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苗栗後龍西湖溪出海口 貝化石帶遭盜採
2015-09-26 03:02:29 聯合報 記者張裕珍/後龍報導
苗栗縣後龍鎮沿海「過港貝類化石帶」珍貴難得,其中,位於西湖溪出海口的化石出露點鮮為人知,「最為神秘」,但日前苗栗縣自然生態學會成員直擊,有人帶著鐵鎚等工具盜採化石,無奈又痛心。
苗栗縣府農業處自然生態保育科長劉猷士說,這處貝化石出露點位於出海口,漲潮時會被淹沒,但仍是珍貴地景,將立牌警告「不要擅自盜採、開挖」,並呼籲大家共同守護珍貴自然資產。
苗栗縣西湖溪出海口的貝化石層慘遭破壞,令自然生態學會成員痛心又無奈。 記者張裕珍/攝影
分享
自然生態學會理事長郭榮信說,過港貝類化石帶位於西湖溪南岸,過去日人稱「灣瓦貝塚」,有重要歷史價值、地科教育意義,民國44年苗栗縣文獻委員會設立「過港貝化石層」石碑,彰顯重要性。
過港貝類化石帶又有3處出露點,可直接以肉眼欣賞,其中2處位於清海宮附近海線縱貫鐵路邊山坡、清海宮北側約1公里鐵路與鄉間路旁,都位於路旁容易抵達,廣為人知也是很好的地質考察景點。
還有一處很少人知道,位於西湖溪出海口北岸的沙灘,漲潮時易被海水淹沒,但退潮時可走入沙灘觀賞,一旁還有海蝕洞及海蝕平台,環境幽靜宜人。
3處貝化石出露點維護不易,前2處屢遭盜挖,「石層外表坑坑巴巴」,第三處的「神秘化石帶」雖然隱密,也慘遭「毒手」,學會成員9月初就曾直擊貝化石遭人盜挖帶走。
郭榮信說,學會成員恰好到該處觀察,發現一名男子蹲在貝化石層旁,使用鐵鎚、鐵鍬等工具不停敲敲打打,敲出不少鑲嵌有貝化石的石塊,他擔心,再有人惡意破壞,「這片美景不知能夠撐多久」。
「以前這裡的貝化石很壯觀!」郭榮信表示,據以前的紀錄影像,沙灘上的貝化石層可見一顆顆白色貝化石鑲嵌其中,保存良好,搭配海蝕洞、風稜石等特殊景致,「美麗又少見」,希望相關單位重視,維護此珍貴地景。
160公尺巨佛畫 高雄展全貌
2015-09-26 03:02:23 聯合報 記者楊濡嘉/高雄報導
知名禪學大師、也是佛教藝術工作者洪啟嵩,發願要完成長一百六十公尺、寬六十二點五公尺、面積約一公頃的大佛像,經半年多來完成白描像,今天在高雄展覽館展出,隨後將以一年時間完成上色彩繪,他將申請金氏世界紀錄認證。
禪學大師洪啟嵩展出巨幅大佛白描畫,十分壯觀,僅是佛陀頭像,就讓一旁的人顯得很渺小。 記者楊濡嘉/攝影
分享
大佛像由十三捲,每捲長一百六十公尺、寬五公尺的特殊布料拼成。洪啟嵩和覺性地球協會志工昨天布展,畫布捲在特製木箱鐵軸上,需至少十名志工推著木箱,把畫布慢慢拉出來,鋪在地上,足足花了一整個下午。
不過因場館寬度不足,只能展開九捲,但大佛的主體已能全部展出,洪啟嵩昨站在展館三樓向下看,笑說:「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大佛全貌。」
這麼巨幅的畫作要怎麼畫,引人好奇。洪啟嵩說,依他的手部可以轉動的最大限度,直線一筆畫一公尺、橫線五公尺,畫好需等半小時讓顏料乾,把畫布捲起來,再繼續畫下一個五公尺,「我把自己放空,用輕鬆的心情作畫,每一筆畫才不至於出現不穩的線條,不同畫布也才能連接。」
洪啟嵩說,畫這幅巨畫的因緣,其一是二○○一年阿富汗巴米揚大佛被炸毀,他即發願完成一公頃的佛陀畫像,推算是長一百六十公尺、寬六十二點五公尺;另一個因緣是二○○五年做了一個夢,夢裡佛陀送他一面刻有「麒麟」二字的木牌。
