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業「一代拳王」就是這樣死的!

2015年05月24日 15:19 陳碧芬 中國時報 來源


台灣科技業有很多世界第一,光碟片、掃描器、鍵盤等等都是過去式,產業快起、快落的「一代拳王」;晶圓代工、IC封裝、IC測試等卻能穩坐世界寶座十多年,其中倒底發生什麼問題?

台灣經濟研究院最新分析發現,研發投入Top 300大企業的專利管理層次,超過80%的企業只作「防禦性思考及成本控制」,簡單說,投入專利的目的是讓顧客不容易轉單。

台灣科技業普遍沒有針對專利智財權,進行商業利益及企業策略的規劃,導致每每為了追求新商機,需付出高額權利金,等同是當紅產品賣愈多、公司隔年的獲利數字愈難看。台經院三所所長林欣吾指出,「科技業有很多『一代拳王』,都是這樣死的!」

回顧台灣製造的「世界第一」產品名單,國發會統計,1983年是製鞋、電扇、自行車、製傘、縫紉機、自行車胎、熱水瓶、味精,自行車煞車器、樟腦及自行車鏈條等。在2006年,則已變化為晶圓代工、IC封裝、IC測試、MASK ROM、TN/STN-LCD面板、大尺寸TFT-LCD面板、電解銅箔、光碟片、ABS樹脂及電動代步車與電動輪椅。屆及現在,晶圓代工、IC封裝及測試,仍能穩座世界拳王大位。

林欣吾指出,科技產業的快速競爭讓業者理解申請專利的必要,政府多年來也投入智財專利的推動,但根據台經院三所的問卷調查,科技業者普遍反映,申請專利的目的,只是保守的防禦,排除他人或競爭對手的模仿,避免被控侵權的保護措施,或使顧客不容易轉單,「這樣用來技術自主或專利保護的力道絕對不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