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介正/文武戰略教研35年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5-05 02:28聯合報 黃介正

一九八二年春,在淡江大學創辦人張建邦博士與中華戰略學會創辦人蔣緯國將軍多方奔走努力下,我國第一所授予學位的戰略研究所誕生。從此國內的戰略教學與研究,從由軍人主導的範疇,逐漸結合融入了文人學者,邁向更寬廣的,文武合一的學術與政策研究。

首屆開學時,恰逢美國雷根政府與中國大陸簽署《八一七公報》,引發美國將逐年遞減對台軍售之重大疑慮。自那時起,國際局勢與強權格局深刻變化,從法蘭西斯.福山之「歷史的終結」,到美蘇兩極冷戰體系的崩解;從全球化浪潮發端,到網路時代正式來臨;從核武限縮與裁減,到非傳統安全威脅的無限延伸;從美軍在波斯灣戰爭的創新戰法,到各國軍隊蜂擁探討的「新軍事革命」。戰略不僅是國防建軍與作戰用兵,戰略教學的範圍持續擴張,戰略研究的課題不斷繁衍。

戰略是途徑,是方法,是追求較佳成功機率,以達成目的之思想、計畫與行動的全程。物有本末,戰略是如何由根本推演至末端;事有終始,戰略是如何由終極標的來決定行動起始。戰略研究要有歷史縱深,方能參悟古今之變,要講科學方法,才可通曉事理之常,變而有革新,常而有定理。

卅五年來,國內大學院校陸續設立戰略相關研究所或學位學程,並招收軍職人員;而今日的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也招收非軍職學生,將古代「文武並立,而天地之道始全」的道理,在實踐中重新注入新的詮釋,也產出千餘篇戰略相關的碩博士論文,及萬篇以上學術論著。

文武戰略研究社群的匯聚,除教研融合外,國內相關學術研討會與政策諮詢會議,均會邀請軍文專家共同參與,使得學用整合逐漸成為共識基準。自民國一百年開始,由國防大學倡議「軍文交織聯合政軍兵棋推演」,與淡江大學兩校的戰略研究所每年輪流主辦,納編各校相關領域研究生,採軍文混合編組,共同針對重大國際、區域、兩岸之政治、經貿、軍事安全等想定,進行國安層級高司推演,六年來參演人數累計超越五百人。

早期民間大學戰略研究師資有限,尚需延聘三軍大學戰爭學院教官,如今則多有軍官選修文人教授開設的人民解放軍研究課程。尤其看到年輕網路世代研讀《武經七書》,以及運用大數據鑽研新的研究方法,我國戰略研究的傳承與拓展,出現令人鼓舞的新機遇。

出身英國皇家軍官學院,曾任三軍聯合參謀大學校長的淡江戰略所首任所長皮宗敢將軍曾說:我在聯大擔任校長時,教育長是毛瀛初,因此學官們常私下玩笑稱,到此念書,不過學學「皮毛」而已。卅五年來,台灣的戰略教育,中西並舉,文武交融,開枝散葉,領域寬廣,早已不僅是皮毛。

將相本無種,風檐展書讀,期待戰略教學與研究,能夠匯成學術之重鎮,國家之干城。(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第一屆畢業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