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返鄉打造柳營老屋 「太康113」活起來
2015-10-03 08:17:59 聯合報 記者邵心杰/柳營報導
趨改變文化與產業創意發展協會希望「太康113」老屋再生,促成人、故鄉、土地三方共好。 記者邵心杰/攝影
分享
「太康113」是柳營一棟老房子的門牌號碼,長年被閒置,瀕臨被拆的危機。在外地打拚多年的好友林錦輝、王南景,不捨老屋遭忽視,也割捨不了對故鄉的情感,決定返鄉創業,並以「太康113」 為名,展開一段人、故鄉、土地三方共好的故事。
林錦輝、王南景是新東國中、興國高中同學,大學畢業後在台北發展;林是法官助理,王則企業行銷,兩年前開始有了返鄉創業構想,行銷健康、有機蔬果,直至年初成立「趨改變文化與產業創意發展協會」動了起來。
林錦輝考上律師,開了律師事務所,身兼理事長,王南景則擔任執行長,經在地居民介紹,找到「太康113 」閒置空間。林錦輝形容,王南景成天往老房子跑,一日跑了3遍,培養感情,像是跟老房子談戀愛!經社區志工整理及長榮大學師生協助,「老房子變漂亮了!」
然而,「太康113」老屋是水利會工作站,地方爭取水利會釋出空間活化,直至「趨改變」自費租屋,才拯救老屋免於被拆的命運。「當時記憶是美好!」王南景說,不捨工作站因環境改變、角色不在時,即遭閒置忽視,希望太康113老屋活化。
「趨改變」規劃太康113的空間供藝術工作者進駐、手作商品及小農友善土地行銷據點。
台南社區推「可食地景」 教長者在家栽種
2015-10-03 08:17:57 聯合報 記者鄭宏斌/台南報導
台南不少社區或商家推行「可食地景」,利用庭園或是小陽台空間,栽種「可食用」、「有造型」的植物。中西區銀同社區就幫助長者在家栽種蔬果,木造藝廊「小南園子」則在院子裡,栽種17種香、藥草,芬芳滿庭。 鄭宏斌攝影
分享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台南不少社區或商家推行「可食地景」,利用庭園或是小陽台空間,栽種「可食用」、「有造型」的植物。中西區銀同社區就幫助長者在家栽種蔬果,木造藝廊「小南園子」則在院子裡,栽種17種香、藥草,芬芳滿庭。
木造藝廊「小南園子」留有約7坪的院子,為訴求「自然一體」,從草皮到樹木都以「可食地景」的概念設計,光草皮就包含「倒地蜈蚣」、「雷公根」、「魚腥草」、「金錢薄荷」、「半邊蓮」、「檸檬香茅」等;倒地蜈蚣開出紫色的花,相當漂亮。
「不仔細看還以為只是普通草皮!」地景設計者彭一弘表示,在寸土寸金的城市裡,使用不同的食用性植物「造景」,有趣又能食用。
中西區銀同社區推行「廚房到你家」,教導長者在家裡種植蔬果,例如秋葵、小番茄等。里長鄭雀燕表示,長者不常外出,透過照顧植物,會漸漸開放心胸,比較會分享,環境也較好維護。
蘇迪勒農損勘災慢 古坑農怒吼
2015-10-03 08:18:10 聯合報 記者陳雅玲/古坑報導
蘇迪勒颱風至今近2個月,雲林縣古坑鄉農損查報仍未完成,不少農民憂心鄉公所勘災速度太慢,災損認定過於嚴苛,恐影響權益,昨天近百名農民聚集鄉公所前拉白布條抗議,要求盡速從寬認定,完成農損查報。
「芭樂農怒吼」、「抗議政府嘸照顧農民」,白布條的字句表達農民憤怒,蘇迪勒風災至今近2個月,農損申報早結束,公所卻未勘災,農民憂心公所查報速度太慢,再拖下去恐怕領不到補助。
鄉民代表葉明桂表示,蘇迪勒造成茂谷柑、芭樂、香蕉、柳丁、竹筍等農作物嚴重損害,有些裂果、倒伏損害較明顯,災後立刻發現,有些損害是災後數天出現,查報人員卻認定無法申報,讓農民無語問蒼天。
鄉長黃意玲說,古坑農損共2755戶、8845筆、2832公頃申報,公所8月21日申報截止,動員47名員工積極到現場勘查災情,古坑山區幅員遼闊,申報地點不易找,勘查時間比平原區耗時1至2倍,往往勘查1處就耗費整天時間,目前完成7成災損查報。
考量農民急著復耕心情,鄉長當場承諾,要求公所人員現場勘災從寬認定,並在本月底前完成所有農損勘查,彙整清冊呈報核定,另杜鵑颱風專案補助新增補助項目食用玉米、白柚、茂谷柑,補償農民損失。
古坑石頭公園 增親子遊樂設施
2015-10-03 08:18:08 聯合報 記者李京昇
水上設施可讓親子同樂。 記者李京昇/攝影
分享
