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立雄,金融業要發展而非整肅
2017-09-07 02:31聯合報 張忠本/前金融業從業人員(台北市)
顧立雄將擔任金管會主委,引起各界一片譁然。 記者胡經周/攝影
顧立雄將擔任金管會主委,引起各界一片譁然。 記者胡經周/攝影
賴清德內閣要任命顧立雄擔任金管會主委,引起媒體及業界一片譁然。沒有財經及金融背景,只是一法律訟師,出任金管會主委之目的為何?難道要用黨產會清算國民黨事業的手段來整肅金融界?陳冲說得好,「目前金融業需要的是發展而非整頓。」
筆者自一九九○年起從事金融業近廿年,目前雖己退休,惟仍協助某民營銀行經營,常感嘆當前金融經營環境每下愈況。例如:

一、民間投資意願低落,儲蓄率偏高,銀行存款近三分之一約十兆元,放貸不出去。

二、存放款利差縮小,廿年前多在五個百分點以上,目前一個百分點都不到,銀行獲利困難。

三、金融管制嚴苛、瑣碎,防弊重於興利,金融業甚難施展。如中國行動支付已達一百五十七餘兆人民幣,領先世界;台灣雖發展在先,目前恐還未及一兆台幣。

再說銀行經營品質,迄七月台灣各銀行平均備抵呆帳覆蓋率四百六十%,逾放率○.二九%,都遠比西元二○○○年前後台灣銀行業逾放率四%以上,外加當時政府紓困逾放率估達十%;這些年台灣銀行業放款品質進步太多,甚至歐美金融專家來台也十分驚異台灣金融業的績效。這是二○○○年以後,政府減免銀行營業稅,加速打消呆帳,從嚴金融監理累積之成效。

雖然今年先後發生兆豐案及永豐金之關係人不當貸款案。但兆豐已經法律判定沒有洗錢,只是未嚴守美國的防止洗錢規範,遭罰一.八億美元。同樣的情況,匯豐銀行罰款十九億美元,德意志銀行罰廿五億美元。即使永豐金違反關係人交易,但並未造成永豐金損失;與一九九九年單是彰銀一家就倒帳(收不回的放款)六百億元,逾放率達八.五%相比,實在是小巫見大巫。

兆豐金及永豐金負責人均已繩之以法,有了前車之鑑,金融業更加謹慎。

顧立雄雖是法律人,但在清算黨產時,凌駕法律的作為,已經行政法院訴訟兩次判定敗訴。他會不會在金管會主委任內以金融監理之名,行清算藍營色彩之金融機構呢?金融業需要安定。

當此台灣投資意願低落,經濟前景堪憂之際,盼新任金管會主委勿因噎廢食,加深挫傷台灣金融業的士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