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聯合報社論/賴揆拉得動這個內閣車隊嗎?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12-28 00:04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行政院長賴清德(左二)上任三個多月民調下滑,圖為他昨天率副院長施俊吉(右二)、秘...
行政院長賴清德(左二)上任三個多月民調下滑,圖為他昨天率副院長施俊吉(右二)、秘書長卓榮泰(右)舉行年終記者會,說明未來施政期許。記者邱德祥/攝影
根據最新民調,蔡英文總統的信任度已跌到三二%的新低,施政不滿意度則高達六成。行政院長賴清德的滿意度則跌至四二%,不滿意度升至卅七%,正朝死亡交叉逼近。賴揆上任後曾為蔡政府帶來一波新氣象,但短短三個多月,經過勞基法修法、空汙惡化等事件的衝擊,能量已大為耗損。賴清德若無法強化內閣團隊,僅憑個人之力在隊伍前面拚命衝刺,其實已拉不動這個沉滯而缺乏方向感的政府車隊。
賴清德上任後,僅僅更動了副閣揆、秘書長、國發會主委等少許人事,其餘則悉數接收了林全內閣的人馬。如此作法,或許是為了維持民心的安定,或許是為了表示對林全用人的尊重,或許是一時找不到適合的人選。無論如何,整個內閣架構的偏斜已日漸明顯:缺乏企圖心的部會首長仍然尸位素餐,懂得觀風望向的部會則一味迎合,暴得大位的官員傲慢托大,中下層的行政螺絲則嚴重鬆脫。這些問題,已到了損害政府運作的地步。

例如,最近法務部檢調濫權搜索新黨青年軍,便宜行事且侵害人權;外交部印製的新護照錯用美國杜勒斯機場圖片,拗了十幾個小時才推給中央印製廠;內政部役政署長在軍營門口大發威風拒絕受檢,並任由司機向哨兵叫罵「吃狗屎」。這些,無一不是體制和行政倫理的敗壞。台灣一向迷信「人的政治」,以為只要有賢明的政治巨星領導,國家就能步上自由繁榮的坦途;然而,從賴揆任內三個多月的人氣滑落,即可知治國僅靠少數人的光環是絕對不夠的。這點,從蔡英文聲望消逝之快,已一目了然。

就在外界期待賴揆強化團隊人事之際,賴清德卻做出突兀的安排,宣布發言人徐國勇兼任「政務委員」。賴清德重用徐國勇,應是看中他處理事情的能力,認為能靈活與社會對話。然而,徐國勇表現之所以「搶眼」,主要是他經常踰越「發言人」分際,強勢奪取其他政務官的話語權。未來,他「一人分飾雙角」,角色將更容易錯亂。

徐國勇的人事,若說反映了賴清德用人的眼光,這一布局未見高明,甚至暴露了其囊中缺乏人才的窘境。徐國勇的才能,主要表現在政治「因應」的靈敏,這基本上是「技術面」的能力。然而,內閣政務官無論如何必須具有專業領域的能力,才可能為國家擘劃宏偉、前瞻未來。換言之,賴清德重視的如果只是政務官的政治操作能力,雖然可以減少施政上的麻煩,卻未必能增添國家發展的瞻矚;而徐國勇正屬於這一類型。

再看目前內閣的情況,由於受到蔡總統及民進黨政治走向的影響,出現了兩極化的現象。在一方面,若干政治嗅覺靈敏的部會,一味迎合「轉型正義」的口號,而出現了種種不務正業的怪現象。例如:文化部急於拆解中正紀念堂,卻忽略更深厚的文化發展議題;教育部一直在修教科書「改寫歷史」,卻忘記了本質的教育扎根和人才培育;內政部忙著幫黨產會追殺人民團體,卻不見在治安上拿出實質作為;法務部四處伸展權力之爪,卻忘了維護人民的基本權益。在另一個極端,那些被譏為「老藍男」的部會則誠惶誠恐,戰戰兢兢,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一個內閣之中,存在如此極端的兩種氣候,政府如何能拿出進取、平衡而有效的施政?

賴清德上任後,積極想要解決各項問題,值得肯定。然而,他端出的方案雖多,有些流於浮面,有些則是空有目標,達成的執行力和可能性都讓人存疑;主要問題,就是缺乏專業的說服力。更嚴重的是,他做出的幾項人事任命─包括派出陳金德代理宜蘭縣長在內,不僅彰顯不出他的用人眼光,更可能導致相關單位的功能倒退,令人憂心。這樣一個搖搖晃晃的內閣車隊,將走向何方?

漫畫 季青
漫畫 季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