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響/技職,想教出怎樣的「人」?
2015-09-20 03:03:10 聯合報 林穎禎/研究人員(德國)
昨天民意論壇「提升技職教育從觀念法令下手」一文,強調德國雙軌技職教育的成就。台灣對德國的雙軌教育制度的認識,並不膚淺,赴德取經者絡繹不絕,就算是瞎子摸象,也早該能形成自己的一套。
追根究柢,問題可能出在我們是抱持怎樣的教育哲學,即希望經過「教育」後的人,會成為什麼樣的一種人。
在「人成為人」的歷程中,發揮理性的自由,就是教育目的,因精神本質原在於理性,而理性本質在於自由。從雙軌教育內容可清楚看見,這套制度提供的,是一種得以發揮個人自由的空間。
如果要求教育要處處與社會或產業接軌,自由將被扼殺,理性得不到喘息;現實的面貌,就是一群不快樂的孩子、焦慮的家長、欲振乏力的社會。
所以取經雙軌教育,毋寧將其視為一種態度。德國學生中學開始,就會在假期中進行「實習」,這些實習是多元的,文科學生可能選擇到工廠,理科學生到企業做文書工作。雖然德國學生提早分科,但透過各種形態的實習,他們仍舊可摸索未來的無限可能。這樣的過程延續到專科學校、大學,而實習場域的選擇,則是愈來愈明晰地聚焦。
德國中小學生的課業壓力,未必比我國輕,孩子在小學的表現,就決定日後走上職業學校或是文理中學的路,所以雙軌制度某程度上提供學生再次選擇換跑道的機會。
在讓「人成為人」的教育哲學之下,德國的制度儘可能不讓妨礙個人意志、理性的危險狀態出現在教育歷程中;台灣想引進的若不只是德國技職教育的皮毛,就應先思考我們要教育出的是怎樣的「人」。
公告版位
- Sep 20 Sun 2015 15:45
回響/技職,想教出怎樣的「人」?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