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官」善後苦 災民愁生計更苦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12-23 03:08聯合報 楊均承/退休人士(台南市)


如果發生天災人禍,受災民眾我們會稱作「災民」,不但寄予同情,社會各界還會全力救助;現在國家有些官員,也可稱之為「災官」,他們不斷替闖禍的上級善後,幫領導補破網。

外交戰場烽煙再起,本來就是意料中事,只是時間早晚而已。有學者評論「這樣被需索無度的凱子外交,不要也罷!」這話有理,但問題是金援外交依然是進行式,也不會絕於今日。

外交部長李大維說斷交與「九二共識」無直接關係,這當然不全是實話。看他一臉倦意向國人說明,不禁同情他像是一個疲於奔命補破網的「災官」;沒有聲音要部長下台負責,因為大家心知肚明這次的外交挫敗咎不在他。他的善後工作好像除了「遺憾」和「譴責」,實在也不能再多做什麼了。

如果總統的決策和路線不變,爾後的「遺憾」和「譴責」恐怕會成為常態。而不斷告訴人民:「金援外交,不要也罷」,這句話也只能是事後的飾詞,聊堪自慰罷了!

「災官」不只是存在於外交部,因為決策而必須不得已面對不滿和抗議群眾的官員,都算是災官。他們補破網雖然無奈,但也是職責所在,尚有俸祿可領。但是因決策和路線而產生的「災民」生計,更值得執政者關注

急景凋年,有人計畫歡度耶誕,有人為年終獎金而雀躍,但也有許多人正在為產業的前途而焦慮,為謀職無著而黯然!他們沒有心情歡度新年,面對壯觀的煙火也僅能漠然。人民選擇政黨輪替是為了更好的明天,而不是把「陳情」和「抗議」當做新的生活常態。若執政者稍以民眾福祉為念,而不是囿於意識形態,老百姓才看得到確幸的明天。

李大維﹒九二共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