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豐大陸新廠投產 今年會更美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25 14:40 聯合晚報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


image
華豐輪胎董事長蘇明芬。 報系資料照
分享
華豐(2109)特助陳靖塘指出,大陸新廠開始投產,預計業績效益會在下半年開始陸續顯現,以泰國廠為中心,搶攻東協市場商機,今年整體營收、獲利可望比去年好;另外,積極推動小胎的自有品牌,強化產品價值。

今年預期營收、獲利會比去年還好,但是目前還是要看原物料的走勢,包括油及橡膠價格變動,橡膠價格每噸由美金1,100元,上漲到1,300美元,近日同業已經開始有人調漲售價,華豐仍持續觀望市場變化。

陳靖塘表示,華豐今年持續推動自有品牌推廣,強化產品價值,今年會擴大贊助運動賽事活動,長期產品效益可望發酵。目前市況來看,東協市場仍相當有潛力,機車還是重要交通工具之一,零件的需求持續成長,多用的損壞率會增加,推估AM市場的需求量就會攀升。

華豐今天召開臨時股東會,主要是修改公司章程,引進更多的專業經理人才進入董事會,董事由9席增加為13席,監察人降為2席。另外自今年開始股東也可以在今年股東會開始採用電子投票。

陳靖塘表示,營運績效能更快突顯,今天股東會通過,董事席次由原來的9席改為13席,其中包含2名獨立董事,另外監察人則由原來的3席改為2席,另外,將增設一位執行長。

陳靖塘進一步指出,大陸中國新廠今年第3季開始會陸續完工,預估新廠完工後,華豐自行車外胎日產能由1.3萬條增加3萬條,機車胎由現在1.3萬條增加為3萬條;全部內胎日產能5、6萬條。

搶攻東協市場商機,泰國廠目前日產能自行車、機車胎達2.5-3萬台,內胎8萬條。華豐將提升效能,正在積極找尋新生產機地;台灣日產能自行車胎1萬條,機車胎1.3-1.5萬條。轎車胎日產2500條,主要供應美國AM市場銷售。

F-紅木看好東南亞美國接單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25 14:40 聯合晚報 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


F-紅木(8426)董事長蘇聰明表示,國際精品客戶今年展望樂觀,以目前的接單情形來看,主要動能來自東南亞及美國市場。其中,東南亞受惠於東協新興市場經濟實力增強,而美國在景氣回溫及非必須消費品持續成長力道下,預期今年營運表現可望好過去年。法人估,F-紅木今年營收將有雙位數成長幅度。

蘇聰明表示,去年因面臨全球景氣因素及品牌客戶展店遞延、改裝計畫趨緩,導致整體業績、獲利均較去年同期衰退。不過,隨著國際精品產業的表現將轉為樂觀,指標品牌商包括LVMH、HERMES、Michael Kors、Coach今年展望正面,目前訂單能見度已到第3季。

F-紅木3月開始,因有東南亞大型工程案依完工比例入帳,營收可望彈升,將好過今年1、2月水準。法人表示,F-紅木是國際精品店面裝潢業者,亞洲訂單來源主要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印度等開發中國家,隨著精品業者加重亞洲布局,F-紅木業績也可望回暖。

F-紅木去年亞洲市場營收比重占62%、美國占29%、歐洲占9%。公司表示,全球精品產業雖歐美是目前主要消費市場,但近年來以亞洲地區成長幅度最大,且仍在上升趨勢之中。法人估未來3年整體精品市場規模將呈現4-6%的年複合成長率,產業可望持續成長。

F-紅木去年合併營收17.5億元,稅後淨利1.56億元,每股稅後盈餘3.26元。董事會並通過2015年度股利分配案,擬發放現金股利每股2.5元,配息率約達77%,依昨日收盤價計,股息殖利率達5.2%。

瑪莎拉蒂 砸6億內湖設據點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25 02:57 經濟日報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

頂級豪華車對客戶的尊榮服務無所不用其極。瑪莎拉蒂來台十年,累積銷售1,300輛,卻投資6億元在內湖打造旗艦服務據點與展示中心,以超跑級名車在台車口數對上服務中心的造價來看,堪稱台灣第一。