坐落雲林縣古坑鄉的石頭公園,是古坑國中退休老師高坤林34年前花2000萬元購地建立,是5、6年級生小時候遊樂場所,921地震一度荒廢,去年6月耗資千萬元重新打造,建設親子遊樂設施,8月開放展現不同風貌保有生態景觀。
70歲高坤林退休前在古坑國中教數學,當時妻子3度夢見觀世音菩薩,帶他們上天觀賞滿是石頭園地,直到他某天健行經過石頭公園,讓他驚覺這塊土地就是妻子夢境,他向銀行貸款購置土地,建立石頭公園讓民眾參觀。
30多年來他收集各種天然形成石頭,有神像、12生肖、馬車、父子情深等意境與樣貌,「每顆石頭都有故事」他說,希望藉在地石頭與自然樣貌,讓參觀民眾心安放鬆。
公園經營者王茂榮熱愛石頭,長年在外地工作,返鄉照顧高齡80多歲母親,因緣際會認識高坤林,傳承他理念,推廣親子互動空間,歷經1年多整建,整頓原有石頭,打造水上設施、手搖船、戲沙池、扭扭車、彈跳床、滑草場、BBQ等。
「小孩純真笑容,讓我心胸跟著綻放」王茂榮笑說,現代孩子沉迷手機或電腦遊戲,為此與高坤林希望藉打造親子樂園,讓孩子增加戶外活動,減少接觸電子產品,增進親子感情。
非假日入園100元、假日150元,一票玩到底,季節不同,遊樂設施也會改變。
地址:雲林縣古坑鄉朝陽路1之286號
電話:0933-568-097
營業時間:每周一到五上午8點半到下午5點半
雲林黑豆醬油飄香 繪本說在地故事
2015-10-03 08:18:05 聯合報 記者陳雅玲/斗六報導
斗六市公所與雲林縣政府、雲林科技大學及大同醬油產官學策略聯盟,出版繪本「老甕會一直站著」,讓民眾認識在地的甘醇醬油好味道。 記者陳雅玲/攝影
分享
雲林縣黑豆醬油聞名全台,為讓民眾認識在地甘醇好味道,斗六市公所與縣政府、雲林科技大學及大同醬油產官學策略聯盟,出版繪本「老甕會一直站著」,將贈送雲林縣各鄉鎮公共圖書館及斗六轄區國小館藏。
「你站幾年了?」「我已經站百年了!」繪本裡,老甕與八色鳥不斷對話,說出純釀黑豆醬油故事,簡單明瞭對話圖文並茂,搭配中英文對照,無論大人、小孩都能輕鬆閱讀。
作者黃惠玲表示,當初創作繪本故事,人正在異鄉德國,一開始一直為沒有靈感所苦,但是在德國待數日,思鄉情緒不斷浮現,加上飲食文化不同,讓她格外想念家鄉「豆油香」,這股思鄉情緒讓靈感湧現,才有了這本繪本。
斗六市長謝淑亞說,台灣有很多繪本創作人才,卻很少以地方產業做主題創作,這次透過雲科大學生將黃惠玲故事描繪出來,讓在地民眾透過親子閱讀認識地方產業。
謝淑亞表示,「老甕會一直站著」繪本由大同醬油公司出資贊助印刷,首刷千本贈送縣內各鄉鎮公共圖書館及斗六市各國小館藏,民眾可到各公共圖書館借閱,了解在地好味道。
古坑東和福德祠整建 信眾彩繪圍牆
2015-10-03 08:18:03 聯合報 記者胡瑋芳/古坑報導
古坑鄉東和村民陳勝佑是消防隊員,無師自通學會繪畫,來幫福德祠彩繪圍牆。 記者胡瑋芳/攝影
分享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
古坑鄉東和村福德祠建廟30年,神威顯赫,當初號召建廟的前村長陳善雄與信眾最近整建,並興建後棟辦公室,其中油漆老闆黃良乾遠從台南市後壁騎機車來幫忙,廟方人員感謝各界幫忙,圓滿土地公擲筊交代的任務。
「感謝土地公救我命!」家住斗六邱姓男子,最近發生嚴重車禍昏迷,醫院向家人說可能救不回來了,家人傷心地求助土地公,1周後他意外醒來,都是土地公保佑,事後備齊豐盛三牲四果祭拜還願,感謝救命之恩。
陳善雄兒子陳勝佑是消防隊員,和妻子及2個子女趁空閒,幫福德祠彩繪圍牆,他說,圖案內容都先向土地公擲筊詢問,因之前颱風下雨及午後西北雨,拖延到昨天才全部完工。
陳勝佑表示,他沒有學過繪畫,能夠「無師自通」都是土地公幫忙,才能順利完成,他們全家人都是虔誠信徒,歡迎民眾拜土地公保平安。
廟旁大榕樹是建廟時種植,有30年歷史,樹根盤根錯節,竟然沒有超過任何廟內車道,只順著圍牆生長成直線,當地民眾都說土地公靈驗,讓前來參拜民眾嘖嘖稱奇。
雲檢桃花心木倒塌 愛樹人扶正
2015-10-03 08:18:02 聯合報 記者蔡維斌/虎尾報導
雲林地檢署前的桃花心木園,巨大老樹成林,被譽為虎尾市區世外桃源,地檢署把桃花心木列為「署樹」,不料,巨大老樹難敵強颱杜鵑,被強風吹倒,岌岌可危,檢方搶救老樹網路號召愛樹人士伸援手,獲虎尾園藝達人許智凱支持,昨動工扶正老樹搶救。
日前1棵50多年樹齡桃花心木,不堪杜鵑強颱倒地連根拔起,生命垂危,多名檢察官不捨,檢察長鄭銘謙指示搶救,總務科長鄭功耀透過網路徵求樹專家救樹,引起許多愛樹人士聲援。
