板供應商,以及相關製造設備、材料廠商,此舉讓原先以2018年為前提準備相關廠商措手不及。

業界人士認為,若iPhone提前在2017年採用AMOLED,由於南韓面板廠在AMOLED有產能、也有出貨實績,將最先受惠。至於夏普與JDI等日廠,仍在研發之中,沒有量產出貨的經驗,最快也要等到2018年。

夏普為何崩壞…高層內鬥 搞垮百年企業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07 03:36 聯合報 記者謝艾莉/台北報導


《日經新聞社》出版的新書《夏普崩壞—誰搞垮了名門企業》直指夏普高層鬥爭、決策錯誤,砸大錢蓋十代面板廠並在太陽能業簽長約購料,但面板和太陽能業市況不如預期,導致鉅額投資無法回收且虧損連連,是這家日本最創新的百年企業衰敗的原因。

鴻夏戀有望近期拍板,成為日本街坊鄰居、網路討論的熱門議題。《夏普崩壞—誰搞垮了名門企業》披露夏普由盛轉衰的內幕,日本民眾瘋狂搶購,新書上市十天大賣三萬本,近期緊急加印第四刷。

image
《日經新聞社》出版的新書《夏普崩壞—誰搞垮了名門企業》直指夏普高層鬥爭、決策錯誤,砸大錢蓋十代面板廠並在太陽能業購料,但面板和太陽能業市況不如預期,導致鉅額投資無法回收且虧損連連,是這家百年企業衰敗的原因。
分享該書首先點出夏普走衰主因,與高層內鬥有關。二○一○年第五任社長片山幹雄與會長町田勝彥,各自透過投資面板十代廠及太陽能電池進行惡鬥,但投資失利,讓公司承受巨大負擔,導致夏普在短短六年內,累計虧損上兆日圓(約新台幣三千四百億元)。
該書披露,片山幹雄決投入巨資建立十代面板廠、也就是後來引進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投資的堺工廠(SDP),投資後遇到大尺寸面板需求大減與跌價,財務窟窿愈來愈大,迫於資金需求,二○一○年與郭台銘接觸,尋求合作。

然而,當時握實權的是曾任第四任社長的會長町田勝彥,町田派反對與鴻海合作,決策層意見分歧。此外,町田力挺時任副社長、並大力投資太陽能電池,沒想到成了另外一個投資無底洞。

書中指出,當時太陽能產業大缺料,誰能擁有最上游的多晶矽材料,等於獲利保證,夏普為確保料源供應無虞,一口氣簽下十二年長約,保證逾二倍市價向供應商採購多晶矽。

不料,金融海嘯導致多晶矽價格暴跌,由歷史高點每公斤逾四百美元大跌至僅剩十餘美元,這份十二年長約成為夏普甩不掉的財務枷鎖,單是提列材料跌價損失,就讓夏普喘不過氣來。

在片山與町田兩大派系權鬥下,夏普獲利急速下降,二○一一年度大虧三千七百六十億日圓,二○一二年更擴大至虧損五千四百五十三億日圓,二○一三年度僅小賺一百一十五億日圓,無法彌補先前大虧問題,二○一四年度又大虧二千二百廿三億日圓。



i7拉貨潮來了 蘋果新機下半年上市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07 03:40 經濟日報 記者尹慧中/台北報導


蘋果iPhone新機零組件拉貨潮啟動,華通、F-臻鼎、台郡等PCB族群率先受惠,近期全數動員供貨,加上具有高階產能優勢,PCB廠市占持續擴大中;後續由大立光的鏡頭、台積電代工的處理器等零組件接棒,蘋果供應鏈業績蓄勢待發。

印刷電路板(PCB)有「電子零組件之母」之稱,所有的晶片與鏡頭等零組件要能整合運作,PCB是首要的零組件,此波蘋果新機拉貨潮,華通等PCB廠率先感受到需求。

業界人士透露,蘋果4吋iPhone新機3月上市在即,加上下半年iPhone 7上市,在改款旗艦機功能擴充與新產品密集推出帶動下,蘋概股產業春天已到、3月起營運動能升溫,氣氛逐季轉強。

全球高階PCB製程產能集中在台灣,隨蘋果PCB供應鏈第一波拉貨潮啟動,分析師預期,在蘋果相關高階手機新產品逐步放量,PCB供應鏈首季業績將為全年谷底,第2季業績轉強。

