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台灣應該訂通膨率目標為2%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21 02:02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立法委員也是前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日前質詢時,與央行總裁彭淮南有過一段辯論,曾銘宗認為應該適度增加通膨,以免薪資停滯,造成人才外流;但是,彭淮南認為,低度的通膨可以提升生活水準,而且物價穩定有利於長期的經濟成長。顯然他們兩人對於台灣總體經濟政策方向是有很不一樣的看法,那我們又該如何去解讀他們的觀點呢?

一般而言,薪資具有僵固性,短期之內是不容易變動的,向上調整固然不易,往下調整也同樣不容易。因此在物價上漲的時候,由於企業收益增加,但是薪資不動,所以企業的利潤增加,因而帶動投資,擴大勞動需求,從而再帶動薪資。也就是說,勞動需求是一項引申性的需求,只有當企業有利潤的時候,才會增加聘僱員工,然後才有機會提高薪資。換句話說,溫和的通貨膨脹不但對企業有利,對於整體經濟成長也是有利的;相反的,如果出現通貨緊縮,企業產品的價格下跌,在薪資不容易調降的情況下,造成企業虧損,下一年度就會開始減少僱用人員,於是薪資開始下跌,失業率就會增加,所以通貨緊縮就有可能造成經濟不景氣,當然不利於經濟發展。

近年以來,由於國際經濟不景氣,許多國家出口不順暢,各國都希望能以國內市場來帶動有效需求,除了提振民間消費以外,重要的是希望國內企業能夠增加投資,一方面可以立即增加有效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勞動需求,降低失業。在此一目標之下,日本安倍經濟學三箭中的一支,就是增加貨幣供給,降低利率,同時把通貨膨脹率目標訂在2%,希望藉此帶給企業更多利潤,然後帶動國內投資。

然而,彭總裁認為當物價穩定時,企業比較沒有風險,因為他們可以掌握自己產品的價格及未來可能的利潤,因此比較會願意投資。相反的,如果通貨膨脹很嚴重,產品的價格不確定,當然利潤也比較不容易估計,投資風險自然較高,因此對於投資就會比較保守。所以,彭總裁認為提要提高薪資,一方面要從提高勞動生產力著手;另一方面,也可以給加薪的企業更多租稅鼓勵,讓他們願意在有利潤的情況下,給員工加薪。

其實他們兩人的講法都沒有錯,一方面,政府應該營造一個讓企業容易賺錢的環境,企業賺錢了,就有能力給員工加薪;另一方面,員工也應該盡可能提高生產力,帶給企業更多產出,自然薪資也可以提高。

既然兩人的講法都對,為什麼兩人會有不同的政策建議呢?重點在於近年來台灣的物價的確是非常穩定,為何長期的經濟成長率卻逐年下降呢?而薪資停滯成長呢?更應該問的是,近年來,不但是物價穩定,甚至是否已經出現通貨緊縮的可能了呢?比方說,去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下跌了0.31%,這是台灣少見的通貨緊縮現象;另一方面,由於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降,造成躉售物價指數(WPI)更是下跌了8%。但是如果扣除油價因素,單純就核心物價來觀察,仍然上漲約1.3%,因此嚴格說起來台灣並沒有出現嚴重的通貨緊縮現象。

不過,我們要特別指出,雖然台灣並沒有出現通貨緊縮現象,但是由於長年以來的物價穩定及薪資停滯不前,導致國人對於物價的調整非常敏感,記得曾經有一家賣滷肉飯的知名餐廳想要調漲5元時,遭到許多國人的批評。在國人對於物價調漲非常敏感的情況下,企業想要獲利已經不容易,更何況要企業主動為員工加薪。

所以,我們認為現在應該可以考慮安倍政府的做法,把通貨膨脹率目標訂在每年2%,讓企業有更多獲利的機會,進而未來比較容易提高薪資;否則,台灣經濟一直停滯,薪資也不容易提升,而陷入長期的低度成長循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