洪說,夢裡他回送給佛陀一張長寬各為一百公尺的大畫,夢醒來之後,他即展開為時十五年的大畫實驗,可是因畫紙的關係,直到去年國內三家紡織業者為他織出特製布料,才得實現此心願。
洪啟嵩大學主修經濟,辦過報,自小沒有學過畫,四十歲開始畫佛像,無師自通,二○一一年在大陸雲岡石窟畫大佛寫真(十三公尺寬、廿五公尺長),二○一二年在台北車站書寫大龍字;他說也畫過面積比手掌還小的畫。
國家金璽獎 經濟日報獲殊榮
2015-09-26 03:02:37 經濟日報 記者蘇秀慧/台北報導
第一屆國家金璽獎昨(25)日舉行頒獎典禮,經濟日報堅持為企業發聲,扮演工商喉舌,促動台灣經濟正向循環,獲團體組優良媒體類別獎。
經濟日報獲得第一屆國家金璽獎團體組優良媒體,副社長翁得元(右)代表領獎,副總統吳敦義應邀出席(中),左為國家金璽獎選拔委員會主委廖萬隆。 記者林伯東/攝影
分享
國家金璽獎是由中華民國工商建設研究會主辦,主要是表彰對工商建設研究有功人士、團體,今年是首度頒發。頒獎典禮昨日在台北圓山飯店舉行,由工商建研會理事長廖萬隆主持,副總統吳敦義應邀頒獎,經濟日報由副社長翁得元代表領獎。
主辦單位肯定經濟日報長期堅持為企業發聲,扮演工商喉舌,堅持善盡媒體第四權責任,監督政府政策,從經濟的邏輯思考,促動經濟的正向循環;並從效率、經濟的角度看問題,對於所謂「公平正義」等議題,提供觀點和觀察,促進資源的有效分配;另也善盡媒體報導責任,發揮媒體影響力。
吳敦義致詞時肯定工商建研會設立國家金璽獎,是為達成振興國家經濟、繁榮社會非常重要的一步。
緝毒犬寄養家庭 「不教」握手跟坐下
2015-09-26 03:02:12 聯合報 記者林佩均、宋柏誼、張弘昌/台中報導
「寄養家庭」不只照顧弱勢兒童,有一種專門收養拉不拉多犬,協助訓練成為機場、海關帥氣的緝毒犬;台中有多人擔任緝毒犬寄養家庭,表示與養一般狗很不一樣,不能學「握手、坐下」,飲食與體重都得「照書養」。
受訓犬精準完成指令,領犬員會模仿發出低沉吼聲,與受訓犬玩毛巾捲拔河戰,再到屋外賽跑。 記者林佩均/攝影
分享
台灣緝毒犬多在機場服役,由位在台中后里的海關緝毒犬培訓中心訓練,9年已培訓近300隻拉不拉多值勤犬,每年約40隻。培訓過程嚴苛,成功畢業服役僅3成;為從小培養「見多識廣」,1歲前要選擇適合的寄養家庭,訓練「社會化」。
從小怕狗的廖慧貞在孩子鼓勵下,今年成為海關緝毒犬培訓中心的寄養家庭,她說,一切照手冊飼養,不能睡狗窩、不上寵物美容店,飲食全由中心提供。「我們家Mandy以後是要做大事的!」廖慧貞養出感情、驕傲地說。
已擔任第5隻受訓犬寄養家庭的蔡淑媚,每周到緝毒犬培訓中心,探望照顧過的幼犬。 記者林佩均/攝影
分享
蔡淑媚喜歡寵物,兩年前與丈夫蘇鐘添在聯合報看到寄養家庭資訊,前後為5隻犬兒訓練,要讓愛犬有更寬敞空間,不惜拆掉栽種多年的花圃;養出專業的蔡淑媚,還有厚厚一疊愛犬寫真集與筆記本,詳細記載愛犬的生活飲食與狀況。
海關緝毒犬培訓中心指出,透過寄養家庭「社會化」,及飲食控管、氣味連結等訓練,激發狗比人類靈敏1千倍的嗅覺,可查緝毒品、藥材,或在救災關鍵時刻發現受困傷者。
犬兒1歲前在寄養家庭,之後回訓練中心進行密集3個月「魔鬼訓練」,每天5次搜尋工廠、汽車、旅客、貨櫃等,從上萬件物品訓練出敏銳嗅覺,每周要在12公頃的培訓中心奔跑練體能;結業後派到單位實習3個月,每兩周回來受更嚴苛的魔鬼訓練,經過層層測驗,才能「畢業」到各單位服役。
有特殊氣味 別給海巡官兵吃青椒
2015-09-26 13:36:42 聯合晚報 記者洪哲政/新北市報導