虎尾園藝達人許智凱支持救樹行動,診斷老樹發現主根受損不大,多天豔陽曝曬,綠葉依然,因此不必斷根或移植,存活機率達8成以上,讓檢方喜出望外。
昨天許智凱出動大吊車與怪手,小心翼翼扶正老樹,看著老樹站起來,民眾感動叫好,鄭功耀感謝許智凱以最低價搶救老樹,檢方會用心照護老樹,讓樹早日復元,重現英姿。
虎尾首家民宿 壁飾梁柱皆骨董
2015-10-03 08:18:00 聯合報 記者蔡維斌/虎尾報導
「腐蝕柱子有歷史美感,牆角小花是童年的感動…」年輕設計師宋美虹與老公陳弘穎離鄉背井創業,3年前返鄉參加老奶奶喪禮,勾起對老家深厚情感,決心回鄉築夢,花2年打造虎尾鎮第1家咖啡民宿,這座土洋混合的農村建築風格「蕃薯日和」昨天登場,鎮長林文彬為老屋再生代言。 圖,記者蔡維斌攝影
分享
「腐蝕柱子有歷史美感,牆角小花是童年的感動…」年輕設計師宋美虹與老公陳弘穎離鄉背井創業,3年前返鄉參加老奶奶喪禮,勾起對老家深厚情感,決心回鄉築夢,花2年打造虎尾鎮第1家咖啡民宿,這座土洋混合的農村建築風格「蕃薯日和」昨天登場,鎮長林文彬為老屋再生代言。
白建築搭古老紅磚牆,看似不起眼,走進屋卻別有洞天,觸目所及全是骨董,壁飾梁柱和窗櫺點綴,都是女主人用心選材,台灣早年印花鐵盤有繡蝕痕跡,掛牆上像一串會發亮花朵,餵馬用馬槽變美麗花架,許多古老生活品,把老厝裝扮成動人故事屋。
陳弘穎夫妻經營設計公司,忙碌生活讓2人快窒息,連陪孩子時間都沒有,宋美虹想改變生活,重新形塑心中的「家」,3年前陳弘穎阿嬤過世,返鄉奔喪,親友無住宿處,加上阿嬤疼孫情感,觸動返鄉意念,一番討論決心把公司搬回家,以分享心情催生虎尾第1座農村民宿。
崇尚質樸的宋美虹,設計風格不是經典就是混搭,東西合璧、環保與再生是她的擅長,連缺角裂痕的碗盤都視為寶,破損沙發、舊櫥櫃都能拼湊成美麗實用妝點。掀開舊天花板,檜木結構脊梁,讓夫妻如尋獲寶藏,成為民宿最大賣點。
打造老家最困難是工法施作,夫妻常為保留朽壞斑剝牆面梁木與工人爭論,老工人才知他們用心良苦,陳弘穎學烘焙、沖煮咖啡、做蛋糕甜點等,選在地食材支持同鄉有機小農,民宿只接受預約,無菜單,客隨主便,「蕃薯日和」地址虎尾鎮興南里49號,電話:0953335105。
嘉義在地美食賽 會煮也要會說菜
2015-10-03 08:18:15 聯合報 記者卜敏正/朴子報導
來自大林狗尾雞餐廳負責人簡登武(右)表示,這次競賽中加入更多在地素材,像烏殼綠竹筍,讓湯頭更鮮甜。 記者卜敏正/攝影
分享
「說一口好菜!」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昨天舉辦一場生動有趣的嘉義在地食材料理比賽,參賽者不但以在地食材做出創意料理,還要「說菜」錄影上傳參加初賽,昨天下廚後,也要向評審講解、說明料理特色。美食家胡天蘭受邀擔任評審,品嘗料理後說,「嘉義美食絕不只是雞肉飯!」
嘉義縣政府為鼓勵民眾多吃在地、當季食材,昨天在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舉辦「嘉義在地食材美食料理比賽」,分民眾組及專業組,主辦單位從初賽預錄影片中,各選拔出12組團隊參加昨天決賽,參賽者不但必須現場料理,還要用3分鐘介紹、說出一口好菜,競賽成績擇日公布。
「這些總鋪師,可能做菜容易說菜難!」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餐飲系副教授吳文智表示,參加多次比賽後發現,南部學生很會做菜,但對說菜卻不若北部餐飲系學生。這次比賽中,透過說菜介紹廚師拿手絕活,的確是很大挑戰,畢竟多數廚師專業靠手做,不是靠嘴說。
擔任評審的美食家胡天蘭表示,每道菜色都以當地食材做出特色,像狗尾雞湯頭好、鵝肉甘甜好吃,還有綠竹筍、 鮮蚵、田鼠等山海食材,嘉義美食絕不是只有雞肉飯。
「用說的,很緊張!」民雄鵝肉亭負責人曾麗月表示,平常就會跟客戶介紹鵝肉,但在評審面前嘴就打結了;來自東石樺榮海產的許樺榮,以東石鮮蚵料理,他笑著說,「我是讓蚵仔養大的小孩」,做蚵料理很有信心,做菜講自己的故事不困難。
嘉義全民防空汙 邀李遠哲演講
2015-10-03 08:18:14 聯合報 記者魯永明/嘉義報導
