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鴻夏聯姻必須突破三大挑戰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31 02:37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鴻海與夏普策略結盟案雙方可望在31日簽約、4月2日在大阪舉行記者會。圖為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右)。 圖/資料照片 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鴻海和夏普董事會昨天同時通過鴻海入股夏普案,這件總額高達3,888億日圓的策略結盟案,開啟台日企業合作的先河。鴻海和夏普的戀情,一談四年,一方是世界資訊電子代工龍頭,一方是日本百年品牌企業,企業文化、產品結構、財務根基完全不同,雙方聯姻的談判過程,一波三折,但是在郭台銘董事長的堅忍不拔、夏普的實際需要下,終於有了完美結果,也為台日產業攜手抗韓創造新模式。
鴻海看好結盟夏普能夠在未來產生相當的綜效,強化集團整體的市場競爭力,因此花了相當的心血卯足全力收購夏普;不過當收購完成,更艱鉅的挑戰也將隨之而來,如果能順利克服,不僅有助於鴻海的創新發展及再啟新一波成長動能,對台日產業合作的前景,也有帶頭示範的長遠影響。這些挑戰如下:

首要是企業文化的融合:台灣資訊業過去不乏在國際上購併的案例,但結果都不太理想。例如宏碁在1990年收購美國Altos電腦,但因宏碁與該公司文化差距太大,雙方整合失敗,隔年宏碁出現海外事業重大虧損;2005年明基集團購併德國西門子手機事業部門,整合過程除了產品開發不順之外,西門子手機部門巨額虧損遠超過明基最初的評估,加上東西文化不同管理不易,雙方研發團隊更出現衝突無法合作,最終購併案破局,整體損失金額高達350億元。

回到鴻夏的合作,一家是全球最大的代工廠商,企業成功靠的是速度與彈性,信仰的是能力主義與績效至上,決策果斷迅速,紀律嚴明;夏普則是一個百年老店,經營自有品牌,講究的是年功序列及集體決策,市場反應速度緩慢,在研發創新上雖有獨到之處,但連年虧損,卻仍自傲於過去的許多研發成就。這樣不同本質的兩個企業文化如何融合,深刻考驗著郭台銘董事長的管理智慧。

其次是技術競爭力是否能有效提升。探究鴻海所以如此積極的想要迎娶夏普,主要原因是希望得到夏普先進的液晶顯示技術,以服務其現在及未來可能的客戶;尤其台灣面板廠技術發展碰到瓶頸,在新技術的發展規劃上趕不上韓國競爭對手,現有產能則比不上中國大陸。因此鴻海希望藉由投資夏普獲得下一代顯示器的關鍵技術,延續其在面板產業的發展優勢。

另一方面,市場傳出蘋果明年將推出搭載OLED螢幕曲面iPhone的消息,鴻海收購夏普後,是否真的能從夏普處取得足以挑戰三星集團的OLED技術,並成功開發且將量產的時間點提前,關係著鴻海是否有機會切入蘋果下一代iPhone產品面板的供應鏈。

最後是財務負擔的問題。夏普財務的狀況並不理想,加上可能的或有負債,收購夏普後對鴻海現金部位不僅造成很大的壓力,也影響到鴻海的未來投資計畫,尤其新面板技術的研發需要鉅額資金投入,是否有充裕的預算可以支應所需,並兼顧短期及中長期的財務績效平衡,也影響著所有股東及市場對鴻夏聯姻的信心。

從宏觀的角度觀察,鴻海購併夏普不單僅是兩個企業合作的個案,其後續發展更牽動著台日電子產業合作的空間與想像。鴻夏合作若能明顯發揮綜效,不僅可以消除日本產業及社會對台灣企業領導日本企業的疑慮,也有機會為台日合作建立新典範,強化各界對台日合作的信心,觸發更多台日企業尋求互補合作的機會,而這也符合台灣資訊電子產業未來轉型的策略方向。

總之,鴻夏戀既已修成正果,未來雙方合作是否能夠成功,端視前述幾個關鍵挑戰能否一一克服,因此除了雙方需要真誠的合作突圍之外,我們也建議政府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可以在未來的技術研發及財務上給予更多支援,讓這件跨國合作案能夠順利開花結果,並促成更多成功的「鴻夏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