海巡署安檢所遍布各港口,伙食首選卻非海鮮。位於金山萬里海巡21大隊列出海巡官兵「五最愛」與「五不愛」的菜單,口味濃厚的豬雞料理如「打拋豬」等,被列為「拜託拜託常常煮」。但家常菜如青椒肉絲,卻被列為「沒事少煮點」,因為多數官兵不喜歡青椒味。
海巡署駐各港口安檢所臨海渡日,外界刻板印象認為他們吃魚一定方便又物美價廉。但海巡官員說,港口海鮮價格其實不是伙食負擔得起。軍方負責執行漁船檢查勤務,也要注意避嫌,採買都找農會。
菜單統一由大隊開立,連調味料、沙拉油,都要註明廠牌。相較一般軍隊動輒供數百人餐的大型伙房相較,海岸巡防署安檢所的廚房屬於小伙,受限空間,安檢所廚房規模與一般家庭無異,卻一次要料理10餘人到30人份量的飯菜。
安檢所勤務繁忙緊湊,輪值伙房的士兵通常沒時間久燉慢煮,料理多以快炒為佳,許多不易入味和有特殊氣味的食材,經常被嫌棄。官員說,因應安檢所裡快煮快吃生態,最愛哨所菜多半是重口味、好下飯的肉食。
網路上也有最愛哨所菜,許多士兵熟能生巧,自行變化菜色,包括麻婆豆腐、牛肉麵、越式牛河、金沙蝦球、漢堡排、紫菜豆腐球、歐姆蛋、大阪燒三杯雞、三杯豆干、炸銀絲卷沾煉乳、醋溜高麗菜、豬肝麻油炒飯、螞蟻上樹、藥燉排骨都能上手。但也有士兵抱怨,學弟不會煮,全哨都餓肚。
從打蛋學起 海巡兵蒸煮炒炸學做菜
2015-09-26 13:36:39 聯合晚報 記者洪哲政/新北市報導
海岸巡防署日前開放被基層老兵暱稱為「海巡廚藝學院」的烹飪教學班,由農會講師為士兵示範快速烹調料理。 記者洪哲政/攝影
分享海岸巡防署有個戲稱「海巡廚藝學院」的烹飪教學班,農會講師正為士兵示範烹調「三杯雞」等菜餚。沒有烹調經驗的士兵手忙腳亂,有的連打蛋都不會,還有的當場打翻鍋具,將臉湊近熱油鍋聞味道,更有人將沒煮熟的雞肉撈出,重切小塊再下鍋,窘態百出。
海巡署駐防的港口安檢所多自行開伙,扣除休假人員,人人有勤務。三餐開飯前,絕大多數是看誰有空誰做飯,沒有專責伙房兵。所有志願役、義務役男女官兵,不少人是不識鍋鏟的少爺小姐,但當了海巡兵沒多久,卻能蒸煮炒炸做大鍋菜,一兩小時變出20人份,每餐四菜一湯的本領。
海巡署沿海各岸巡總隊與大隊,過去由國軍副食供應站供應菜餚,現改向地區農會直接採購,農會附贈烹飪教學,派遣講師訓練士兵炊事。由農會講師親授基本刀法、廚房安全紀律與四項基本菜餚作功。
曾在海軍陸戰隊服役的農會廠長陳俊宏提醒士兵,進伙房前應先規畫烹調時間,從第一道菜起鍋到最後一個人用完餐,不超過4小時,避免食物質變。還要學會聞嗅菜餚原料,辨識新鮮度。不管烹調技術如何,口味以清淡為優先,鹹度可事後再依個人喜好調整。
陳俊宏還說,進伙房前要先嗅,若有瓦斯餘味,不可開燈,先開窗散去氣味,再確認瓦斯是否漏氣。注意菜刀握法,下刀謹慎,擦洗時,自刀背順向,避免割傷。不要直接掀鍋,小心蒸氣撲面傷人。
21大隊少尉行政官黃柔蓁說,烹飪課程上,男女軍官與兵士相互研討廚藝,共嘗菜色,讓她建立起烹飪的信心。入伍一年半的上兵黃士育則說,他現在一到兩個小時,就能作出40人份的四菜一湯,很有成就感,也覺得這種團體生活真不錯。
海巡安檢所五大愛與五不愛哨所菜資料來源:海巡署岸巡21大隊海巡署/整理 攝影/洪哲政
分享
透過「孩子的另一扇眼睛」看見原鄉之美
2015-09-24 11:07:41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截自「孩子的另一扇眼睛」官網。
分享
偏鄉的孩子如何了解家鄉的文化和美景,進而開闊視野,接觸外在的世界?
