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新經濟夢 陸大買南韓企業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23 03:42 聯合報 編譯田思怡/報導


彭博社報導,中國大陸企業正以空前的速度收購南韓企業,保險、科技、醫療保健和化妝品公司都是主要標的。南韓在創新方面排名世界第一,大陸買南韓企業,可加速推動國家主席習近平勾勒的以科技和消費者服務業帶領的新經濟夢。

根據彭博資料,大陸對南韓企業的投資今年成長百分之一百一十九,達到十九億美元。南韓廿多年前開始產業轉型,大陸有意藉著大肆收購南韓企業更快擺脫煙囪產業。

南韓在研究、專利和高等教育上的支出,使南韓在二○一五年彭博創新指數排名世界第一,大陸排名廿二。而大陸上市公司的現金餘額過去一年成長百分之十二,達到二點三兆美元,有充足現金投資南韓企業,取得南韓的知識,用於國內消費市場。

大陸安邦保險集團今年二月同意以九億三千四百萬美元買下南韓東洋人壽,為今年大陸對南韓的最大收購案。大陸Champ投資公司以三千五百萬美元買下南韓濟州半導體部分股權;大陸聚美優品國際控股公司投資南韓Skin Co.化妝品製造商一億二千五百萬美元現金;南韓生技研究公司Dream Cis Co.也吸引二千三百萬美元陸資。

研究導向的南韓企業正帶頭開創朴槿惠總統看好的「創意經濟」,有助於提振亞洲第四大經濟體的成長。今年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亞太指數股價表現最佳的前十名,幾乎都是南韓的醫療和消費者公司。韓美科學公司把肺癌和糖尿病藥品賣到海外後,股價飆漲八倍。

三星資產管理公司的李承俊說:「娛樂、媒體平台和遊戲公司也是陸資收購標的,大陸公司需要先進的科技和高端的設計,以維持高品質成長。」

不過,相較陸資在全球的投資,對南韓企業的投資只占一小部分。大陸今年在全球的收購金額成長百分之八十三,達到五千一百六十億美元,收購對象從全球最大行李箱把手廠商到義大利倍耐力(Pirelli)輪胎 ,其中亞太地區占總金額的百分之八十七,歐洲占百分之五點九。

【經濟日報/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


中國企業大舉對亞太地區發動企業購併,今年迄今亞太區企業購併總額達1.2兆美元,比去年增加46%。 歐新社
分享
由於中國企業大舉對亞太地區發動企業購併,使今年迄今亞太區企業購併總額達1.2兆美元,比去年增加46%;尤其是中國對南韓企業購併及投資額激增逾1倍,最受矚目。預料2016年中國的企業購併行動將更趨熱絡。

彭博資訊的數據顯示,今年來中國對全球進行的企業購併額激增83%,達5,160億美元;其中亞太地區占87%,歐洲占5.9%。

中國的購併活動聚焦於半導體、農化等利基領域。例如紫光集團計劃未來五年共投資人民幣3,000億元(470億美元),以成為全世界第三大晶片製造業者。

中國亟需取得先進的科技,以改善本身的製造業及環保問題,加上人民幣貶值,將促使中國半導體及農化業者2016年將積極對外尋找購併目標。

另外,今年來中國對南韓企業的購併與投資額激增119%,為19億美元,以保險、科技、醫療及化妝品業為主。

依據2015年彭博資訊創新指數排名,南韓由於提高研發、專利及高等教育支出而排名全球第一,遠遠領先中國(排名22 ),加上兩國位置相鄰,中國並能從南韓引進高端科技,促使現金充裕的中國企業(總金額達2.3兆美元)競相爭取南韓的專業知識與技術,以強化本身在國內消費市場的競爭力。

購併案中以中國安邦壽險今年2月斥資9.34億美元買下南韓東洋壽險最大;另外還有中國崇鑫投資以3,500萬美元買下濟州半導體,聚美優品對南韓Skin化妝品公司投資1.25億美元現金,另外南韓Dream Cis也吸引了2,300萬美元的中資。分析師指出,中國鎖定的目標包括娛樂、媒體平台及電玩公司。

