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反納粹主義:從善待移工、新住民開始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12-28 00:04聯合報 王者欣/高中教師(桃園市)
很多學生看到光復中學扮納粹事件的新聞,感到十分震驚。主要是外界對學校及學生的指責,真的超乎單純學生們對「只是趣味進場」的想像。許多人開始檢討教育的失敗,批評台灣的教育制度讓學生無知又無感。甚至連總統府也要求校方針對此事道歉,光復中學校長也因而引咎辭職…。
事件發展至此,我才恍然驚覺,原來台灣社會是如此厭惡種族歧視、痛恨民族優越感的國家。但又為什麼,外籍移工、漁工朋友們,甚至遠嫁到台灣成為我們社會一分子的新移民同胞們,卻仍處在常被不友善對待、被忽視甚至被遺忘的邊緣呢?
當我們用犀利的言詞譴責高中生們不懂事,無知地拿納粹主義開玩笑的同時,我們是否也深深地自我反省,在面對相對陌生的移工朋友及新住民時,是否也不經意地流露出本土台灣人的民族優越感,對他們感到不屑和反感,不自覺地扮起了納粹呢?
根據相關統計,上了中學之後的新住民子女,越來越不願意表態自己的媽媽來自中國或東南亞,因為怕被同學嘲笑自己的媽媽是外勞或「買來的」。另一方面,同學生們也常無意間聊到他們覺得移工的講話聲音很吵、香水太濃太臭之類看似理所當然的抱怨;但是,這可能是種族主義的前兆,更應被謹慎地看重與研擬對策。
正如文化人類學家所言,激烈的種族主義並非一夕而成,它常來自於差異文化彼此接觸時產生的「文化震撼」,其所帶來的不舒服是自然反應,沒有高低與好壞的區別。然而,此時若不以理性自我反省,或者被非正義的權力結構操縱,就會走向具有歧視偏見的種族優越感,排斥及貶抑弱勢族群,更嚴重的結果就是發展成激烈殘忍的「種族主義」,以「種族清洗」屠殺與迫害弱勢族群。
當扮納粹事件讓台灣不光彩地登上了國際媒體版面的同時,我們可否暫時放下對相關當事人的指責,更謙卑地問問自己,是否也曾在無意中讓種族主義在心中萌芽,尤其在面對外來族群時。如果能因此開始更理性及友善地對待外籍移工與新住民族群,我們才是真正讓納粹主義永遠被埋在墳墓裡了。
納粹﹒移工﹒新住民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12-28 00:04聯合報 王者欣/高中教師(桃園市)
很多學生看到光復中學扮納粹事件的新聞,感到十分震驚。主要是外界對學校及學生的指責,真的超乎單純學生們對「只是趣味進場」的想像。許多人開始檢討教育的失敗,批評台灣的教育制度讓學生無知又無感。甚至連總統府也要求校方針對此事道歉,光復中學校長也因而引咎辭職…。
事件發展至此,我才恍然驚覺,原來台灣社會是如此厭惡種族歧視、痛恨民族優越感的國家。但又為什麼,外籍移工、漁工朋友們,甚至遠嫁到台灣成為我們社會一分子的新移民同胞們,卻仍處在常被不友善對待、被忽視甚至被遺忘的邊緣呢?
當我們用犀利的言詞譴責高中生們不懂事,無知地拿納粹主義開玩笑的同時,我們是否也深深地自我反省,在面對相對陌生的移工朋友及新住民時,是否也不經意地流露出本土台灣人的民族優越感,對他們感到不屑和反感,不自覺地扮起了納粹呢?
根據相關統計,上了中學之後的新住民子女,越來越不願意表態自己的媽媽來自中國或東南亞,因為怕被同學嘲笑自己的媽媽是外勞或「買來的」。另一方面,同學生們也常無意間聊到他們覺得移工的講話聲音很吵、香水太濃太臭之類看似理所當然的抱怨;但是,這可能是種族主義的前兆,更應被謹慎地看重與研擬對策。
正如文化人類學家所言,激烈的種族主義並非一夕而成,它常來自於差異文化彼此接觸時產生的「文化震撼」,其所帶來的不舒服是自然反應,沒有高低與好壞的區別。然而,此時若不以理性自我反省,或者被非正義的權力結構操縱,就會走向具有歧視偏見的種族優越感,排斥及貶抑弱勢族群,更嚴重的結果就是發展成激烈殘忍的「種族主義」,以「種族清洗」屠殺與迫害弱勢族群。
當扮納粹事件讓台灣不光彩地登上了國際媒體版面的同時,我們可否暫時放下對相關當事人的指責,更謙卑地問問自己,是否也曾在無意中讓種族主義在心中萌芽,尤其在面對外來族群時。如果能因此開始更理性及友善地對待外籍移工與新住民族群,我們才是真正讓納粹主義永遠被埋在墳墓裡了。
納粹﹒移工﹒新住民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