相機是孩子的另一扇眼睛。趙廷箴文教基金會與公益平台自2012年啟動「校園攝影深耕」計畫,逐步號召攝影志工前往偏鄉教學,轉為交棒給在地學校,幫助學校老師將攝影融入課程,成為學校長期發展的特色教學,也為學生在課業之外延伸視野,找到一處自信的舞台。
截自「孩子的另一扇眼睛」官網。
分享
第三屆「孩子的另一扇眼睛」攝影記錄展將在新光三越A9八樓展出,9/25(五)下午2時由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嚴長壽董事長主持開幕。展覽以「傳承、永續、翻轉」為主軸,呈現十所花東學校孩子們透過影像捕捉的家鄉之美,展期自9/25(五)至10/12(一)止,歡迎民眾蒞臨參觀。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並同時出版《孩子的另一扇眼睛》攝影集,集結過去三屆精彩作品,記錄三年多來各種參與者的感動、收獲和回饋,期待藉由攝影集的分享,鼓勵更多基金會和學校用更活潑創意的方法,讓教育可以不一樣。
為了讓有心從事偏鄉攝影教學服務的單位了解如何與學校合作推動攝影深耕課程,9/26 (六) 下午2時也在展場舉辦經驗分享會,邀請參與計畫的老師和攝影志工們進行第一手交流。
截自「孩子的另一扇眼睛」官網。
分享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同時鼓勵各地企業或基金會投入偏鄉攝影教學,並透過「課程經驗分享會」提供企業夥伴執行計畫的參考。2014年新竹台積電晶圓二&五廠及台中裕元教育基金會響應計畫,台積電80位志工每個月兩次,往返四個多小時的車程,不間斷的將「愛」輸送到新竹尖石鄉的玉峰國小、石磊國小;而裕元教育基金會則組織250多位寶成國際集團企業志工,陪伴彰化埔鹽鄉天盛國小孩子透過攝影認識自己生長的環境。本次攝影展也同時展出三所學校孩子們的動人作品,展現企業實踐公益接力,讓愛無限延伸的力量。
學者:減排大勢所趨 中國腳步比台灣快
2015-09-25 14:51:34 聯合晚報 記者邱瓊平/台北報導
中國大陸將於2017年推出碳排放交易市場,台灣大學大氣系教授徐光蓉表示,這是大勢所趨,並不意外,大陸幾年前就在五、六個地區試辦碳排放交易,因應氣候變遷的腳步比台灣還快。
徐光蓉指出,環保署力推溫室氣體減量法,即將實施碳排放交易,但碳排放是看不到的東西,如果沒有完整配套以及擬定罰責,可能出現買空賣空等不法情事。
徐光蓉認為,稽查制度必須更完整,且祭出罰責,才能讓高汙染的大廠有感,願意改善相關設施。不過,汙染廠房附近的居民對於碳排放交易,應該無感,因為大廠只要花了錢,就能補足碳排放,但無助於改善居民生活品質,仍舊得吸髒空氣。
環保署副署長符樹強指出,行政院會上周已通過展開溫室氣體減量的作為,設定短中期的目標,我國盡最大努力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短期目標是2030年時達到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半的目標,且回到2000年的水平,也就是214百萬公噸。
氣候變遷是刻不容緩的議題,符樹強說,環保署推估,我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30年會達到428百萬公噸,目前減量目標是五成,臨近的韓國減量目標是三成七,可見我國更為積極。另外,溫管法已在7月上路,根據法規要求,我國2050年的排碳量,須是2005年量的一半。