中國對南韓企業的投資額迄今仍相對較小。但由於中國新起的中產階級將增加在醫療、娛樂及科技領域的支出,因此中國企業對南韓的購併案將持續增加。

測衝撞失敗未召回 BMW在美被罰13.2億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23 03:42 世界日報 編譯鄧媛/綜合21日電

德國汽車製造商寶馬公司(BMW)由於沒有及時召回未通過衝撞測試的汽車,將被罰款4000萬元(美元,下同)(約新台幣13.2億)。寶馬公司在2012年就因為類似問題被罰款300萬元。

全國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署(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表示,寶馬公司的雙門Mini Hardtop Cooper型車在2014年和2015年的衝撞測試中均失敗,之後違背了美國汽車召回的標準。

全國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署的負責人羅斯凱德(Mark Rosekind)表示:「在車輛被發現有問題後,及時通知車主展開召回是保護駕駛員的基本要求,這是汽車製造商必須履行的責任。這次是寶馬公司三年以來第二次未履行其責任,寶馬公司必須要通過此次事件改革召回流程,將安全放在公司的首要位置上。」

全國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署要求寶馬公司提交1000萬元的現金罰款,另外1000萬元用於改善召回流程,這其中包括聘請獨立的諮詢公司來處理召回問題。

如果寶馬公司還是不依照規定履行責任,將被處以另外2000萬元的罰款。

美經濟穩健 上季GDP增2%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23 03:42 經濟日報 編譯劉品佳、余曉惠/綜合外電


美國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GDP)終值成長2%,優於市場預期,顯示美國經濟成長步調相對健康。 美聯社
分享美國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GDP)終值成長2%,優於市場預期,顯示美國經濟成長步調相對健康,消費者和企業強勁的消費力道抵銷企業因海外需求疲軟而難以打消的過剩庫存。房市方面,10月房價上漲0.5%,符合預期,不過11月成屋銷售意外降至19個月來最低。
美國商務部22日公布上季GDP終值,與上季比較折算年率之經濟成長率為2%,略低於上月2.1%的估值,但優於彭博訪調76位經濟學家預估的成長1.9%。雖然和第2季的成長3.9%有顯著落差,但長期看來,美國經濟仍具成長潛力和抵禦經濟逆風的韌性。

即使上季經濟成長略為減速,在就業改善和油價持續低迷的助長下,民間消費仍是帶動需求成長的主力。在近三年高點的儲蓄和低通膨加持下,消費支出一如原估值成長3%。

即便如此,單靠消費者支出也無法支撐美國經濟走過全球經濟趨緩的低谷,企業投資和政府支出仍得持續增加,才能協助美國抵抗經濟逆風。

TD證券美國利率策略師高德柏格表示:「市場對消費支出還能帶動美國GDP成長持續多久有所疑慮,經濟的其他部分也必須創造有利條件,才有助於經濟持續成長。」

聯邦住宅金融局(FHFA)同日公布經季節調整後的10月房價,較前月上漲0.5%,和市場預期相符,和去年同期相比則成長6.1%。

7,900億美元 日明年支出衝新高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23 03:42 經濟日報 編譯鍾詠翔/綜合外電


日本政府拚經濟,正在擬定明年度政府預算,總支出高達96.7兆日圓,改寫歷年來最高紀錄。政府並預估,上周通過的刺激經濟措施可望帶動未來三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增加約0.6個百分點。

日本財務大臣麻生太郎22日宣示政府拚經濟、推動財政改革的決心,而政府正在擬定的預算支出為96.7兆日圓(7,975.3億美元)。麻生也證實路透上周報導,預估2016年度的稅收為57.6兆日圓,改寫25年新高。

稅收預估值是根據名目GDP成長3.1%、實質GDP成長1.7%推算出來的。麻生並表示,明年度的稅收可望讓政府的發債金額減少2.4兆日圓至34.4兆日圓。內閣預定24日批准預算草案,明年初送國會審議。

即使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持續透過擴張性政策刺激經濟成長,但由於日本的債務負擔已是工業化國家最高,這項預算草案凸顯安倍愈來愈重視控制債務。