嘉義市長涂醒哲上任宣示改善空汙pm2.5大作戰,面對秋冬空氣品質變差挑戰,為改善空汙,特別邀請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前中央研究院長李遠哲為市政顧問,邀請李16日到嘉基演講「氣候變遷與空氣品質」,期盼大師帶來知識視野及行動力,喚起市民重視空氣及環境汙染問題。
涂醒哲昨天帶環保局長林建宏及東西區長等開記者會,宣布李遠哲16日下午2點在嘉義基督教醫院路加堂戴德森國際會議廳,發表「氣候變遷與空氣品質」議題演說,並邀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詹長權及成大環工系教授蔡俊鴻對談,喚起市民重視空氣及環境汙染問題。
「有錢難買乾淨空氣」,涂醒哲說,肺癌躍升國人死因之首,正視空汙帶來危害刻不容緩,去年嘉市空氣全台最糟,他上任積極思索改進,全台首創空汙防制委員會、採美國高規格標準懸掛空氣品質旗,並在各局處分組推動空氣品質防護改善,1至9月空氣PM2.5懸掛綠、黃旗日數169日,較去年152日增加,達到危險的紅旗日數35日,較去年44日減少,顯示空氣品質逐步改善。
李遠哲講座報名請至環保局網站http://www.cycepb.gov.tw/或洽電(05)2251775分機207。
環保兼運動 嘉市贈鄰長腳踏車
2015-10-03 08:18:12 聯合報 記者魯永明/嘉義報導
嘉義市長涂醒哲(中)致贈全市鄰長每人1輛全新腳踏車,由9個聯合里推派鄰長代表受贈。 記者魯永明/攝影
分享
嘉義市政府致贈全市1378名鄰長每人1輛全新單車,市長涂醒哲昨天上午在市府大門前將單車致贈9個聯合里推派的鄰長代表。涂醒哲說,騎單車無汙染又能運動,期待里鄰長帶市民健康動起來騎單車,一起對抗空汙pm2.5。
「腳踏車讚!」鄰長開心地騎訂價2800元全新黃色系單車,鄰長專用公務腳踏車車頭裝置物籃,方便載送宣傳單送物品,車把配置警示鈴鐺及LED燈照明設施,後方加裝紅色閃爍警示燈,讓鄰長服務市民舒適安全。
資深鄰長吳金緞與居民感情融洽,號召市民參與各項活動,她說,自己交通工具就是腳踏車,市府提供這輛有置物籃腳踏車很方便,「我會大街小巷跑透透,為市民朋友提供即時服務」。
市府感謝義務職鄰長熱心服務市民,編預算購置1378輛腳踏車。
新港阿公阿嬤練舞功 今天秀給你看
2015-10-03 08:18:11 聯合報 記者謝恩得/新港報導
新港文教基金會邀請表演藝術家教導安和與大潭村長輩們「跳舞」,害羞的長輩愛上「練舞功」,今天下午還將公開表演,大秀舞藝。 圖,記者謝恩得攝影
分享
新港文教基金會邀請表演藝術家教導安和與大潭村長輩們「跳舞」,害羞的長輩愛上「練舞功」,今天下午還將公開表演,大秀舞藝。
雲門舞蹈教室老師們觀察這群平均年齡67歲的阿公阿嬤,因長期勞動加上姿勢錯誤,加速腳部退化,跳舞之前先教他們暖身拍打按摩全身穴道,加入呼吸和伸展動作,配合音樂節奏快慢, 用「身體」玩剪刀石頭布。
58歲的陳利生肢體不協調、65歲郭嬌容阿嬤樂觀個性戰勝乳癌,又靠律動戒掉安眠藥,每次都準時參加舞蹈課;阿公阿嬤有的老年退化引起駝背、腳不自主抖動,92歲林欽錫二次大戰時被炸傷失聰。
編舞家林文中引導高齡阿公阿嬤們從頭、頸、肩膀、手肘、腰、屁股、腳,呈現身體最單純的律動,不少老人家越跳身體越輕鬆,逐漸感受到律動的好處,沈浸在舞蹈樂趣中。
今天下午3點老人家將在大潭社區活動中心發表成果,阿公阿嬤們將隨著音樂節奏、彈力繩等物件,讓身體每個部位玩出不一樣的律動,林文中舞團也將帶來第十三屆台新藝術獎得獎作品「長河」,和阿公阿嬤們一起讓大家感受到舞蹈的魅力。
不用再繞道 台南山海圳自行車橋7日啟用
2015-10-03 08:17:55 聯合報 記者吳政修/台南報導
山海圳綠道自行車橋7日啟用,有7種不同顏色的燈光變化。 圖/市府水利局提供
分享
台南山海圳綠道唯一跨河的自行車橋本月7日晚上將舉辦啟用典禮,橋的外觀呈現水岸柔美婉約的意象,並有7種顏色的燈光變化。車友說,有了景觀橋,不用再繞道,更安全與舒適;水利局表示,會再爭取經費,打造能散步也能騎單車的圳道。
水利局主秘蔡國銓表示,山海圳綠道從台江國家公園的四草湖到烏山頭水庫全長45公里,為解決安順寮排水阻隔致山海圳綠道無法連接瓶頸,市府自籌3300萬元,在安南區興建跨越安順寮排水的橋,橋長40公尺、橋寬3.5公、橋頂最高5公尺,從四草湖到南科20幾公里有自行車專用道直通。
蔡國銓說,橋以白色系為主,照明採跳躍與追逐的燈光變化,增添城市趣味性,營造新地標;南科至烏山頭水庫段為自行車與機車道共用,將爭取自行車專用道經費並在年底動工。