【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紐約時報的報導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承諾凸顯中國希望迅速採取行動,以強力反擊共和黨以中國未跟進為由而反對暖化協約的藉口。然而,中國是否會真正頒布與執行大幅限制氣體排放的計畫,仍是個疑問。
事實上,來自國內外的施壓已迫使北京政府必須在抑制氣體排放上採取更堅定的行動,特別是煤炭。中國各大城市經常籠罩在有毒的煙霧之中,曾迫使政府多次採行限制媒炭和其它空氣汙染源的措施,伴隨的好處就是減低二氧化碳的汙染;當局還發現,減少使用化石燃料也會帶來正面的經濟效益。
偏鄉童攝影展/等阿公回家 他是孤單藍白拖
2015-09-26 03:02:31 聯合報 記者沈育如/台北報導
照片中,蹺蹺板的兩顆生鏽螺絲釘加一片落葉,像極笑臉,是小學生眼中的「秋天」。而擺在民宅前的藍白拖,是靦腆小男生對阿公的思念。在「孩子的另一扇眼睛」攝影紀錄展中,不僅展現孩子的童真想像,也讓大人找回失落已久的單純。
台東鸞山國小 胡惵 ●作品/眼神 記者陳柏亨/攝影
分享
趙廷箴文教基金會、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合辦的第三屆「孩子的另一扇眼睛」攝影紀錄展,共展出八十幅作品,呈現十所花東小學的學童學習拍照一、兩年的成果。
花蓮鶴岡國小 陳司藤 ●作品/阿美族的小孩呀! 記者陳柏亨/攝影
分享
攝影紀錄展前兩屆透過招募來的二手數位相機,讓花東偏鄉小學可能從沒看過相機的小學生接觸拍照。今年的校園攝影深耕計畫,老師學得攝影技巧後回到校園教學生,讓十所偏鄉學校的孩童都成為小小攝影師。
花蓮見晴國小 高佑勛 ●作品/有人在嗎 記者陳柏亨/攝影
分享
參與計畫的花蓮鶴岡國小老師蘇玉華表示,有的孩子過去沒碰過相機,到現在不僅拍照技術成熟,也透過鏡頭觀察生活周遭。例如拍阿公、阿嬤摘採金針,一開始只是拍「工作照」,後來觀察到「為什麼阿公、阿嬤工作要戴兩層斗笠」、「太陽這麼毒辣,阿公、阿嬤不累嗎?」久而久之孩子能體會長輩的辛苦,因為有了同理心,更尊敬長輩。
台東三和國小 賴佳怡 ●作品/秋天的微笑 記者陳柏亨/攝影
分享
台東三和國小學生賴佳怡展出作品「秋天的微笑」,賴佳怡說,她將校園蹺蹺板生鏽的兩顆螺絲釘,加上隨手撿起的落葉,構成一幅笑臉,這是她對秋天的詮釋。
賴佳怡說,攝影有時能拍出「有趣的東西」,她有次俯拍學校水生池,水中倒影卻變成一對彎月眼睛,跟一個大鼻子;有次對著太陽拍照,光影交織成「從天而降」的大火球。
「清晨阿公出門工作,留下一雙孤零零的藍白拖鞋,還有在家等他回來的我」,花蓮見晴國小學生高佑勛的作品「有人在嗎」,構圖只有木板大門、隱約可見的信箱、陽光灑落在自家大門口,對比著屋簷的陰影。他將自己比擬成藍白拖,在門口等阿公回來。
攝影紀錄展即日起至十月十二日,在新光三越台北信義新天地A九館八樓展出,免費參觀。
•活動官網http://photography.thealliance.org.tw/
花蓮塔古莫豐年祭 續爭土地權狀
2015-09-26 03:02:26 聯合報 記者邱立雅/鳳林報導
花蓮縣塔古莫世耕地權益協會昨天在馬太鞍溪北側舉辦豐年祭,在豐年祭中,部落頭目、協會幹部重申原住民土地問題,希望凝聚族人力量,繼續向政府爭取土地權狀,告慰祖靈開墾辛勞。
花蓮縣原住民塔古莫世耕地權益協會昨天舉辦豐年祭,部落族人討論土地問題。 記者邱立雅/攝影
分享
塔古莫世耕地權益協會舉辦的豐年祭,約從民國70年起,便以爭取族人土地權益的目的而舉辦,豐年祭會場,還以部落土地為背景圖片,讓族人了解目前耕作的範圍與位置。
塔古莫頭目謝連光表示,在政府來台前,族人就在當地生活,以前沒有堤防,每次大水來,就把土地沖走,平日僅能種植玉米、地瓜等作物,直到民國70年左右,堤防建好後,族人就在原地種植水稻,但300多公頃的土地,族人遲遲等不到土地權狀。
