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債務危機 暗藏系統性風險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8-02-03 00:39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中國大陸公布2017年的經濟成長率為6.9%,是七年來首度回升,但國際經濟專家普遍認為,在高成長的背後,大陸潛藏的債務危機及金融系統性風險,從未減輕;再對大陸領導階層「聽其言、觀其行」,也顯示其高度憂慮。在未來三年,忽視或低估此一風險,將無法理解大陸金融監管作為與判斷大陸的經濟發展。
就聽其言部分,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首席經濟智囊劉鶴日前在達沃斯論壇,提出對抗未來風險的第一戰是「穩中求進」,針對影子銀行、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等問題,爭取在三年內,有效控制宏觀槓桿率(整體債務)。
而去年習近平在十九大期間也強調,維護金融安全是關係經濟社會發展的一件帶有戰略性、根本性的大事。同期間,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達對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擔心,以嚴厲的措辭警告過度負債和投機性風險,政府須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觀其行部分,大陸自從去年起,對於資金外流採「寬進嚴出」的監理,而且對於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仍然管控,每日匯率變動幅度僅能在中間價上下2%內。同時,大陸政府對已發行企業債券的募集資金使用、投資專案等展開檢查,要求儘快建立企業債券管理資料庫,並啟動企業債券本息兌付風險排查工作,藉以防範違約風險。
而銀監會也展開互聯網金融風險、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對於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壟斷行動支付市場業者,人民銀行責令要求各銀行和支付機構接入網聯(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清算平台),讓人行有直接管控的資訊。另外,由一行三會和外匯局聯手強化資產管理業務的監管,包括:基金管理公司、銀行表外理財商品、信託公司、證券公司、私募基金,藉以管理影子銀行。
另外,目前大陸銀行已有不少不良資產,一些金融機構內控機制不健全,影子銀行存量依然較高,違法、違規行為還時有發生;例如:浦發銀行成都分行,將775億人民幣貸款給一千多家空殼公司,這些空殼公司收購有不良貸款紀錄的企業,讓這些企業償還該銀行的貸款,藉以隱含呆帳。
大陸整體債務問題嚴重嗎?有關大陸社會融資規模總量,從2012年佔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的169%,增加到2016年之209%。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估計,2017年會增加到216.9%,而2022年為245.5%,可見大陸未來的整體債務不僅會增加,而且增加速度更高於GDP的成長。大陸社會融資規模,以2017年11月統計,總量為173.7兆人民幣。
再者,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2018年大陸的公司、國有企業、金融機構和主權借款人(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將有4,090億美元在岸和離岸債券到期,2019年為6,190億美元,2020年為6,640億美元,再加上接下來兩年,將要到期的有2.7兆美元債務,佔大陸4兆美元未償付債務總額的67.5%,將形成一定程度的債務壓力。
該如何判斷大陸的債務風險?大陸的融資市場是以銀行為主體,金融系統風險,除債券違約風險外,最主要仍然是銀行的逾期放款。雖然大陸官方已經正視這些問題,然而為了維持經濟成長,不可能真正實施去槓桿化,最多是限縮債務增量。就IMF對大陸銀行業進行壓力測試,結果顯示在重度壓力情境下,大多數銀行將出現資本不足。在綜合國內和國際衝擊的壓力情境下,當GDP連續二年約為5%,則形成程度較小的債務違約風暴,進而傷害大陸的經濟成長。更有甚者,當GDP成長率連續二年約為3%,銀行逾期放款比率將大幅上升至9.1%,形成金融系統性風險。
最後,也要觀察大陸通貨膨脹率,一旦官方未控制住,引發利率顯著上升,增加銀行的不良放款,將使債務違約或系統性風險更早引爆;台商應密切注意大陸的金融情勢。
債務﹒債券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8-02-03 00:39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中國大陸公布2017年的經濟成長率為6.9%,是七年來首度回升,但國際經濟專家普遍認為,在高成長的背後,大陸潛藏的債務危機及金融系統性風險,從未減輕;再對大陸領導階層「聽其言、觀其行」,也顯示其高度憂慮。在未來三年,忽視或低估此一風險,將無法理解大陸金融監管作為與判斷大陸的經濟發展。
就聽其言部分,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首席經濟智囊劉鶴日前在達沃斯論壇,提出對抗未來風險的第一戰是「穩中求進」,針對影子銀行、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等問題,爭取在三年內,有效控制宏觀槓桿率(整體債務)。
而去年習近平在十九大期間也強調,維護金融安全是關係經濟社會發展的一件帶有戰略性、根本性的大事。同期間,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達對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擔心,以嚴厲的措辭警告過度負債和投機性風險,政府須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觀其行部分,大陸自從去年起,對於資金外流採「寬進嚴出」的監理,而且對於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仍然管控,每日匯率變動幅度僅能在中間價上下2%內。同時,大陸政府對已發行企業債券的募集資金使用、投資專案等展開檢查,要求儘快建立企業債券管理資料庫,並啟動企業債券本息兌付風險排查工作,藉以防範違約風險。
而銀監會也展開互聯網金融風險、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對於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壟斷行動支付市場業者,人民銀行責令要求各銀行和支付機構接入網聯(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清算平台),讓人行有直接管控的資訊。另外,由一行三會和外匯局聯手強化資產管理業務的監管,包括:基金管理公司、銀行表外理財商品、信託公司、證券公司、私募基金,藉以管理影子銀行。
另外,目前大陸銀行已有不少不良資產,一些金融機構內控機制不健全,影子銀行存量依然較高,違法、違規行為還時有發生;例如:浦發銀行成都分行,將775億人民幣貸款給一千多家空殼公司,這些空殼公司收購有不良貸款紀錄的企業,讓這些企業償還該銀行的貸款,藉以隱含呆帳。
大陸整體債務問題嚴重嗎?有關大陸社會融資規模總量,從2012年佔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的169%,增加到2016年之209%。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估計,2017年會增加到216.9%,而2022年為245.5%,可見大陸未來的整體債務不僅會增加,而且增加速度更高於GDP的成長。大陸社會融資規模,以2017年11月統計,總量為173.7兆人民幣。
再者,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2018年大陸的公司、國有企業、金融機構和主權借款人(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將有4,090億美元在岸和離岸債券到期,2019年為6,190億美元,2020年為6,640億美元,再加上接下來兩年,將要到期的有2.7兆美元債務,佔大陸4兆美元未償付債務總額的67.5%,將形成一定程度的債務壓力。
該如何判斷大陸的債務風險?大陸的融資市場是以銀行為主體,金融系統風險,除債券違約風險外,最主要仍然是銀行的逾期放款。雖然大陸官方已經正視這些問題,然而為了維持經濟成長,不可能真正實施去槓桿化,最多是限縮債務增量。就IMF對大陸銀行業進行壓力測試,結果顯示在重度壓力情境下,大多數銀行將出現資本不足。在綜合國內和國際衝擊的壓力情境下,當GDP連續二年約為5%,則形成程度較小的債務違約風暴,進而傷害大陸的經濟成長。更有甚者,當GDP成長率連續二年約為3%,銀行逾期放款比率將大幅上升至9.1%,形成金融系統性風險。
最後,也要觀察大陸通貨膨脹率,一旦官方未控制住,引發利率顯著上升,增加銀行的不良放款,將使債務違約或系統性風險更早引爆;台商應密切注意大陸的金融情勢。
債務﹒債券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