瑪莎拉蒂一年在台銷售約500輛,投資6億元打造全新台北旗艦售後服務暨展示中心,這種投資配置顯然與一般汽車品牌的配置不同。由於頂級客層更追求服務的尊榮感,預期在旗艦服務中心啟用後,未來每年銷量可望提升到800輛。

頂級跑車藍寶堅尼則是打造與眾不同的獨特車輛,提供每位車主基本選配以外,還可搭配多種皮件樣式與顏色,形塑出高度客製化的個性超跑。

藍寶堅尼量身打造的特製車輛,不僅大幅提升顧客滿意度,更強化產品專屬性與品牌高度。

生產力4.0 雲嘉南聯盟成立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25 02:57 聯合報 記者謝進盛/官田報導


「雲嘉南生產力4.0人才培育策略聯盟」昨成立,同名網站平台也首度上線,結合成大、工研院產官學界25個單位,提供生產力4.0補助課程及諮詢輔導等,預計逾300家企業受惠。

聯盟成立儀式由勞動部雲嘉南分署長柯呈枋、遠東科大校長王元仁、南台科大校長戴謙等人共同主持,將象徵生產力4.0的機器手臂智慧化點亮主題燈後,正式運作。

「雲嘉南生產力4.0人才培育策略聯盟」網路平台(http://www.derjian.com.tw/produce/)提供生產力4.0訓練課程、師資、補助計畫、技術服務與研發等資源。

目前已有機器人運用、物聯網、雲端技術、大數據分析、智慧製造、無線通訊技術等生產力4.0相關課程,企業可運用政府補助上課。此外,聯盟也成立顧問團,提供企業免費諮詢與輔導,並有媒合聯盟成員與企業合作等服務。

柯呈枋說,生產力1.0是單點單線自動化,2.0是整廠整線自動化,3.0是資訊時代企業E化,4.0則是進展到智慧化彈性換線生產,將為企業帶來更高產值。

財經觀點/改變來自選擇 選擇自行車改變台灣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25 02:57 聯合報 紀維德(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代表)


台灣各大城市力推自行車政策多年,仍無法大幅增加綠色運輸的使用量。荷蘭自行車文化發展歷程,可做為借鏡,我認為,關鍵在台灣一定要落實自行車政策,且政府與人民要有共識及耐心共同推廣。

荷蘭自行車發展,始自1970年代,當時汽車也是我們的主要交通工具,但汽車肇事率太高,喚起了大家的用路安全意識。

像1971年,就有3,300位荷蘭人因交通事故喪生,居民發起街頭抗爭,要求自行車用路權。接著1973年,爆發中東石油危機,荷蘭人更認知到仰賴石油能源,最終仍有困境,當時政府也認同並呼籲,「荷蘭需要尋求一個永續的交通方式」,因而決定推廣自行車。

就在人民自覺及政府支持下,我們開始研討並落實自行車相關政策。這些重要措施包括,在市中心進行車輛管制,並設立車輛禁駛區域、且大部分市區道路時速都降至30公里以下,同時提高市中心的停車收費,並透過教育,自小學起就有自行車教育與路考筆試測驗,另外,也修改車禍保險制度,以保障自行車騎士。

目前荷蘭在市區騎自行車到目的地速度「較開車還快10%」,而全國路權分配比率,自行車6%、大眾運輸15%、汽車75%,但市區自行車路權比率更高。

因為自行車比人還多,所以相關基礎建設極為重要,尤其是自行車停車場,首都阿姆斯特丹的車站目前約有2.6萬個車位,2020年以前,荷蘭政府還將投資1.2億歐元,其中9000萬歐元都用在擴張自行車停車位。還有恩荷芬市的世界首座自行車與行人專用圓環,採用懸空式設計,以解決交通流量問題。

自行車道也融入創新科技,荷蘭著名的梵谷車道以及太陽之路,都是利用太陽能發光的石頭與太陽能面板照明,還可節省電能,而以生物複合材料製成的車道,能夠自動感應並調節亮度,打造永續交通。

「改變來自選擇」,台灣政府已著手推動自行車路網計畫,台灣還有完整的中高階自行車生產供應鏈,每一位台灣人都能做出生活的選擇,讓自行車融入生活,讓自行車,從傳統的休閒工具延伸到綠色運輸的交通工具。(本文由紀維德口述,記者孫中英整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