塔古莫世耕地權益協會理事長林新平說,當地土地已劃入原保地,但附近開發環保科技園區,也要蓋愛狗樂園,讓他膽戰心驚,所以藉由豐年祭,集合族人,也傳遞訊息,讓族人知道,未來有土地上的任何問題,可以向塔古莫世耕地權益協會諮詢。
研究馬太鞍部落的學者羅紀彥表示,塔古莫世耕地以前是一個部落聚點,在日據時代,部落族人被遷去馬太鞍部落居住;政府一直試圖開發當地,族人的訴求是就地耕作,但過去有些土地被開發,無法進入增劃編保留地程序,希望相關單位能正視,讓土地地號、歸屬,都有明確的歸屬或回覆。
看「灣生回家」 觀眾長輩頻拭淚
2015-09-26 03:02:20 聯合報 記者徐如宜/高雄報導
高雄市府以行動支持紀錄片「灣生回家」,邀與灣生有共同生活輕驗的長輩們觀影。 記者徐如宜/攝影
分享刻劃日治時代在台灣出生的日本人生命故事紀錄片「灣生回家」,昨晚在高雄舉辦特映會。市府邀請與灣生同一時代的高雄長輩們一起欣賞電影,隨著劇中人回溯過往記憶,時而歡喜、時而啜泣。
「灣生回家」記錄著一段台灣和日本鮮為人知的歷史,於1895年至1946年日治時期在台灣生下的日本人稱為「灣生」。他們在台灣出生、成長,卻在二戰結束時被迫遣返,離開他們心中認定的故鄉台灣,回到日本後卻因灣生的身分遭受自己的日本同胞歧視。
監製田中實加是高雄囝仔,她賣了在台灣北投的房子,幫超過140位灣生回到台灣尋根,並將自己所有積蓄投入電影拍攝製作,記錄了8位灣生的生命故事。她說,這個紀錄片的主軸是「逆風前行」,呈現力量與勇氣。
「灣生」片山清子目前已重病在床,她一輩子都困在日籍母親遺棄自己的遺憾裡,終生期盼與母親重逢。家人曾為她多次赴日本找尋,最後終於看到日方一紙戶籍,證明晚年獨居的母親片山千歲其實回日本後有將女兒入籍,並沒有遺棄她。當家人在清子耳旁敘述輾轉的過程,清子熱淚盈眶,銀幕前的市長陳菊和觀眾長輩們都頻頻拭淚。
高雄市歷史博物館也找到一張當年在高雄「光榮碼頭」,日本僑民即將「引揚(即遣返)」日本的珍貴照片。陳菊表示,台灣是一塊充滿多元族群與文化的土地,與鄰近的日本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曾經在台灣生活的灣生是這塊土地上應該被重視的珍貴記憶。「灣生回家」10月16日將在院線上映。
磨鋸30年 一身功夫有傳人
2015-09-26 03:02:17 聯合報 記者黃宏璣/水里報導
台大實驗林管理處木材利用工廠有位磨鋸師傅陳義龍,他是國內為數不多的磨鋸師,他磨帶鋸提供製材師傅切割原木,原木製材率高低,就靠他30年的磨鋸巧手。
國寶級磨鋸師父陳義龍(左)後年初要退休,把磨鋸功夫傳給年輕的徐健國(右)。 記者黃宏璣/攝影
分享
台灣伐木全盛時期,全省木材工廠林立,鋸原木的帶鋸都要磨鋸師傅整理,確保帶鋸銳利好用,但隨著禁伐,木材工廠逐一歇業,製材師轉行退休、電腦化,磨鋸師逐一消失。
台大實驗林水里鄉木材利用工廠一直保持完整的原木生產至加工設施,木材生產線從大割至中割、小割使用的帶鋸,都交由磨鋸師陳義龍整理琢磨。
陳義龍原來也是製材師傅,30年前在生產線裁切原木,等不到磨鋸師整理鈍化帶鋸,他只好自己試著磨鋸子;起初只是照老師傅磨法泡製,磨得不好用,就找認識的磨鋸師指點迷津,一練就是3年4個月才出師。
陳義龍說,新帶鋸出廠送到木材廠時,鋸身很硬,要先讓新鋸子變得柔軟,再配合要鋸的原木材質去磨製鋸齒,並調整鋸齒深淺與角度,讓鋸子會吃木材,才不會鋸不動。
他說,磨帶鋸要看用途,如果是大割裁切的原木材質很硬,鋸齒就要淺且利;如果原木材質鬆,鋸齒左右要對稱且銳利,才能消化木屑,所以師傅的眼睛要很銳利,手觸感要靈活,一眼看出原木特性,決定從那個角度鋸進去,木材製材率才會高。
