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政府領軍 打造電動車產業聚落
2017-10-03 02:19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中國大陸不久前宣示,中國政府未來將會終止生產與銷售石化燃料車輛,政策導入的時間正在規劃;美國紐約時報與日本日經新聞皆大幅報導此一訊息。當美國與日本都在關注中國電動車產業的未來時,台灣能否抓住機會,而不自外於這波浪潮。

其實不只中國,電動車時代已是世界趨勢。英國和法國已經宣布,在2040年前禁止汽油與柴油車的銷售。而在印度,柴油車與汽車是僅次於煤炭火力發電的第二大空氣汙染源,因此印度政府也宣布,希望在2030年之前,讓國內發售的新車都是電動車。

中國將限制傳統的內燃式引擎車生產,除了有解決嚴重空氣汙染的動機以外,也有發展中國汽車產業的目的。中國自從開放外資與中國企業合資進入大陸市場後,中國汽車廠並沒有如預期的得到技術轉移,到目前為止中國汽車業還是外資獨霸。然而,電動車的動力構造較傳統汽車簡單,因此中國車廠就有機會在這個新戰場與外資一決勝負。目前,中國電動車市占率最高的,就是大陸企業比亞迪。

去年中國的電動車銷售量約為50萬台,而在今年4月中國政府發布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電動車與油電混合車)年產銷達到200萬輛,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占汽車產銷20%以上,約700萬台。

面對這個龐大市場,世界大廠都已經相繼投入資源。中國的汽車整車市場中,台灣企業的存在感很低,這場電動車大戰,台灣企業有機會嗎?去年我國汽車零件業產值1,921億元,首度高於汽車整車業的1,906億元。與2011年比較,汽車零件業產值增加6.5%,汽車整車業卻衰退6.2%。汽車零件業的成長動能,來自美國電動車大廠Tesla及大陸自有品牌車OEM組裝零件需求,這就是台灣的機會。

儘管台灣整車廠在全球市場並無斬獲,但零組件廠在電動車領域的存在感很高。Tesla從草創期到現在,都與台灣企業密切合作,而許多大陸車廠在發展過程中,都是依靠台商的零組件供給來提升其產品品質。一旦這些中國本土企業進入電動車的生產,台商也將會是其重要的零組件供應商。

但是台灣政府對於電動車發展,幾乎無所作為,台灣中小企業都是靠自己的研發製造能力,在全球的電動車市場中,找到生機。政府應該有積極作為,發展電動車產業鏈,帶領台灣的經濟發展、產業升級。政府的第一步,就是放棄保護整車廠。政府長期以高關稅保護整車廠的結果,是台灣在世界汽車產業毫無競爭力。因此未來電動車產業的重點在於培育零組件廠,政府可以制定辦法,鼓勵世界大廠來台設立組裝廠,形成產業聚落;或者設定進口電動車,採用台灣產零組件到達一定比例,就可以降低關稅,甚至是零關稅。

再者,就是引導民間資金投入電動車充電樁的設立。目前電動車的續航力,已經輕易突破300公里。以充電樁快速充電,約半小時就可充滿一半電池,加上台灣西部交通便利,高速公路每十公里就有一個交流道,因此台灣非常適合發展電動車。政府可用發展民營加油站的方式,鼓勵民間設立充電樁,由台電供電,政府設定充電樁電力販售價格,其利潤空間讓民間有誘因。

政府應該積極發展電動車產業,讓台灣成為世界電動車密度最高的環保之島,不但可以讓台灣成為全球的零組件生產重鎮,同時也帶動另一波經濟成長。

最後,日本已經逐漸發展出家用太陽能發電與電動車一體化的次世代能源系統。以家庭太陽能發電,或者深夜的用電離峰為電動車充電,在白天的電力高峰期,電動車的大電池,就可以做為備用電源。才剛歷經大斷電的台灣,從穩定電力供給的角度,普及電動車也有非常高的價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