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見生命藍圖…老年政策 不能只有長照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10-26 00:19聯合報 邱天助/老年學研究者(新北市)
高齡化浪潮席捲全球,銀髮關懷成為各國關注議題。 本報資料照片
高齡化浪潮席捲全球,銀髮關懷成為各國關注議題。 本報資料照片
廿一世紀,世界最重大的轉變和挑戰,是面對「超高齡社會」的來臨;除了老年人口急速增加外,更明顯的是平均餘命大幅延長,對國家、社會所造成的巨大衝擊。

依據內政部人口統計,今年二月底,老年人口(十三.三三%)首次超越幼年人口(十三.三一%);根據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的人口推估,台灣在二○二六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將達總人口的廿%;而且除了八十、九十歲以上人口急速增加外,百歲人口的增加速度也頗為驚人。二○一○至一五年成長率高達四十四%,每十萬人口中就有十二.一人。

然而,對於超高齡社會與長壽時代的來臨,我們似乎完全沒有準備,社會仍然停留在「恐老」焦慮與「不老」神話。我們的心理、制度、健康、醫療、生活、工作、社會、文化、政策,並沒有為八年後占五分之一的老年人口做準備,也沒有為長壽百歲生命做思考。

一直以來,我們常誇大老年問題嚴重性。依國發會公布研究報告,國人罹患失智症比率到民國一五○年都低於五%,卻常讓我們看不到其他九十五%的身影; 二○一二年的調查,社區老人只有五至十%生活自理能力不足,需要他人協助,卻讓我們無視其他九十%高齡者的存在;主計總處和衛福部二○一四年統計,國人有長達八.七年的時間是處於不健康狀態,但我們卻把不健康等同於臥床。

至今,台灣的老年政策仍然以「問題化」角度,以失能、長照為主要施政重點。似乎只要將老人集中安置在死亡列車候車室,就是最好的老年政策;國家經費分配與施政重點都僅在擴充這種候車室的設備或服務的加強。這種消耗性的老年政策,只會讓老人看到生命的盡頭,看不到希望,無法治本又治標解決老年問題。

二○一六年,美國米爾肯研究院(Milken Institute)「高齡化未來中心」推動「意義老化」,強調讓老年過著有目標、有意義、有生產性的生活,是成功老化的主要關鍵,也是解決老年問題最釜底抽薪的辦法。聯合國的二○三○老年政策綱領,強調「沒人會被拋在後面」,希望創造一個「全齡」共享的社會。

當人口結構改變,老年人口持續增加,甚至將成為主要人口群,政府應該針對老年的需求和利益,提出相應的對策,包括居住、交通、就業、醫療、健康、照顧、基礎設施、社會保護、性別平等和世代凝聚,維持並增進老年的生產力,讓老年人活在一個自主、尊嚴的世界,也讓年輕人看到未來的生命藍圖,而不致慌張、焦慮。

老年人口﹒高齡化﹒長照﹒老化﹒高齡社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