工廠主任楊賜霖說,現在磨帶鋸雖已進步到電腦操控,但電腦控制磨鋸片有盲點,大割鋸占很重要位置,更需要老師傅磨製才好用;陳義龍後年1月退休,廠方已安排40歲原住民徐健國傳承學磨鋸功夫。陳義龍說,很高興後繼有人。
2015-09-26 03:02:29 聯合報 記者張裕珍/後龍報導
苗栗縣後龍鎮沿海「過港貝類化石帶」珍貴難得,其中,位於西湖溪出海口的化石出露點鮮為人知,「最為神秘」,但日前苗栗縣自然生態學會成員直擊,有人帶著鐵鎚等工具盜採化石,無奈又痛心。
苗栗縣府農業處自然生態保育科長劉猷士說,這處貝化石出露點位於出海口,漲潮時會被淹沒,但仍是珍貴地景,將立牌警告「不要擅自盜採、開挖」,並呼籲大家共同守護珍貴自然資產。
苗栗縣西湖溪出海口的貝化石層慘遭破壞,令自然生態學會成員痛心又無奈。 記者張裕珍/攝影
分享
自然生態學會理事長郭榮信說,過港貝類化石帶位於西湖溪南岸,過去日人稱「灣瓦貝塚」,有重要歷史價值、地科教育意義,民國44年苗栗縣文獻委員會設立「過港貝化石層」石碑,彰顯重要性。
過港貝類化石帶又有3處出露點,可直接以肉眼欣賞,其中2處位於清海宮附近海線縱貫鐵路邊山坡、清海宮北側約1公里鐵路與鄉間路旁,都位於路旁容易抵達,廣為人知也是很好的地質考察景點。
還有一處很少人知道,位於西湖溪出海口北岸的沙灘,漲潮時易被海水淹沒,但退潮時可走入沙灘觀賞,一旁還有海蝕洞及海蝕平台,環境幽靜宜人。
3處貝化石出露點維護不易,前2處屢遭盜挖,「石層外表坑坑巴巴」,第三處的「神秘化石帶」雖然隱密,也慘遭「毒手」,學會成員9月初就曾直擊貝化石遭人盜挖帶走。
郭榮信說,學會成員恰好到該處觀察,發現一名男子蹲在貝化石層旁,使用鐵鎚、鐵鍬等工具不停敲敲打打,敲出不少鑲嵌有貝化石的石塊,他擔心,再有人惡意破壞,「這片美景不知能夠撐多久」。
「以前這裡的貝化石很壯觀!」郭榮信表示,據以前的紀錄影像,沙灘上的貝化石層可見一顆顆白色貝化石鑲嵌其中,保存良好,搭配海蝕洞、風稜石等特殊景致,「美麗又少見」,希望相關單位重視,維護此珍貴地景。
160公尺巨佛畫 高雄展全貌
2015-09-26 03:02:23 聯合報 記者楊濡嘉/高雄報導
知名禪學大師、也是佛教藝術工作者洪啟嵩,發願要完成長一百六十公尺、寬六十二點五公尺、面積約一公頃的大佛像,經半年多來完成白描像,今天在高雄展覽館展出,隨後將以一年時間完成上色彩繪,他將申請金氏世界紀錄認證。
禪學大師洪啟嵩展出巨幅大佛白描畫,十分壯觀,僅是佛陀頭像,就讓一旁的人顯得很渺小。 記者楊濡嘉/攝影
分享
大佛像由十三捲,每捲長一百六十公尺、寬五公尺的特殊布料拼成。洪啟嵩和覺性地球協會志工昨天布展,畫布捲在特製木箱鐵軸上,需至少十名志工推著木箱,把畫布慢慢拉出來,鋪在地上,足足花了一整個下午。
不過因場館寬度不足,只能展開九捲,但大佛的主體已能全部展出,洪啟嵩昨站在展館三樓向下看,笑說:「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大佛全貌。」
這麼巨幅的畫作要怎麼畫,引人好奇。洪啟嵩說,依他的手部可以轉動的最大限度,直線一筆畫一公尺、橫線五公尺,畫好需等半小時讓顏料乾,把畫布捲起來,再繼續畫下一個五公尺,「我把自己放空,用輕鬆的心情作畫,每一筆畫才不至於出現不穩的線條,不同畫布也才能連接。」
洪啟嵩說,畫這幅巨畫的因緣,其一是二○○一年阿富汗巴米揚大佛被炸毀,他即發願完成一公頃的佛陀畫像,推算是長一百六十公尺、寬六十二點五公尺;另一個因緣是二○○五年做了一個夢,夢裡佛陀送他一面刻有「麒麟」二字的木牌。
洪說,夢裡他回送給佛陀一張長寬各為一百公尺的大畫,夢醒來之後,他即展開為時十五年的大畫實驗,可是因畫紙的關係,直到去年國內三家紡織業者為他織出特製布料,才得實現此心願。