2015-10-03 08:17:59 聯合報 記者邵心杰/柳營報導
趨改變文化與產業創意發展協會希望「太康113」老屋再生,促成人、故鄉、土地三方共好。 記者邵心杰/攝影
分享
「太康113」是柳營一棟老房子的門牌號碼,長年被閒置,瀕臨被拆的危機。在外地打拚多年的好友林錦輝、王南景,不捨老屋遭忽視,也割捨不了對故鄉的情感,決定返鄉創業,並以「太康113」 為名,展開一段人、故鄉、土地三方共好的故事。
林錦輝、王南景是新東國中、興國高中同學,大學畢業後在台北發展;林是法官助理,王則企業行銷,兩年前開始有了返鄉創業構想,行銷健康、有機蔬果,直至年初成立「趨改變文化與產業創意發展協會」動了起來。
林錦輝考上律師,開了律師事務所,身兼理事長,王南景則擔任執行長,經在地居民介紹,找到「太康113 」閒置空間。林錦輝形容,王南景成天往老房子跑,一日跑了3遍,培養感情,像是跟老房子談戀愛!經社區志工整理及長榮大學師生協助,「老房子變漂亮了!」
然而,「太康113」老屋是水利會工作站,地方爭取水利會釋出空間活化,直至「趨改變」自費租屋,才拯救老屋免於被拆的命運。「當時記憶是美好!」王南景說,不捨工作站因環境改變、角色不在時,即遭閒置忽視,希望太康113老屋活化。
「趨改變」規劃太康113的空間供藝術工作者進駐、手作商品及小農友善土地行銷據點。
台南社區推「可食地景」 教長者在家栽種
2015-10-03 08:17:57 聯合報 記者鄭宏斌/台南報導
台南不少社區或商家推行「可食地景」,利用庭園或是小陽台空間,栽種「可食用」、「有造型」的植物。中西區銀同社區就幫助長者在家栽種蔬果,木造藝廊「小南園子」則在院子裡,栽種17種香、藥草,芬芳滿庭。 鄭宏斌攝影
分享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台南不少社區或商家推行「可食地景」,利用庭園或是小陽台空間,栽種「可食用」、「有造型」的植物。中西區銀同社區就幫助長者在家栽種蔬果,木造藝廊「小南園子」則在院子裡,栽種17種香、藥草,芬芳滿庭。
木造藝廊「小南園子」留有約7坪的院子,為訴求「自然一體」,從草皮到樹木都以「可食地景」的概念設計,光草皮就包含「倒地蜈蚣」、「雷公根」、「魚腥草」、「金錢薄荷」、「半邊蓮」、「檸檬香茅」等;倒地蜈蚣開出紫色的花,相當漂亮。
「不仔細看還以為只是普通草皮!」地景設計者彭一弘表示,在寸土寸金的城市裡,使用不同的食用性植物「造景」,有趣又能食用。
中西區銀同社區推行「廚房到你家」,教導長者在家裡種植蔬果,例如秋葵、小番茄等。里長鄭雀燕表示,長者不常外出,透過照顧植物,會漸漸開放心胸,比較會分享,環境也較好維護。
蘇迪勒農損勘災慢 古坑農怒吼
2015-10-03 08:18:10 聯合報 記者陳雅玲/古坑報導
蘇迪勒颱風至今近2個月,雲林縣古坑鄉農損查報仍未完成,不少農民憂心鄉公所勘災速度太慢,災損認定過於嚴苛,恐影響權益,昨天近百名農民聚集鄉公所前拉白布條抗議,要求盡速從寬認定,完成農損查報。
「芭樂農怒吼」、「抗議政府嘸照顧農民」,白布條的字句表達農民憤怒,蘇迪勒風災至今近2個月,農損申報早結束,公所卻未勘災,農民憂心公所查報速度太慢,再拖下去恐怕領不到補助。
鄉民代表葉明桂表示,蘇迪勒造成茂谷柑、芭樂、香蕉、柳丁、竹筍等農作物嚴重損害,有些裂果、倒伏損害較明顯,災後立刻發現,有些損害是災後數天出現,查報人員卻認定無法申報,讓農民無語問蒼天。
鄉長黃意玲說,古坑農損共2755戶、8845筆、2832公頃申報,公所8月21日申報截止,動員47名員工積極到現場勘查災情,古坑山區幅員遼闊,申報地點不易找,勘查時間比平原區耗時1至2倍,往往勘查1處就耗費整天時間,目前完成7成災損查報。
考量農民急著復耕心情,鄉長當場承諾,要求公所人員現場勘災從寬認定,並在本月底前完成所有農損勘查,彙整清冊呈報核定,另杜鵑颱風專案補助新增補助項目食用玉米、白柚、茂谷柑,補償農民損失。
古坑石頭公園 增親子遊樂設施
2015-10-03 08:18:08 聯合報 記者李京昇
水上設施可讓親子同樂。 記者李京昇/攝影
分享
坐落雲林縣古坑鄉的石頭公園,是古坑國中退休老師高坤林34年前花2000萬元購地建立,是5、6年級生小時候遊樂場所,921地震一度荒廢,去年6月耗資千萬元重新打造,建設親子遊樂設施,8月開放展現不同風貌保有生態景觀。
