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景氣燈號連六綠 穩定復甦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1-27 03:42經濟日報 記者潘姿羽/台北報導


國發會昨(26)日公布2016年12月景氣燈號續呈綠燈,創下連六綠,綜合判斷分數更來到28分,為2014年9月以來的高點。國發會經濟發展處處長吳明蕙表示,景氣處在穩定復甦的軌道上,尤其投資、出口表現值得期待。

去年12月景氣燈號續呈綠燈,綜合判斷分數較上月增加二分至28分,主因是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由黃紅燈轉呈代表「熱絡」的紅燈,以及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由綠燈轉呈黃紅燈所致。

吳明蕙表示,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11月增幅12.3%,12月躍升至35.7%,除了因出口衍生的零組件進口需求熱絡,廠商為了後續投資,也持續進口機械設備,這些對於後續經濟活動都會帶來正面效益。

觀察12月的景氣領先、同時指標,雙雙連十月上揚,領先指標累積增幅2.5%,同時指標累積則達8.8%;吳明蕙說明,兩項指標持續走揚,顯示景氣正在回溫,不過外在環境仍存在不少風險,使得領先指標上揚的趨勢沒有向同時指標這麼強勁,但整體景氣「絕對是穩定往上走的態勢」。

景氣燈號涵蓋九項構成指標,儘管多數指標已呈穩定的綠燈,甚至邁向黃紅燈、紅燈,但非農部門就業人數以及批發、零售及餐飲營業額仍停留在黃藍燈,表現相對低迷。

【記者潘姿羽/台北報導】國發會主委陳添枝曾預言,這波景氣循環有望亮出代表「熱絡」的紅燈,中經院董事長胡勝正則認為,這一波景氣呈「寬U型復甦」,若要亮出景氣紅燈,關鍵在於政府是否能有效誘發民間投資。

我國近幾年經濟成長速度放緩,上一次景氣燈號亮出紅燈是2010年8月,至今已76個月未再亮出紅燈,即便是代表「轉向」的黃紅燈,也有五年十個月未見;這波景氣循環是否有機會再見紅燈,仍有待觀察。胡勝正表示,景氣正處穩定復甦階段,但並非強勁回升。

166
圖/經濟日報提供
景氣燈號﹒國發會﹒吳明蕙

名家瞭望/城市包容成長的願景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1-27 00:46經濟日報 ■卡莫爾-查烏維 (編譯簡國帆)
168

卡莫爾-查烏維
我們活在動盪時代,民眾對現狀的不滿與日俱增,各國民眾不滿的原因都不相同,卻有個共同思維:人們日益覺得經濟被操縱了,以滿足少部分人的利益。

事實上,經濟成長的好處日益流向最高所得者。在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中,所得分布在前10%的人,比最底層的10%多賺了十倍,高於30年前的七倍。

當不平等達到新高峰,所有人都要付出代價。在一些OECD國家裡,貧富差距擴大,造成1990到2010年間的總國內生產毛額(GDP)少掉6到10個百分點。當最窮的人無法充分發揮潛力,經濟成長將受衝擊。

決策者和政治領袖都在尋找讓經濟成長更為包容的方式,而在各種解決方案中,城市都將扮演核心角色。OECD國家的調查顯示,住在居民數超過50萬人城市的人口,占了總人口的一半,這些城市2001年來已貢獻60%的就業和GDP成長。

但這種成長卻不是包容性的:所有受調查OECD國家城市的所得不平等水準,都高於全國平均,只有加拿大例外。在美國100個最大都會區裡,有95個就業和經濟產出在大蕭條的五年後攀升,卻只有20個都會區的工資中位數出現成長。

近年來的經濟進步沒有讓普通勞工的生活好轉,而隨著富人收割了成長的好處,貧窮也變得更集中。布魯金斯研究所的研究顯示,2000年來,美國赤貧的社區數量已增加一倍。

這會產生龐大的成本。即使所得不變,在貧困社區中長大的人,生活前景也會大幅惡化。在倫敦和巴爾的摩等大都會區,僅隔數哩的貧窮和富裕社區,居民的預期壽命可能相差20年以上。

