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聯合/連戰出席閱兵 並沒有個人身分可用
2015-08-29 01:47:1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在郝柏村、許歷農等退休將領表明不出席中共的九三閱兵之後,連戰仍決定於周日前往北京,總統府勸阻無效。連戰幕僚說明,連戰是以「個人身分」受邀前往;對於爭取我抗戰歷史詮釋權的問題,他也將在「連習會」中對兩岸「共用史料、共寫史書」作出積極回應。在此敏感時機,連戰必須絕對謹慎,否則除損及台灣尊嚴,更使自己涉入噬臍莫及的險境。

這次中共九三閱兵之所以敏感,主要原因是:當年領導八年抗日的是中華民國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尚未誕生,而今中共卻反客為主,以主角之姿攫取了紀念抗戰勝利的舞台,並將解放軍形容為抗日「中流砥柱」,某些影藝宣傳甚至將毛澤東捧成其實明明是蔣介石參加的「開羅會議」要角。正因無法接受對岸對史實的扭曲,多位具有抗日經驗的退役將領均拒絕出席九三閱兵典禮;郝柏村甚至說出,如果退將出席閱兵典禮,「終身俸就不要領」的重話。原因無他,這涉及的不只是個人信念,更是國家的尊嚴。

如果退休將領皆認為「不該去」,那麼,連戰又有什麼非去不可的理由?就此,有三個可以討論的重點。

首先,連戰能不能以「個人身分」應邀出席閱兵?答案是否定的,在這等國家大事上,他沒有所謂的個人身分。理由很清楚:李登輝先前對日本「祖國」效忠的歌頌,受到外界的圍剿,就因為他是卸任國家元首,具有極高的政治象徵意義,不能像平民百姓一樣任意發表事關國家主權或尊嚴的言論。連戰是仍在領取禮遇的卸任副總統,當然也不能動輒躲在「個人身分」的名義下進行兩岸政治活動,卻不顧自己的地位象徵。

再說,此次閱兵前將舉行的「連習會」,是承續前兩次連戰以國民黨「前主席」身分往訪的高階會晤,這當然絕對不止是他「個人身分」上的意義可以涵蓋。更進一步說,在北京眾多國賓的閱兵舞台上,連戰必然被視為最高「台灣代表」,只要一露臉,他恐怕不像其他企業家一樣有什麼「個人身分」可以稀釋其政治意味。

其次,如果連戰在此事上不可能有「個人角色」,那麼他是否應該立刻放棄此行,或有其他可行之計?答案是,他至少應放棄出席閱兵儀式,而保留「連習會」的對話機會。中共這次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為名,舉行大規模閱兵,除了僭越「中華民國領導抗日」的歷史外,從國際社會的眼光看,閱兵也不是紀念反侵略戰爭勝利的合宜方式。理由很明顯:用展示軍容來紀念勝利,失去了對犧牲者悼念的肅穆,也缺乏對戰爭殘酷的深刻反省,卻有炫耀武力、展示國威的黷武姿態,反而讓周邊國家感受到戰爭的不安。試想,中共展示武力,台灣人民當然會感受到其威脅;在這種情況下,連戰要用什麼心情參加閱兵?

第三,如果連戰堅持出席閱兵和連習會,他有沒有可能正當化自己的作為?答案是有,這就要看他在北京如何提出具有台灣觀點的論述,為中華民國抗日的歷史正名;不過,若僅是被動回應習近平所提談兩岸學界「共用史料、共寫史書」,當然是遠遠不夠的。連戰必須清楚表明,抗日戰爭是國民政府領導的,這是不容抹殺的歷史事實;同時,要求北京當局採取寬容、公正及人道的態度,善待滯留大陸的國民黨抗日老兵,承認他們的貢獻,並洗去他們身上背負了數十年的「反革命」戳記。如此,一方面還原歷史真相,二方面幫抗日老兵討一個公道,連戰的北京行才站得住立場。這點,得靠雙方事先的溝通取得更多默契。

政治人物的行止,總在關鍵時刻受到嚴格的檢驗;連戰要以什麼姿態出現在北京,此刻即備受考驗。不可諱言,兩岸歷經最近的關係變化與抗日詮釋權的齟齬,連戰若能在其間扮演一個維持對話空間的角色,未嘗不是好事。問題在,面對這個並不輕鬆的議題,連戰有沒有意識到目前兩岸關係的微妙變化,能不能感受到台灣社會的反中情緒如何發酵,以及他自己的因應能不能掌握得恰到好處。無論如何,連戰的北京行跟前兩次的「連習會」大不相同,此次荊棘處處,要能安然往返,他得把「國家利益」放在前頭,忘掉自己的「個人身分」或「個人利益」。李登輝的殷鑑不遠,慎勿重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