70歲高坤林退休前在古坑國中教數學,當時妻子3度夢見觀世音菩薩,帶他們上天觀賞滿是石頭園地,直到他某天健行經過石頭公園,讓他驚覺這塊土地就是妻子夢境,他向銀行貸款購置土地,建立石頭公園讓民眾參觀。
30多年來他收集各種天然形成石頭,有神像、12生肖、馬車、父子情深等意境與樣貌,「每顆石頭都有故事」他說,希望藉在地石頭與自然樣貌,讓參觀民眾心安放鬆。
公園經營者王茂榮熱愛石頭,長年在外地工作,返鄉照顧高齡80多歲母親,因緣際會認識高坤林,傳承他理念,推廣親子互動空間,歷經1年多整建,整頓原有石頭,打造水上設施、手搖船、戲沙池、扭扭車、彈跳床、滑草場、BBQ等。
「小孩純真笑容,讓我心胸跟著綻放」王茂榮笑說,現代孩子沉迷手機或電腦遊戲,為此與高坤林希望藉打造親子樂園,讓孩子增加戶外活動,減少接觸電子產品,增進親子感情。
非假日入園100元、假日150元,一票玩到底,季節不同,遊樂設施也會改變。
地址:雲林縣古坑鄉朝陽路1之286號
電話:0933-568-097
營業時間:每周一到五上午8點半到下午5點半
雲林黑豆醬油飄香 繪本說在地故事
2015-10-03 08:18:05 聯合報 記者陳雅玲/斗六報導
斗六市公所與雲林縣政府、雲林科技大學及大同醬油產官學策略聯盟,出版繪本「老甕會一直站著」,讓民眾認識在地的甘醇醬油好味道。 記者陳雅玲/攝影
分享
雲林縣黑豆醬油聞名全台,為讓民眾認識在地甘醇好味道,斗六市公所與縣政府、雲林科技大學及大同醬油產官學策略聯盟,出版繪本「老甕會一直站著」,將贈送雲林縣各鄉鎮公共圖書館及斗六轄區國小館藏。
「你站幾年了?」「我已經站百年了!」繪本裡,老甕與八色鳥不斷對話,說出純釀黑豆醬油故事,簡單明瞭對話圖文並茂,搭配中英文對照,無論大人、小孩都能輕鬆閱讀。
作者黃惠玲表示,當初創作繪本故事,人正在異鄉德國,一開始一直為沒有靈感所苦,但是在德國待數日,思鄉情緒不斷浮現,加上飲食文化不同,讓她格外想念家鄉「豆油香」,這股思鄉情緒讓靈感湧現,才有了這本繪本。
斗六市長謝淑亞說,台灣有很多繪本創作人才,卻很少以地方產業做主題創作,這次透過雲科大學生將黃惠玲故事描繪出來,讓在地民眾透過親子閱讀認識地方產業。
謝淑亞表示,「老甕會一直站著」繪本由大同醬油公司出資贊助印刷,首刷千本贈送縣內各鄉鎮公共圖書館及斗六市各國小館藏,民眾可到各公共圖書館借閱,了解在地好味道。
古坑東和福德祠整建 信眾彩繪圍牆
2015-10-03 08:18:03 聯合報 記者胡瑋芳/古坑報導
古坑鄉東和村民陳勝佑是消防隊員,無師自通學會繪畫,來幫福德祠彩繪圍牆。 記者胡瑋芳/攝影
分享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
古坑鄉東和村福德祠建廟30年,神威顯赫,當初號召建廟的前村長陳善雄與信眾最近整建,並興建後棟辦公室,其中油漆老闆黃良乾遠從台南市後壁騎機車來幫忙,廟方人員感謝各界幫忙,圓滿土地公擲筊交代的任務。
「感謝土地公救我命!」家住斗六邱姓男子,最近發生嚴重車禍昏迷,醫院向家人說可能救不回來了,家人傷心地求助土地公,1周後他意外醒來,都是土地公保佑,事後備齊豐盛三牲四果祭拜還願,感謝救命之恩。
陳善雄兒子陳勝佑是消防隊員,和妻子及2個子女趁空閒,幫福德祠彩繪圍牆,他說,圖案內容都先向土地公擲筊詢問,因之前颱風下雨及午後西北雨,拖延到昨天才全部完工。
陳勝佑表示,他沒有學過繪畫,能夠「無師自通」都是土地公幫忙,才能順利完成,他們全家人都是虔誠信徒,歡迎民眾拜土地公保平安。
廟旁大榕樹是建廟時種植,有30年歷史,樹根盤根錯節,竟然沒有超過任何廟內車道,只順著圍牆生長成直線,當地民眾都說土地公靈驗,讓前來參拜民眾嘖嘖稱奇。
雲檢桃花心木倒塌 愛樹人扶正
2015-10-03 08:18:02 聯合報 記者蔡維斌/虎尾報導
雲林地檢署前的桃花心木園,巨大老樹成林,被譽為虎尾市區世外桃源,地檢署把桃花心木列為「署樹」,不料,巨大老樹難敵強颱杜鵑,被強風吹倒,岌岌可危,檢方搶救老樹網路號召愛樹人士伸援手,獲虎尾園藝達人許智凱支持,昨動工扶正老樹搶救。
日前1棵50多年樹齡桃花心木,不堪杜鵑強颱倒地連根拔起,生命垂危,多名檢察官不捨,檢察長鄭銘謙指示搶救,總務科長鄭功耀透過網路徵求樹專家救樹,引起許多愛樹人士聲援。
虎尾園藝達人許智凱支持救樹行動,診斷老樹發現主根受損不大,多天豔陽曝曬,綠葉依然,因此不必斷根或移植,存活機率達8成以上,讓檢方喜出望外。