我們必須解決城市的不平等問題。OECD與布魯金斯研究所等機構在2016年3月,與紐約市長白思豪、及其他20座全球城市的市長合作,發起城市包容成長計畫(Inclusive Growth in Cities Initiative)。這項計畫認知到,這些市長在創造經濟機會、提高個體和企業產能上,須扮演關鍵角色。

在之前的布魯金斯研究所活動中,OECD祕書長葛利亞討論了城市能減少不平等的四個領域。

首先,城市能藉由擴大投資技職學校、讓各種年齡和背景的人都能學到有用技能,提高教育體系的包容性。例如,亞特蘭大市長里德與當地新創公司孵化器、該市勞力發展局及一間程式碼學校合作,提供年輕人指導者人脈網路,讓他們發展金融識讀和批判思考能力,並教他們編寫程式碼。

其次,城市都應確保人人都能獲得就業與創業機會,包括婦女、年輕人、移民和弱勢族群。已接收約8,000名尋求庇護者的斯德哥爾摩,正在發展一種新型態的成人學校,教導要進入參與當地職場所需的語言、文化和技術能力,作為全面整合移民策略的一環。

第三,城市須確保所有人都能在安全且健全的社區裡,獲得高品質的平價住房。巴黎市長伊達戈的「優先購買權」計畫,讓地方政府能收購來自指定社區的待售房屋,提供給可能無家可歸的貧困居民。

最後,城市應確保所有人都能輕易取得公共基礎設施和服務,包括公共運輸、水、能源、廢棄物處理和寬頻網路。紐約市的IDNYC計畫免費提供由政府發行的識別卡給所有居民,讓無家可歸者與無證移民等邊緣化族群也能使用紐約市的資源。

城市包容成長計畫等努力,都在幫助逐一扭轉城市的不平等加劇浪潮。我們愈能利用地方解決方案因應共同的全球問題,就愈能取得愈多進展。

167
圖/經濟日報提供

財經觀點/民粹主義興起 影響經濟大勢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1-27 00:20聯合報 凱基投顧資深副總經理廖明正 / 記者夏淑賢整理


展望二○一七年全球經濟大勢,民粹主義興起可能加大市場波動。近幾年大西洋兩岸的民粹主義,已發展成政治上不可忽視的力量,尤以英國公投脫歐成功,與美國川普當選總統最受矚目。各國民粹運動共同之處在於反全球化,雖然民粹主義興起與反全球化短期內還不易對全球經濟帶來重大衝擊,但長期影響值得觀察。

民粹主義之所以興起,在於近數十年來全球經濟因全球化而繁榮,但繁榮果實僅集中由少數跨國企業與菁英分子享用。分析「反全球化」的理由,雖偏於無稽,但確實觸動了庶民感受。為求生存,體制內的菁英未來可能不得不對民粹訴求有所回應。

目前來看,民粹主義對金融市場的長期影響仍暫時難以評估,初步判斷其效應主要為不利股市、利率走高及美元走強。

民粹主義興起帶動的反體制政治勢力,除了美國川普當選總統,英國右翼政黨獨立黨勢力茁壯,還有法國民族陣線右翼政黨得票率竄高,義大利理想主義的民粹團體「五星運動」支持率坐二望一,以及西班牙左翼政黨「我們可以」黨去年國會大選得票率達百分之廿一。

未來要留意的歐洲國家政局變化,一是義大利國會改選,二是三月的荷蘭與法國大選。

去年底義大利修憲公投未過,國會改選提前,「五星運動」聲勢領先,會帶來什麼樣的政治變化?荷蘭今年國會大選,領先的自由黨有意發動脫歐公投,雖預期「脫歐」通過可能性不高,但政治效應仍須觀察。法國有總統選舉,右翼的「民族陣線」候選人聲勢已經下滑,但仍可進入第二輪選舉,以法國在歐盟的重要地位,法國「疑歐」勢力崛起,仍可能對市場產生影響。這些政治事件的發展,都將增加不確定性。

(本文由廖明正口述)

義大利﹒法國﹒脫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