業界透露,現階段整體訂單能見度轉佳,主要在蘋果因應市況,要求關鍵組件供應鏈交期縮短至兩周,目前PCB廠已「動起來」,組裝廠預估4月中旬營運回穩。

法人預測,蘋果去年第3季底修正iPhone 6s改款機種銷售目標三成後,庫存備料陸續消化,今年第2季起隨著4吋iPhone新機及iPad Pro等新品推出,整體行動裝置出貨量復甦。

台苯經營權之爭 頂新躍第九大股東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07 04:12 經濟日報 記者潘羿菁、黃冠穎/台北報導


台苯大股東孫鐵漢昨(6)日指出,在股臨會停止過戶前,頂新集團透過頂禾開發買進台苯逾7,000張並成為前十大股東,似乎是要支持台苯董事長林文淵。孫鐵漢說,頂新曾是全台抵制的企業,他質疑林文淵結盟頂新的動機不單純。

對此,頂新集團昨(6)日回應,「只是一般投資,勿過多聯想。」

林文淵昨晚回應指出,孫鐵漢爭取不到頂新支持,就轉而指控,「他(孫鐵漢)擔心法人(頂新)不願意支持,就如此放話,這樣可以嗎?」林文淵表示,頂新持股不多,但他會爭取支持。

孫鐵漢與林文淵爭搶經營權,台苯預計下月1日召開股東臨時會,台苯上周四起停止過戶,孫、林雙方對彼此的籌碼面已有掌握。孫鐵漢昨天說,頂禾開發今年2月才開始買進台苯,截至過戶日為止,累計買進7,100多張,持股比率1.34%,是台苯第九大股東。

林文淵陣營的金智富資產管理公司昨天表示,確實在股東名冊看到頂禾開發,但不清楚頂禾買台苯的用意。台苯也表示此次股臨會的股東名冊確實新增頂禾,但是否有排進前十大股東名單,待確認。孫鐵漢指出,林文淵找頂新當盟友,而頂新為何要支持林文淵,這中間是否有牽涉到條件交換,林文淵須說清楚。

台日廠障礙 韓廠掌握AMOLED先機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07 06:14 聯合報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

韓廠在主動有機發光二極體(AMOLED)布局已久,韓廠除了已經擁有出貨實績之外,還掌握了專利、設備、製程與材料等所有優勢,這將對日系與台系面板廠跨入AMOLED領域形成巨大障礙。

日經報導引述關係人士稱,「某日系廠商的製造設備,連2018年的訂單都已被(三星)簽走」,該家日系設備廠之前也一直提供設備給三星,在AMOLED面板的量產上實績最佳,而隨著三星買斷,也迫使日本面板廠,只能找上實績較少的設備商共同研發量產AMOLED面板。

面板廠高層表示,三星不僅買斷AMOLED的設備,甚至在AMOLED的專利布局都非常完整,換句話說,三星在智慧手機用的AMOLED專利,幾乎都已經寫死了,這使得其他廠商要跨入手機用的AMOLED,機會其實相當渺小。

面板新商機 iPhone提前採用AMOLED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07 06:14 聯合報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

蘋果提前在2017年推出採用主動有機發光二極體(AMOLED)螢幕的iPhone,韓系面板廠首先受惠,台系觸控廠的F-TPK宸鴻及F-GIS業成也可望受惠新一波商機,夏普與日本顯示器(JDI)因為進度落後,要到2018年才有機會進入供應鏈。

日經科技網報導指出,蘋果原先計畫在2018年的iPhone上開始採用AMOLED面板,不過,因iPhone銷售失速、讓蘋果焦躁,故已決定將提前一年、於2017年秋天問世的iPhone上開始採用AMOLED面板,期望藉此作為激發iPhone需求的起爆劑。

報導指出,蘋果已將該計畫告知三星及樂金顯示器(LGD)等面板供應商,以及相關製造設備、材料廠商,此舉讓原先以2018年為前提進行準備的廠商,被迫採取緊急措施應對;據面板廠商關係人士表示,「是在2015年12月接獲蘋果的聯繫、詢問能否提前一年供應AMOLED面板」。

目前iPhone所使用的面板,是低溫多晶矽(LTPS)的LCD面板,而且是採用內嵌式觸控(in-cell),使得台系觸控廠無緣進入iPhone的觸控面板供應鏈,台系面板廠的友達與群創,也因為LTPS產能太小,始終未能進入iPhone的LTPS面板供應鏈。

林之晨打團體戰 靠雲端大腦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07 04:26 經濟日報 記者 彭慧明