昨天許智凱出動大吊車與怪手,小心翼翼扶正老樹,看著老樹站起來,民眾感動叫好,鄭功耀感謝許智凱以最低價搶救老樹,檢方會用心照護老樹,讓樹早日復元,重現英姿。
虎尾首家民宿 壁飾梁柱皆骨董
2015-10-03 08:18:00 聯合報 記者蔡維斌/虎尾報導
「腐蝕柱子有歷史美感,牆角小花是童年的感動…」年輕設計師宋美虹與老公陳弘穎離鄉背井創業,3年前返鄉參加老奶奶喪禮,勾起對老家深厚情感,決心回鄉築夢,花2年打造虎尾鎮第1家咖啡民宿,這座土洋混合的農村建築風格「蕃薯日和」昨天登場,鎮長林文彬為老屋再生代言。 圖,記者蔡維斌攝影
分享
「腐蝕柱子有歷史美感,牆角小花是童年的感動…」年輕設計師宋美虹與老公陳弘穎離鄉背井創業,3年前返鄉參加老奶奶喪禮,勾起對老家深厚情感,決心回鄉築夢,花2年打造虎尾鎮第1家咖啡民宿,這座土洋混合的農村建築風格「蕃薯日和」昨天登場,鎮長林文彬為老屋再生代言。
白建築搭古老紅磚牆,看似不起眼,走進屋卻別有洞天,觸目所及全是骨董,壁飾梁柱和窗櫺點綴,都是女主人用心選材,台灣早年印花鐵盤有繡蝕痕跡,掛牆上像一串會發亮花朵,餵馬用馬槽變美麗花架,許多古老生活品,把老厝裝扮成動人故事屋。
陳弘穎夫妻經營設計公司,忙碌生活讓2人快窒息,連陪孩子時間都沒有,宋美虹想改變生活,重新形塑心中的「家」,3年前陳弘穎阿嬤過世,返鄉奔喪,親友無住宿處,加上阿嬤疼孫情感,觸動返鄉意念,一番討論決心把公司搬回家,以分享心情催生虎尾第1座農村民宿。
崇尚質樸的宋美虹,設計風格不是經典就是混搭,東西合璧、環保與再生是她的擅長,連缺角裂痕的碗盤都視為寶,破損沙發、舊櫥櫃都能拼湊成美麗實用妝點。掀開舊天花板,檜木結構脊梁,讓夫妻如尋獲寶藏,成為民宿最大賣點。
打造老家最困難是工法施作,夫妻常為保留朽壞斑剝牆面梁木與工人爭論,老工人才知他們用心良苦,陳弘穎學烘焙、沖煮咖啡、做蛋糕甜點等,選在地食材支持同鄉有機小農,民宿只接受預約,無菜單,客隨主便,「蕃薯日和」地址虎尾鎮興南里49號,電話:0953335105。
嘉義在地美食賽 會煮也要會說菜
2015-10-03 08:18:15 聯合報 記者卜敏正/朴子報導
來自大林狗尾雞餐廳負責人簡登武(右)表示,這次競賽中加入更多在地素材,像烏殼綠竹筍,讓湯頭更鮮甜。 記者卜敏正/攝影
分享
「說一口好菜!」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昨天舉辦一場生動有趣的嘉義在地食材料理比賽,參賽者不但以在地食材做出創意料理,還要「說菜」錄影上傳參加初賽,昨天下廚後,也要向評審講解、說明料理特色。美食家胡天蘭受邀擔任評審,品嘗料理後說,「嘉義美食絕不只是雞肉飯!」
嘉義縣政府為鼓勵民眾多吃在地、當季食材,昨天在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舉辦「嘉義在地食材美食料理比賽」,分民眾組及專業組,主辦單位從初賽預錄影片中,各選拔出12組團隊參加昨天決賽,參賽者不但必須現場料理,還要用3分鐘介紹、說出一口好菜,競賽成績擇日公布。
「這些總鋪師,可能做菜容易說菜難!」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餐飲系副教授吳文智表示,參加多次比賽後發現,南部學生很會做菜,但對說菜卻不若北部餐飲系學生。這次比賽中,透過說菜介紹廚師拿手絕活,的確是很大挑戰,畢竟多數廚師專業靠手做,不是靠嘴說。
擔任評審的美食家胡天蘭表示,每道菜色都以當地食材做出特色,像狗尾雞湯頭好、鵝肉甘甜好吃,還有綠竹筍、 鮮蚵、田鼠等山海食材,嘉義美食絕不是只有雞肉飯。
「用說的,很緊張!」民雄鵝肉亭負責人曾麗月表示,平常就會跟客戶介紹鵝肉,但在評審面前嘴就打結了;來自東石樺榮海產的許樺榮,以東石鮮蚵料理,他笑著說,「我是讓蚵仔養大的小孩」,做蚵料理很有信心,做菜講自己的故事不困難。
嘉義全民防空汙 邀李遠哲演講
2015-10-03 08:18:14 聯合報 記者魯永明/嘉義報導
嘉義市長涂醒哲上任宣示改善空汙pm2.5大作戰,面對秋冬空氣品質變差挑戰,為改善空汙,特別邀請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前中央研究院長李遠哲為市政顧問,邀請李16日到嘉基演講「氣候變遷與空氣品質」,期盼大師帶來知識視野及行動力,喚起市民重視空氣及環境汙染問題。
