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聯合/除了關門,立法院還能做些什麼?
2015-09-20 03:03:0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幾數日,毛揆在立法行政研討會中提出本會期優先法案,國民黨團信誓旦旦不惜表決要將證所稅修法草案送進三讀;豈料,實際的進展卻是證所稅被拉下朝野協商,將進入一個月「冷凍期」,其他法案更不在話下。類似的歹戲不知上演過多少回了,也難怪企業界會質疑立院沒績效、改不了就剷除,更引發洪秀柱直呼「改不了就把立法院關門?」的風波。

國會是代議政治及政黨政治的運作核心,再怎麼擺爛,也不可能讓它關門。然而,我國立法院長期效率不彰,卻是公認的事實。前政務委員朱雲鵬感嘆,立院這段時間連一項經濟法案都沒通過,台灣經濟很難有所扭轉;此語點出的不過是經濟面的後遺症而已,遑論社會正義、法治及其他層面的重重問題。

立法議事效率不彰,朝野立委皆難辭其咎。各界改革矛頭,均指向目前立院議事相關規定,尤其是朝野協商制度不合理,讓立法效率無法反映政黨席次及其代表的民意,使民主制度失效。依現行立院運作規則,只要同黨籍三席立委即能成立黨團,進而取得朝野密室協商門票,掌握決定法案冷凍與否的生殺大權。

立法院長王金平回應說,國會內部運作制度是大家共同決定,外界認為立院效率不彰,其實比較議案通過數,從早期萬年國會平均一年通過八十案,到現在年平均超過兩百多案,可見效率還是很好。他還說,議事規範讓小黨有否決權,但協商期過後就可以表決,此時多數黨還是能展現多數優勢,整個制度都規畫得很好;如果表決不了,那是因為議事攻防,小黨如果不想讓法案通過,當然會設法杯葛議事。

這樣的說法,似是而非。事實上,隨著時代的快速變遷,一個現代化社會所需要的法令何止萬端,豈是萬年國會時代所能比擬?再者,所謂年平均修法兩百多案,有多少只是簡單修改一二條文的小案,又有多少是攸關體制的翻新改革或推動經濟體質調整的大部頭法案?僅看一個政府組織改造方案,迄今仍未全數完成,即可知內容繁複。如王金平所言,很難通過的議案,都是政治對立太高,就像日本參議院審查「安保法」之爭;但試問,無論在朝在野,那個法案不能賦與高度政治對立?像證所稅修法案,在野黨不是照樣上綱為「選舉考量」。

正因為朝野「共謀」的議事規則欠妥,才會讓反對者可以藉議事攻防阻撓、杯葛法案;不僅在野黨用來政治操作,就連執政黨立委也常為自身利益串連攻防。立院有句老話:要讓議案過關,需要很多立委;但要讓法案不過,卻只需要幾位立委。其間難以道盡的,就是協商的陋規。更何況,近些年來多少關鎖議場、霸占主席台的鬧劇上演,不正是所謂「議事攻防」搭配了王金平美其名的「朝野和諧」之演出?

當然,將立法議事效率不彰全怪罪立院內規,也不盡公允。畢竟,馬英九執政七年多,執政黨均掌控國會穩定多數;但行政部門想推動的法案送到立院,或者思慮不周,或者時機不對,或者不待在野黨動刀即已先遭自己人屠宰得面目全非,搞到失能失政、民怨叢生,又能怪誰?政治意志渙散,政治手腕笨拙,溝通能力虛弱,這除了行政團隊要負集體責任,執政黨立委的自私與不團結也難辭其咎。

更遑論,在野黨往往存心刻意地杯葛阻撓。猶記四年多前立法院第七屆第四會期結束,政院優先法案通過寥寥無幾,當時王金平有感而發說:「主席台整個會期被民進黨占了快一半時間,是立院的災難。」試想,這四年多來,在野黨杯葛可曾少過了?更別忘了,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最近才誇口:「民進黨是靠有效運作朝野協商兼議事運作,才擊垮馬總統」。請問,若有朝一日民進黨執政,若國民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黨」,台灣的政治經濟還有活路嗎?

民主國家不能沒有國會,但在正常的民主國家,有台灣這般模樣的國會者卻著實少見。追本溯源,人民其實早已厭倦政黨惡鬥及密室協商,但人民看不清的是,這根本無關執政者是藍或綠:只要立院運作規則不改,只要立委諸公不願遵守君子的民主遊戲規則,無論朝野領袖再怎麼苦心呼籲增進互信、凝聚共識、攜手合作,一切終將是徒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