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全球經濟的新常態困局與契機
分享分享分享留言
2016-06-17 04:13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全球兩大經濟組織(世銀與國際貨幣基金)上周不約而同先後下修全球經濟成長預測。世銀的修正,除了中國(6.7%)維持不變外,幾乎所有國家都調低了,全球平均則從2.9%大幅修正至2.4%。中國大陸上月曾通過訪問權威人士方式宣稱,中國經濟增長態勢在一段期間內將呈現「L」型,現在看來不僅是中國,全球經濟的增長態勢也都將是「L」,完全如著名經濟學家桑默斯所料,他在三年前就提出了「長期停滯」的概念。

如何解讀全球困局的出現與長期存在,與能不能為全球經濟的未來找到新契機的條件。以我們看,「後金融海嘯時代」出現的L型新常態困局,是由三種不同性質的原因所共同構成的,可分別稱之為循環因素、結構因素與修正因素。

先談循環因素。又分兩種,一是需求與所得間的螺旋循環。當經濟出現下行時,所得降低,自然導致需求減緩,後者又進一步拉低所得,如此循環下去,經濟就好不起來,而且整個過程中必然伴隨了物價的低迷甚至通縮,這正是當前大多數國家所呈現的現象。

第二個循環因素是債務的擴張與制約。一般政府一開始多採取擴張財政政策刺激經濟,久而久之債台高築,形成廣大債務壓力,自然影響後續的擴張政策。相信這已是絕大多數國家共同的苦惱。

再看結構因素,也是兩個,一是普遍的人口老化,二是日趨嚴重的貧富惡化。就前者而言,目前除了印度及穆斯林世界外,已是全球多數國家的普遍現象,而且愈是發達國家情況愈是嚴重,人口老化當然有效制約了需求與增長。其次,根據《全球財富報告》指出,全球1%富有家庭擁有的財富占全球總財富的一半,這當然導致全球儲蓄過剩,消費偏低。值得警惕的是,這兩個結構性因素一旦形成,就會是一個長期趨勢,不易逆轉。

至於修正因素,指的是各國政府因應形勢的政策調整,對需求構成的制約;或因錯誤政策導致的現象,對需求的制約。前者相當普遍,即是所謂的去槓桿。後金融海嘯的去槓桿是痛苦的,而且是漫長的,在過程中,民間與公共支出勢必降低,這主要出現在中國大陸,長期以來的房價飆漲,對除了房屋以外的其他需求普遍形成了抑制作用。

正是這三大因素的疊加,導致了當前全球經濟的新常態困局,這樣的觀察與分析不免讓人相當挫折。那麼,展望未來,有沒有一些可以讓人們產生希望的契機呢?看來也有,而且主要集中在中國。

根據前面分析,全球經濟困局之根源在於需求普遍不足,且因此還會形成螺旋循環效應,讓問題進一步惡化。所以,能否找到潛在需求,即是經濟會否出現契機的關鍵。事實上,中國14億人口規模的潛在需求是十分巨大的,從食衣住行到育樂醫安,還有多少沒得到滿足。但此一契機出現的前提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順利推動,這一點,連美國財長都看到了,他在中美戰略及經濟對話中明顯對此表達了關切。

其次,中國契機的另一方面表現在科技與創新的潛力。中國每年畢業大學生七、八百萬,理工科系者超過一半,遠多於美國的三成。中國目前仍是全球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之一,但很明顯,外資湧入中國,其動機早已從早期的「成本驅動」(低工資、低地價),演進到後來的「市場驅動」,及現在正在開始的「創新驅動」。換個角度講,中國契機不僅有需求面的,還有供給面的。

另外還有整合面的,美國主導的TPP未必成事(川普跟希拉蕊都反對),但中國主導的RCEP及更重要的一帶一路卻極可能將亞太及歐洲甚至非洲逐步地整合在一起,通過整合而持續產生的巨大需求,是中國契機的第三個重要內涵。

當中國契機效應逐漸出現之後,全球經濟的L或將終於開始翹尾,並進一步演變為U。

外資﹒物價﹒房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