內閣預估,上周刺激措施的規模高達3.3兆日圓,可望帶動民間消費增加0.1個百分點、企業資本支出增加0.2個百分點、政府消費與固定資產投資增加0.3個百分點。

經濟大臣甘利明同日也強調,大家應靈活看待日本銀行(央行)的通膨目標,若消費者物價的漲幅超過1.5%,就差不多已達到日銀2%的通膨目標,不必非得真的達到2%才算成功。

如今有些經濟學家擔憂日銀難以達標,甘利明的發言顯示政府對日銀的態度比較寬鬆,並可降低政府加碼貨幣寬鬆政策的預期心理。

美富豪看淡股市 荷包不妙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23 03:42 經濟日報 編譯謝汶均/綜合外電


美國富人普遍認為,美國明年景氣將看淡。愈來愈多百萬富豪還指出,標普500指數在明年的表現依舊平平,將拖累個人報酬率。

CNBC 2015年秋季的百萬富翁調查報告顯示,46%的富豪認為,標普500指數在明年將上漲5%至10%。25%的富豪則認為,明年標普500指數的表現將持平,比今年春季調查的17%增加許多。

專門管理富人資產的卡爾森財富管理公司執行長卡爾森(Ron Carson)說:「報酬率會下滑。」

在股票方面,百萬富豪多投資在三大類股:科技、金融和健康照護。傳統上,科技和金融類股幾乎輪流位居百萬富豪屬意股票的第一、二名,但健康照護類股的表現有如一匹黑馬,在2016年更將擠下金融類股。

另外,標普500指數本月下滑約3%,導致美股旺季不旺。12月通常是美國股市旺季,今年表現卻不亮眼,主因是標普500指數的本益比過高。FactSet的數據顯示,標普500目前本益比高達16倍,幾乎是史上最高。

高盛:日股漲幅上看20%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23 03:42 經濟日報 編譯鍾詠翔/綜合外電


高盛看好明年日股大漲20%,日經225指數上看22,700點,日本的股價比美國、歐洲便宜,將吸引外資回流日本股市。日股的利多題材是企業每股盈餘(EPS)激增、併購活動升溫、企業治理改善及政府進一步調低企業稅。

高盛預估,日本企業明年的EPS可望成長17%,增幅高於美國企業的10%及歐洲企業的8%。分析師表示,相較於其他股市,日股可說是成長高股價又合理的最佳代表。

貨幣政策也不會導致股市賣壓出籠,為拉抬通膨並刺激經濟成長,日本銀行(央行)才剛變相擴大量化寬鬆政策(QE),美國聯準會(Fed)官員也對景氣復甦與通膨率相當有信心,進而決定升息。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寬鬆貨幣政策便是帶動股市走高的因素之一。

日本汽車零件商 面臨掉單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23 03:42 經濟日報 編譯廖星嵐/綜合外電


日商捷太格特(Jtekt)曾因為發明電動輔助轉向系統,為於汽車產業帶來突破性革新,如今卻發現公司難以跟上時下最新科技—無人自動駕駛車。

30年前,捷太格特發明電動輔助轉向系統,使公司成豐田汽車與其他品牌的主要供應商,如今生產超過1億套電動輔助轉向系統,擁有全球四分之一的市占率。

但如今社長安形哲夫擔心,若公司無法推出適合自駕車的產品,最終可能面臨訂單完全流失的困境。安形哲夫說:「公司的根基正在消失,若無法跟上最新科技,我們將被擊垮。我有很強烈的危機意識。」

豐田汽車與日產汽車正在競逐明年初發展高速公路部分自駕技術;Google及Uber則爭相將展示自駕車技術。

汽車市場分析機構IHS Automotive分析師Goro Tanamachi表示,自動駕駛車的潮流將影響許多零件供應商,方向盤、剎車、變速箱及其他動力傳動系統可能將全數重組。

安形預料電傳線控系統將會取代目前的技術,若捷太格特未能站在軟體開發的第一線,可能落後其他業者。

全球收購規模 8年新高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23 03:42 經濟日報 編譯謝汶均/綜合外電

今年來製藥、能源及消費性產品的併購交易激增,將全球併購活動規模推升至歷史的新高,改寫2007年的紀錄,但交易商表示,債市紛擾以及地緣政治不穩定,將成為他們在2016年的最大隱憂。