從傳統創投業者角度來看,之初創投(AppWorks)創辦人林之晨是「非典型」創投業者,他不會神祕地到處找案子,不派駐人力指導創業者各種策略。林之晨把自己歸類為「創投2.0」,引進美國Y Combinator的模式,輔導早期種子階段創業公司,以社群方式讓各個團隊一起創業。

林之晨曾是第一波網路時代的創業前輩。早在1999年還是大三學生時,就在台北和同學一起創業;2006年在美國與朋友一起創立社群網站,轉型為3D遊戲製作公司Muse Games。

為了「考驗」自己的創業經驗與觀點不落後趨勢,林之晨每天規定早上5時起床後,要大量閱讀國內外有關電子商務、新創的各項趨勢,寫成網誌分享給大家,創業以來已經持續六年,他將這些網誌視為自己的「雲端大腦」,還會不時回顧過去預測在當今的印證。

他說,因為常發表網誌,英文名字是Jamie,發現Google自己的名字時,跟英國鼓吹有機食材的「原味主廚」Jamie Oliver互相「PK第一」,他笑說,自己是跟外國名人競爭世上最有名的Jamie。

從A業務創業,會協助企業轉型向B方向發展,目標是把創業做好、做成功,這也使他看到不同產業互助的重要性。在之初創投,很少見「創辦人」自己督導團隊,不同團隊間藉由AppWorks的平台互相交流、激發各種想法。林之晨說,創投並非一個投資公司,他更傾將AppWorks做成創業加速器,讓不同想法、不同性質的團隊交流。

林之晨:趕上行動創業潮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07 04:26 經濟日報 記者彭慧明/台北報導


image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台灣是高度數位化的國家,低頭族滑手機的畫面隨處有,享受各種服務更是理所當然。但看在之初創投(AppWorks)創辦人林之晨眼裡,卻滿是憂心。他指出,近年的「行動創業」中,台灣已錯過一波趨勢,在下半場要打出好球,應鼓勵最優秀的人才出來創業。
林之晨認為,大家忙著滑手機,享受各式各樣的服務,但卻讓台灣淪為國際科技列強的數位金融殖民地。民眾普遍熟悉數位應用,但全部都是來自海外的服務。台灣要擺脫這種狀況,就要靠更多優秀人才創業。

衝最後一哩路…

未來三至五年,明顯的人力缺口在iOS和Android的工程師,媒體、電信、零售業都希望開發App把服務帶到手機上給消費者,但懂得寫這兩個平台的工程師很少,是特別搶手的職缺。

之初創投是台灣指標性網路創投公司暨民間育成中心,致力於協助年輕人創業、建立新創產業典範。林之晨看到目前台灣發展行動創業的一些新問題,值得關注。以下為訪談紀要:

問:台灣近幾年創業趨勢有何需要加強之處?

答:從2007至2008年開始的這一波創業熱潮,可以看到幾件事。第一是智慧手機快速普及,帶來網路服務顛覆的機會。WhatsApp、微信、Uber都是在行動興起後才能做的,成為最新的最後一哩路(last mile),繞過了先前Google、雅虎壟斷的狀況。

第二個是社群媒體興起。第一代的網路原生族群長大,他們的人生都在網路,受網路傳播影響力很大,社群媒體已經成為主流媒體了。

傳統媒體是少數人決定多數人看什麼,社群媒體是多數人決定多數人的內容,一個議題在社群媒體上是否重要,是大家決定。對創業者來說,以前你創業需要傳統媒體幫你報導,再靠社群幫你推廣。新興的創業者,多走這個路線。

第三個是雲端的興起,跟傳統的資訊科技(IT)不同,是租賃為主的模式,很多元化,對購買的人來說租賃的方式很低,可以低成本買到混搭的服務,也興起一大票的創業機會。在App世界,台灣幾乎沒有產生成功的創業,都是國外的模式進入台灣成了No.1。在大的典範轉移上,台灣人掌握、成功的有限。

問:台灣沒有跟上這一波趨勢,會出現什麼問題?

答:以行動(Mobile)為主的大浪,過去七、八年台灣沒抓到,現在機會會愈來愈少。我擔憂的是,台灣正在被這些服務殖民,如果下半場再不反敗為勝,以後永不得翻身。

一般的電商公司,在網路賣東西的毛利率可能有25%。可是要在臉書上打廣告,營收抽成就要10%,臉書抽的稅,比政府能課的還高。國際列強在台灣所賺到的,比我們本地所能賺到的多得多。我們已經被來自國外的數位經濟非常嚴重地殖民,最可怕的是大家不知不覺。

跳脫網站思維…

問:數位經濟型創業仍是現在比較有可行的方式?

