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界領導危機 就是政府危機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3-30 04:15聯合報 蘇益仁/南臺科大講座教授(台南市)
台大校長楊泮池深陷論文風波,日前發表不續任校長的聲明,並請求校務會議同意。 圖/...
台大校長楊泮池深陷論文風波,日前發表不續任校長的聲明,並請求校務會議同意。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過去一年來,台灣的學術界,尤其是生物醫學界,陷入了領導危機。首先是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因浩鼎事件而去職,新的院長剛繼任,有待開展。繼而是台灣大學校長楊泮池捲入論文造假事件,調查委員會雖找不出校長辭職下台的理由,但楊校長決定不再續任。兩個台灣最頂尖的學術領導人先後因案離職,加上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已出缺兩年多,台灣學術高層陷入領導真空。
學術是國家發展的命脈。學術界的領導危機很不巧地發生在政權的轉移期及新政府上台初期,加深問題處理的複雜性。新政府一上台急於除弊,同時開啟年金、轉型正義及司改多個戰場,更無暇顧及學術界的領導問題。雪上加霜的是,台灣學術界幾個重要指標性大計畫,如五年五百億頂尖大學計畫及典範科技大學計畫,都因到期而必須重新規劃。再加上新政府規劃的旗艦計畫及產學研鏈結計畫,學界爭議頗多,誰來規劃及主導台灣科學的整體發展方向,目前可以說處於混沌不明。
學術界目前更瀰漫著一股研究方向及價值的不確定性。新政府的五加二經濟發展政策釋放出了學術必須與產業結合的強烈信息。這原是一個正確的方向,但沒有學術為基礎,創新只是時髦的名詞。創新原是科學及學術研究的核心,真正有價值的創新,由基礎研究到應用或轉譯,是一條漫漫長路,非兩、三年內可以奏功。學術領導的真空及價值不確性會使創新成為空談。
面對這麼多重的問題,大家要問的是,誰來領導台灣學術界,由基礎科學研究到應用科學與產業發展,一條龍式地有系統且前瞻性地規劃台灣的學術教育、研究與發展呢?
台灣目前的電腦資訊科技能蓬勃發展,實植基於七○年代李國鼎及吳大猷時代,當時政府成立國家科學發展委員會,並設立行政院科技顧問組,網羅全球科技巨擎為顧問,規劃台灣科學政策及產業發展方向,開啟了國家現代化之路。可是,這樣的機制在過去十年來雖有其名,但已不見其實,執政黨的智庫及競選白皮書取代了政府的政策,少了全球化的高度及遠見。
學術界的領導危機,其實也反映出政府的危機。以美國政府而言,總統的決策機制有強大的學術團體由下而上提出建言,再由總統組成的科技顧問及幕僚進行討論,提供總統的決策主調。因此,即使目前的川普政府迭有暴衝,但深知美國學術實力及民主機制的人仍對政府運作深具信心。
小英政府雖有智庫及幕僚在運作,但民進黨政府基本上是由草根街頭的民主鬥士所演進組成,卅年來雖已有不少經科學洗禮的飽學之士身居廟堂,但具有前瞻及全球眼界格局的人,如與七○年代相比,仍缺乏諤諤之士,現階段台灣學術界之所以有危機其理在此,小英政府不能不重視。
中研院﹒台灣大學
公告版位
- Mar 30 Thu 2017 06:58
學界領導危機 就是政府危機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