湯森路透的數據顯示,全球今年已公布的併購金額攀至4.6兆美元,高於八年前的4.3兆美元。在這些併購案中,許多交易金額高達數千億美元,例如製藥業知名的輝瑞與愛力根合併案,飲料業也有安布英博(AB InBev)與SABMiller,而能源業則有荷蘭皇家殼牌公司與BG集團。

許多公司亟欲在景氣疲軟及資金籌措成本低廉時提振業績,而股東也向公司施壓,希望能提升投資報酬率,許多公司因而選擇與其他公司合併。

許多交易商表示,這些基本面因素仍會延宕至2016年。然而,他們也警告,另有其他因素可能會衝擊市場信心,使併購潮無法延續,這些因素包含類似上個月於巴黎爆發的恐怖攻擊,或另一波金融危機。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歐非中東併購業務主管薛波德(Richard Sheppard )說:「現在的市場明顯比一年前更小心謹慎。」

銀行業警告,儘管垃圾債市規模不大,仍可能會產生外溢風險。

巴隆:新興市場 明年迎4春燕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23 03:42 經濟日報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


據巴隆金融周刊引述荷蘭銀行的研究報告指出,2016年新興市場的逆風將減弱,經濟成長將溫和回升,主因商品價格將走穩,全球貿易增加,及中國進口情況改善。

對新興市場預期樂觀的理由如下:

一、商品價格走穩,甚至回升。多種商品市場供需失衡雖需要更多時間來消化,但預料投資人的淨空部位將減少,且高成本生產者將減產,因此相信2016年商品市場對新興市場的打擊將減輕。

二、全球貿易增加。預料2016年全球貿易將因全球經濟成長溫和回升,及全球工業生產與製造業反彈受益。

三、中國進口好轉。預測2016年中國進口情況將改善,經濟減緩將呈漸進式,且不利的基期效應將減退。

四、新興貨幣貶值。許多新興貨幣對美元已大幅貶值,有助於提升出口競爭力,同時壓縮進口,使新興市場進行外部調整。巴西、哥倫比亞、印尼、南非及土耳其2015年來經常帳收支逆差已經因貨幣貶值持續縮減。

荷銀的報告並指出,信用情勢吃緊仍將是新興市場的逆風,但前述各項因素則卻對新興市場有利。預料新興市場平均成長率將由2015年的3.7%,上升到2016年的4.2%,2017年再升到4.6%。

不過各地區及國家的差異仍大。新興亞洲的表現將優於其他地區,但成長將逐漸減緩,主要受中國影響。

印度仍將是成長最快的大國,一些出口導向的新興經濟體的表現也將較佳,因為全球貿易回溫有利於國外需求。

新興歐洲的展望改善。俄羅斯將溫和成長,中歐各國將持續加速成長,主要靠歐元區持續復甦支持。

土耳其由於經常帳及政局均脆弱,因此加速回溫的空間有限。

新興拉美預料2016年出口將復甦,經濟將開始審慎復甦。但由於結構性問題糾結未解,又受經濟政策緊縮衝擊,仍不會出現熱絡的復甦景象。

亞股今年氣虛 2016自救有點難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23 03:42 經濟日報 編譯任中原/道瓊社電


2015年亞洲股市是四年來最差的一年,投資人很難賺到錢。巴隆金融周刊並指出,2016年亞股可能也難以自力救濟。

2015年MSCI亞太股價指數下跌3.4%,可能只有三個主要股市能收紅(以美元計價),且其中東京(漲9%)及上海(漲10%)股市還是靠政府的政策撐盤。真正靠經濟及企業展望樂觀而上漲的亞股只有越南,上漲2.4%。日本除外的亞股總市值已失血約1.7兆美元。

4月是亞洲由盛而衰的轉捩點。當時中國公布第1季經濟成長率降到6年來最低。中國成長減緩,使中國今年1-9月從亞洲其他國家進口總額減少13%,導致全亞洲出口劇減,加上歐元區再陷緊張,使投資人對全球經濟更乏信心。世界銀行下修東亞各國經濟展望,亞洲各國央行也相繼降息。

由於亞洲的投報率下降,並預期美將升息,於是外資紛紛打包,轉往北美。外資2014年淨買超亞股432億美元,2015年1-4月又買超390億美元,但從5月開始賣超,總共拋出約440億美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