答:當然,網路對年輕人來說,是比較低的進入門檻,現在創業,網路幾乎是唯一選擇。網路進入門檻低,但要成功門檻極高,所有狀況都是贏者全拿。絕大多數人不能成為最後成功者,要最優秀的人才能勝出。

不過,台灣的情況是最優秀的年輕人,還是想要先去科技大廠,或是去臉書、Google。不鼓勵最優秀的年輕人出來創業,台灣是無法翻身的。

問:創立一個小公司,怎樣成為大公司?

答:必須要先從一個服務做成功,這是一個慢慢延展的過程,最關鍵的因素是人才。若支持一個服務的成功需要30人,30個成功服務就需要900人,還不包括後台辦公室的支持,臉書在12年內變成現在一、兩萬人,Google在18年間長成到六萬人,在台灣,網路家庭經營了18年也僅3,000人,教育系統無法支應行業的需要。

服務網路化 決戰東南亞

問:談到創業,台灣有什麼新機會或可跟進的模式?

答:水平式、平台式的,台灣應該已經跟不上,也沒有客觀條件,但是垂直式的,專注在特定服務上的,舉例來說,例如媽媽、寵物,台灣還有機會,下半場第一個還有機會的,仍是這些垂直式的服務。

第二個是中國經濟降溫,但東南亞快速崛起,台灣其實有很好的客觀條件到東南亞發展,我也看好台灣團隊單獨或是與當地團隊合作,在東南亞發展市場。發展大東南亞市場可能還有機會發展稍微水平式的東西,但如果是台灣本地市場,可能是偏垂直的。

日本、韓國、中國、台灣都有東南亞發展的意願,但對於東南亞國家來說,中國與日本都有歷史與地理上的衝突、問題,並不很接受這兩國,所以台、韓有機會一拚。

但觀察韓國重點是在美國發展,重心比較不在東南亞,對台灣是個機會,估計未來十年都是很好的時間。

在東南亞發展的方向,也可以是服務業的網路化,我們電商是零售業的網路化,現在一年3.5兆元的交易中,大概有5,000萬元是電子商務,另外多是實體商路,未來20年間可能會被網路慢慢取代;服務業有13兆元的規模,但幾乎99%都是實體,未來也有可能轉為數位經濟,這是個很大機會。

問:服務業的網路化,難在何處?

答:無論零售或是服務業的網路化,重點都在後端的管理。服務業難的是對人的管理,例如打掃服務業者有200個人員,如何管理這200人都是同一個水準?電腦、手機要一樣水準不難,但200人要同水準很難,所以服務業的網路化比零售業要難很多。但這也是台灣人的強項。

資料科學家 新時代悍將

問:創業最大的癥結是人才,會是創業的關卡嗎?

答:最大的問題,就是人才。我注意到,第一個是很多很好的網路公司找不到人,一個軟體工程師的起薪已經到了每月五、六萬元,比五年前高了一倍,而且有錢也找不到,這是個警訊。

數位經濟時代,網路公司一半以上是工程師,臉書、Google都是,知名大學可能要調整人才培育的重心。哈佛是文法商的學校,但電腦科學科系的人數在快速的成長。

但在台灣,這是個死結。例如,教育部給了台大總量招生名額,台大自由分配到各系所,已經有相對應的教授,都集中把名額給了資訊工程,其他教授怎麼辦?對這樣的狀況,新政府要做點改變,否則數位科技將缺乏成長所需人才動能,這會變成一個長期國安問題,被外來的網路公司數位殖民。

問:符合未來經濟的特殊職缺還有什麼?

答:「資料科學家」也重要,台灣160個大學院校,但卻沒有一個在教如何做資料科學家、成長駭客。所謂資料科學家,是將企業收集的數據,講出數據講什麼,某些客戶的特定偏好,把這個結論做成模型,回測是否正確,未來用這個模型去改善企業的行動。

成長駭客是資料科學家的一種,成長駭客注重特定領域的分析。這是一種新一代的行銷部門。

IT做數據分析,但不懂商業運作邏輯,為分析而分析。例如數據部門可能告訴你昨天新聞流量、成長率、是過去三個月最高。但對做決策沒有幫助。

厲害的資料科學家,可以找出一種可重複邏輯,例如針對年輕人的思考角度和語言去寫作,或是以商業邏輯來協助新聞寫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