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好強一台機器抵24名工人 胡麻產業添利器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11-28 16:48聯合報 記者吳淑玲╱即時報導

image



台南區農改場從歐洲引進「乘坐式」割捆機進行改良,預計下一個採收季就可以加入採收胡麻行列。 圖/台南區農改場提供
冬天進補麻油需求量高,但國產胡麻僅佔國內需求的5%,農政單位希望擴大栽種面積,以活化休耕農地,但傳統胡麻採收需要大量人力,令農民意願打折扣,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引進並改良「乘坐式」胡麻割捆機,每天可採收胡麻面積約1.2~1.6公頃,一台可以抵24名人力,大幅改善胡麻採收人力缺乏問題,有效降低採收成本,提升產業競爭力,將進行技術轉移,預計下一個採收季就可加入採收行列。
目前正是國產胡麻採收季節,台南區農改場也在台南主要胡麻產區舉辦三場觀摩會,農民對「乘坐式割捆機」反映相當好,農改場正在針對改良部分申請專利中,將技轉給廠商,預計下一個採收季就可以看到機械採收,預估一台機器約80萬元,適合產銷班或代耕業者。

台南區農改場場長王仕賢說,胡麻採收機械化方面,首要解決的是採收割捆勞力不足問題,從歐美引進採收小麥的「乘坐式割捆機」,因國內的栽培模式及生長特性該機械無法直接適用,因此配合國內栽培管理特性進行改良,經不斷測試後,將引進機型原本捆束裝置1點改進成2點捆束,提高胡麻捆束位置。

經田間調查測試,乘坐式割捆機捆束直徑約15公分,2點捆束位置分別位於約32及53公分處,採收寬度為130公分;另外該割捆機適合撒播開溝或作畦條播的栽培方式,建議畦溝距為120~130公分,目前農民栽培渠溝距為110公分左右,王仕賢說,雖然畦溝距離大,栽種植株就少,但機械採收相對可以節省很多人力成本,換算還是划得來 。

台南區農改場指出,胡麻年需求量是4萬至5萬公噸,但國產胡麻僅占約5%,政府自101年推動調整耕作制度活化農地利用計畫,將胡麻列入進口替代作物,鼓勵農民栽植胡麻,並提高自給率,胡麻栽培面積才由101年831公頃,至105年增加至2千508公頃。台南善化、安定、西港和新化等是主要胡麻產區,看好胡麻經濟效益,積極擴大契作栽種面積中。
image

國產胡麻傳統人工採收方式,費時費力,影響農民栽種意願。圖/台南區農改場提供
facebook
農民﹒農改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