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長照制度不需大船轉彎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24 02:08 聯合報 李玉春

李玉春/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教授、衛福部前政務次長、前長照保險總顧問

欣見新任總統蔡英文在就職演講宣示將由政府主導,藉社會集體互助的力量,建立「平價、優質、普及」的長期照顧體系,顯見蔡政府對解決此重要民生議題的重視,為全民之福。

落實上述目標涉及兩個重要層面:一、長照財源(平價、普及、優質),二、長照服務體系之建制與長照人力之培力(普及、優質、好用)。

當前台灣長照制度已走得很遠、很遠!並非完全空白。新政府其實沒有必要打掉重來。基於本人過去七年擔任政府長照保險總顧問之經驗,謹提出以下建言,希望有助於釐清當前長照問題、縮短新政府決策時間,讓長照制度儘早定案上路,讓長照業者也儘早決定是否或何時投入或擴大長照服務之規模。

一、政府財政窘迫、加稅空間有限,長期無力支撐,因此台灣長期的長照財源勢必要走社會保險制,由政府、雇主、受雇者共同出錢才負擔得起,發揮蔡總統所謂「藉社會集體互助的力量」讓長照財務永續經營。

此外,依OECD國家經驗,公共長照支出約占一.六%GDP,長保初期預估支出一千一百億,充其量只占GDP約○.六六%已很勉強,遑論長照十年2.0一年僅三三○億,長期絕對不夠。當政府補助不足或服務不好用,不足以滿足家庭基本長照需要時,民眾只好選擇外勞。面對未來外勞來源可能枯竭,政府長期勢必開辦社會保險,才能投入更多的資源,讓本土長照資源長出來。

二、不可只重視失能老人的長照,必須兼顧非老人—尤其是先天或後天失能的年輕人、心智障礙者及家庭照顧者支持、訓練、諮詢與指導的需要,儘快開始培力進階長照人力,建制服務網絡。

三、應放寬社區與居家服務提供者之資格,吸引更多人才投入長照體系。另外發展社區與居家式服務固然應列為優先,但機構住宿式服務收費高,長期負擔沉重,政府公共長照計畫不可能長期不補助。

四、如何提升留任率,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是發展長照人力政策重點。台灣已培育超過十一萬照顧服務員,目前每年新培育近一萬人,但政府論時支付,居家服務單位九十五%採時薪,少有升遷機會、缺乏成就感,故留任率低。政府已開始提供缺工獎勵金,企業提供實習津貼,鼓勵人才留任;衛福部規畫透過量能提升計畫,以加成支付,獎勵居家機構提昇月薪聘雇比率、建立照服員職涯發展與升遷管道獎勵提供進階服務、全人全家走動式服務與失能者自我照顧能力訓練、提升照服員成就感與留任率,讓年輕人看得見未來,願意投入。

五、以特約取代招標,以包裹支付(論人)取代現行分項、論時繁瑣的補助與核銷模式,減輕計畫中斷之風險與行政核銷負擔,亦可鼓勵各類長照服務、醫療與社區服務之整合,使長照機構更容易永續經營。

若能落實上述策略,我們不但可預防失能(恢復或減輕失能程度),也可藉保險社會互助的精神減輕家庭照顧與經濟負擔、帶動長照資源成長、提升服務單位效率與投入意願、充實長照資源、提升照顧服務人員留任率,滿足照顧需要,實現蔡總統「藉社會集體互助的力量,建立『平價、優質、普及』的長期照顧體系」的心願。(系列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