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琴教學樣樣缺 中和國小苦撐
2015-06-14 08:22:55 聯合報 記者賴香珊/竹山報導

南投縣竹山鎮中和國小17年前號召學生創辦竹琴隊,成功用音樂發揚當地竹工藝,兼具校園特色及地方產業文化,獲日本、中國和阿拉伯半島等國媒體採訪,隨著竹產業沒落,校方近年推動竹琴隊愈發艱辛。

中和國小校長莊昌憲說,竹琴上下兩排竹管排列,就如同鋼琴的黑白鍵,整體構造繁雜,瞭解竹琴樂理的樂師和能供應零件的工廠越來越少;但竹琴最能代表竹山,校內孩子對演奏竹琴也有高度興趣,校方傾力支持,續辦至今。

竹山鎮早年9成居民以竹維生,研製竹工藝品外銷,當時中和國小家長會長許家榮仿造南亞琴筒研發,在其妻舅林國重改良下,竹琴應運而生,在地方文化和社區營造意識浪潮下,成為該校積極發展的音樂特色。


中和國小學生學習竹琴,發展校園特色,也融合地方產業文化。 記者賴香珊/攝影
分享
中和國小學生竹琴隊長曾明雅說,竹琴是用竹管和竹片組成,短音靠「推敲」竹管,長音則是「搖動」,音階依竹管長短不同,但不分高低都清脆動聽,能演奏出動人樂曲。

「都市鋼琴用彈的,『台灣鋼琴』則又搖又敲。」轉學生曾瑞玲說,竹琴外觀跟鋼琴完全不同,構造原理相似,還能升降半音,音域更達43個音,她向老同學炫耀在南投學到「台灣鋼琴」。

學生李佳玟則說,練竹琴是最開心的時刻,就算練習有時會被岔出細竹絲插傷,大家也不以為苦,演出時獲得熱烈掌聲,是最大鼓勵。

指導老師葉素珠說,不少竹琴因使用已久和搬運碰撞,竹片分岔損壞,只好蒐集各地廢竹琴做為替換材料,也在假日帶竹琴隊登台表演,賺取修繕經費,持續行銷竹山的在地音樂。

看問題/別讓竹琴絕響 幫忙找人財

【記者賴香珊】竹樂器是竹產業和音樂文化結合後的產物,其中竹琴的特殊外型和構造,被視為竹山鎮最具地方代表性樂器,練琴風氣盛極一時。隨時代變遷,產業型態改變,竹工藝品萎縮,加上傳統音樂日益沒落,能演奏、傳承竹琴的樂師日稀,竹琴面臨零組件斷炊和師資短缺困境。

面對如此困境,竹山國中和鯉魚國小不得不放棄竹琴教學,目前僅剩中和國小、中州國小兩所小學苦心經營,傳承當地傳統音樂技藝;這些孩子雖喜愛且有心學習竹琴,卻因沒有國中有相關社團,竹琴教育面臨斷層危機。

過去曾有教師或文史工作者,勸說竹山國中恢復竹琴特色教學,但礙於經費、修繕、師資和升學壓力等問題,欲振乏力;且就算國中有竹琴社團,卻無高中可支應、銜接,豈不面臨相同的斷層問題。

其實,想讓地方傳統技藝永續經營,公部門應協助學校找經費和人才,讓傳統技藝能從小生根;此外,更要輔導社區協會發展當地特有民俗傳統,讓學校和社區相輔相成,才是永續傳承的解方。imag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