涂醒哲昨天帶環保局長林建宏及東西區長等開記者會,宣布李遠哲16日下午2點在嘉義基督教醫院路加堂戴德森國際會議廳,發表「氣候變遷與空氣品質」議題演說,並邀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詹長權及成大環工系教授蔡俊鴻對談,喚起市民重視空氣及環境汙染問題。
「有錢難買乾淨空氣」,涂醒哲說,肺癌躍升國人死因之首,正視空汙帶來危害刻不容緩,去年嘉市空氣全台最糟,他上任積極思索改進,全台首創空汙防制委員會、採美國高規格標準懸掛空氣品質旗,並在各局處分組推動空氣品質防護改善,1至9月空氣PM2.5懸掛綠、黃旗日數169日,較去年152日增加,達到危險的紅旗日數35日,較去年44日減少,顯示空氣品質逐步改善。
李遠哲講座報名請至環保局網站http://www.cycepb.gov.tw/或洽電(05)2251775分機207。
環保兼運動 嘉市贈鄰長腳踏車
2015-10-03 08:18:12 聯合報 記者魯永明/嘉義報導
嘉義市長涂醒哲(中)致贈全市鄰長每人1輛全新腳踏車,由9個聯合里推派鄰長代表受贈。 記者魯永明/攝影
分享
嘉義市政府致贈全市1378名鄰長每人1輛全新單車,市長涂醒哲昨天上午在市府大門前將單車致贈9個聯合里推派的鄰長代表。涂醒哲說,騎單車無汙染又能運動,期待里鄰長帶市民健康動起來騎單車,一起對抗空汙pm2.5。
「腳踏車讚!」鄰長開心地騎訂價2800元全新黃色系單車,鄰長專用公務腳踏車車頭裝置物籃,方便載送宣傳單送物品,車把配置警示鈴鐺及LED燈照明設施,後方加裝紅色閃爍警示燈,讓鄰長服務市民舒適安全。
資深鄰長吳金緞與居民感情融洽,號召市民參與各項活動,她說,自己交通工具就是腳踏車,市府提供這輛有置物籃腳踏車很方便,「我會大街小巷跑透透,為市民朋友提供即時服務」。
市府感謝義務職鄰長熱心服務市民,編預算購置1378輛腳踏車。
新港阿公阿嬤練舞功 今天秀給你看
2015-10-03 08:18:11 聯合報 記者謝恩得/新港報導
新港文教基金會邀請表演藝術家教導安和與大潭村長輩們「跳舞」,害羞的長輩愛上「練舞功」,今天下午還將公開表演,大秀舞藝。 圖,記者謝恩得攝影
分享
新港文教基金會邀請表演藝術家教導安和與大潭村長輩們「跳舞」,害羞的長輩愛上「練舞功」,今天下午還將公開表演,大秀舞藝。
雲門舞蹈教室老師們觀察這群平均年齡67歲的阿公阿嬤,因長期勞動加上姿勢錯誤,加速腳部退化,跳舞之前先教他們暖身拍打按摩全身穴道,加入呼吸和伸展動作,配合音樂節奏快慢, 用「身體」玩剪刀石頭布。
58歲的陳利生肢體不協調、65歲郭嬌容阿嬤樂觀個性戰勝乳癌,又靠律動戒掉安眠藥,每次都準時參加舞蹈課;阿公阿嬤有的老年退化引起駝背、腳不自主抖動,92歲林欽錫二次大戰時被炸傷失聰。
編舞家林文中引導高齡阿公阿嬤們從頭、頸、肩膀、手肘、腰、屁股、腳,呈現身體最單純的律動,不少老人家越跳身體越輕鬆,逐漸感受到律動的好處,沈浸在舞蹈樂趣中。
今天下午3點老人家將在大潭社區活動中心發表成果,阿公阿嬤們將隨著音樂節奏、彈力繩等物件,讓身體每個部位玩出不一樣的律動,林文中舞團也將帶來第十三屆台新藝術獎得獎作品「長河」,和阿公阿嬤們一起讓大家感受到舞蹈的魅力。
不用再繞道 台南山海圳自行車橋7日啟用
2015-10-03 08:17:55 聯合報 記者吳政修/台南報導
山海圳綠道自行車橋7日啟用,有7種不同顏色的燈光變化。 圖/市府水利局提供
分享
台南山海圳綠道唯一跨河的自行車橋本月7日晚上將舉辦啟用典禮,橋的外觀呈現水岸柔美婉約的意象,並有7種顏色的燈光變化。車友說,有了景觀橋,不用再繞道,更安全與舒適;水利局表示,會再爭取經費,打造能散步也能騎單車的圳道。
水利局主秘蔡國銓表示,山海圳綠道從台江國家公園的四草湖到烏山頭水庫全長45公里,為解決安順寮排水阻隔致山海圳綠道無法連接瓶頸,市府自籌3300萬元,在安南區興建跨越安順寮排水的橋,橋長40公尺、橋寬3.5公、橋頂最高5公尺,從四草湖到南科20幾公里有自行車專用道直通。
蔡國銓說,橋以白色系為主,照明採跳躍與追逐的燈光變化,增添城市趣味性,營造新地標;南科至烏山頭水庫段為自行車與機車道共用,將爭取自行車專用道經費並在年底動工。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