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字兩個口 沒包贏的
2015-05-10 13:14:42
北市政府先後與遠雄、富邦、鴻海、救國團槓上,台北市長柯文哲(見圖)多次提到,「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暗示台北市要提前準備與企業打持久戰。 報系資料照
分享
前幾年旺旺集團投資亞視出現糾紛時,據傳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曾感嘆,與亞視大股東查家兄弟談判時,對方一定帶著幾名律師,在法律戰上一開始就陷入不利的地位。
企業間的競爭,往往要以司法決定勝負,不論是仲裁、上法院,要花數年甚至數十年才能有結果,但這個結果關係企業的裡子跟面子,各大企業無不卯足力打官司。
但如果法律戰的雙方,是政府與企業呢?俗諺說「官字兩個口,民不與官鬥」,但如果牽涉到雙方巨大利益,官民互鬥走上法律戰,是必然的結果。
最近幾個知名的案例分別是台北市政府準備向遠雄與富邦開戰,前者是北市府想要拆掉大巨蛋,後者是北市府評估買回台北文創,官民都放話自己有理,顯示這幾案有可能進入長久的法律戰。
官民放話比大聲 法律官司有得打
官民在法律上互鬥,政府未必穩居勝方。近年最有名的例子是,公平會重罰九家民營電廠63億,創公平會開罰最高紀錄,但業者不服提起行政訴訟,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業者勝訴,撤銷公平會處分。
公平會與民營電廠的法律戰尚未結束,公平會另提處分,民營電廠也再度提訴願、打行政訴訟。
政府與企業打官司,若非指標大案,或主管機關本身預算不夠,無法外聘律師打官司,往往就由單位內的法務人員出馬,迎戰企業的律師團。
前些年經濟部處分中芯、和艦等半導體業者與員工涉及違法登陸投資案時,雙方一路纏鬥到行政法院,企業派出龐大的律師團迎戰政府,但經濟部一開始卻只派出一名法務迎戰,在法庭中被對方律師團圍剿,在法律戰上落居下風。
大企業擁有一批法務人員檢視企業契約文件是否有不利自身的地方,但也有踢到鐵板的時候。像是嘉泥投資台北港,與港務公司簽約保證運量,但基隆港原規畫砂石運卸轉移台北港的進度落後,造成運砂量大減,嘉泥因此大幅虧損,當時經手合約的法務人員,之後傳出也因此離職。
趙藤雄(見圖)北市政府先後與遠雄、富邦、鴻海、救國團槓上,台北市長柯文哲多次提到,「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暗示台北市要提前準備與企業打持久戰。 報系資料照
分享
‘觀感不好’無罪 看證據不看民怨
回過頭來看台北市政府近幾個月掀起的幾個大浪,先後與遠雄、富邦、鴻海、救國團槓上,台北市長柯文哲多次提到,「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暗示台北市要提前準備與企業打持久戰。
以台北文創案為例,柯文哲的評論是:「一切都合法,但是社會觀感不好」。此案若一旦走入法律戰,「觀感不好」卻非法院考慮的重點。
蔡明忠(見圖)北市政府先後與遠雄、富邦、鴻海、救國團槓上,台北市長柯文哲多次提到,「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暗示台北市要提前準備與企業打持久戰。 報系資料照
分享
以公平會處罰九家民營電廠為例,在前幾年油電雙漲民怨沸騰時,外界亦是對民營電廠「觀感不好」,但法院審理時是看實實在在的「證據」,而不是看摸不到的「民怨」。
若北市府與上述企業真的展開法律戰,雙方纏鬥還要很多年才能結束,「以法論法」時,政府未必能占上風。
當法律戰結果出爐時,一來柯文哲可能早已卸任,二來民眾也淡忘了此事;更重要的是,北市府與企業雙方在法律上爭輸贏,台北市民又贏了什麼?
公告版位
- May 11 Mon 2015 16:25
官字兩個口 沒包贏的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