洪啟嵩大學主修經濟,辦過報,自小沒有學過畫,四十歲開始畫佛像,無師自通,二○一一年在大陸雲岡石窟畫大佛寫真(十三公尺寬、廿五公尺長),二○一二年在台北車站書寫大龍字;他說也畫過面積比手掌還小的畫。
國家金璽獎 經濟日報獲殊榮
2015-09-26 03:02:37 經濟日報 記者蘇秀慧/台北報導
第一屆國家金璽獎昨(25)日舉行頒獎典禮,經濟日報堅持為企業發聲,扮演工商喉舌,促動台灣經濟正向循環,獲團體組優良媒體類別獎。
經濟日報獲得第一屆國家金璽獎團體組優良媒體,副社長翁得元(右)代表領獎,副總統吳敦義應邀出席(中),左為國家金璽獎選拔委員會主委廖萬隆。 記者林伯東/攝影
分享
國家金璽獎是由中華民國工商建設研究會主辦,主要是表彰對工商建設研究有功人士、團體,今年是首度頒發。頒獎典禮昨日在台北圓山飯店舉行,由工商建研會理事長廖萬隆主持,副總統吳敦義應邀頒獎,經濟日報由副社長翁得元代表領獎。
主辦單位肯定經濟日報長期堅持為企業發聲,扮演工商喉舌,堅持善盡媒體第四權責任,監督政府政策,從經濟的邏輯思考,促動經濟的正向循環;並從效率、經濟的角度看問題,對於所謂「公平正義」等議題,提供觀點和觀察,促進資源的有效分配;另也善盡媒體報導責任,發揮媒體影響力。
吳敦義致詞時肯定工商建研會設立國家金璽獎,是為達成振興國家經濟、繁榮社會非常重要的一步。
緝毒犬寄養家庭 「不教」握手跟坐下
2015-09-26 03:02:12 聯合報 記者林佩均、宋柏誼、張弘昌/台中報導
「寄養家庭」不只照顧弱勢兒童,有一種專門收養拉不拉多犬,協助訓練成為機場、海關帥氣的緝毒犬;台中有多人擔任緝毒犬寄養家庭,表示與養一般狗很不一樣,不能學「握手、坐下」,飲食與體重都得「照書養」。
受訓犬精準完成指令,領犬員會模仿發出低沉吼聲,與受訓犬玩毛巾捲拔河戰,再到屋外賽跑。 記者林佩均/攝影
分享
台灣緝毒犬多在機場服役,由位在台中后里的海關緝毒犬培訓中心訓練,9年已培訓近300隻拉不拉多值勤犬,每年約40隻。培訓過程嚴苛,成功畢業服役僅3成;為從小培養「見多識廣」,1歲前要選擇適合的寄養家庭,訓練「社會化」。
從小怕狗的廖慧貞在孩子鼓勵下,今年成為海關緝毒犬培訓中心的寄養家庭,她說,一切照手冊飼養,不能睡狗窩、不上寵物美容店,飲食全由中心提供。「我們家Mandy以後是要做大事的!」廖慧貞養出感情、驕傲地說。
已擔任第5隻受訓犬寄養家庭的蔡淑媚,每周到緝毒犬培訓中心,探望照顧過的幼犬。 記者林佩均/攝影
分享
蔡淑媚喜歡寵物,兩年前與丈夫蘇鐘添在聯合報看到寄養家庭資訊,前後為5隻犬兒訓練,要讓愛犬有更寬敞空間,不惜拆掉栽種多年的花圃;養出專業的蔡淑媚,還有厚厚一疊愛犬寫真集與筆記本,詳細記載愛犬的生活飲食與狀況。
海關緝毒犬培訓中心指出,透過寄養家庭「社會化」,及飲食控管、氣味連結等訓練,激發狗比人類靈敏1千倍的嗅覺,可查緝毒品、藥材,或在救災關鍵時刻發現受困傷者。
犬兒1歲前在寄養家庭,之後回訓練中心進行密集3個月「魔鬼訓練」,每天5次搜尋工廠、汽車、旅客、貨櫃等,從上萬件物品訓練出敏銳嗅覺,每周要在12公頃的培訓中心奔跑練體能;結業後派到單位實習3個月,每兩周回來受更嚴苛的魔鬼訓練,經過層層測驗,才能「畢業」到各單位服役。
有特殊氣味 別給海巡官兵吃青椒
2015-09-26 13:36:42 聯合晚報 記者洪哲政/新北市報導
海巡署安檢所遍布各港口,伙食首選卻非海鮮。位於金山萬里海巡21大隊列出海巡官兵「五最愛」與「五不愛」的菜單,口味濃厚的豬雞料理如「打拋豬」等,被列為「拜託拜託常常煮」。但家常菜如青椒肉絲,卻被列為「沒事少煮點」,因為多數官兵不喜歡青椒味。
海巡署駐各港口安檢所臨海渡日,外界刻板印象認為他們吃魚一定方便又物美價廉。但海巡官員說,港口海鮮價格其實不是伙食負擔得起。軍方負責執行漁船檢查勤務,也要注意避嫌,採買都找農會。
菜單統一由大隊開立,連調味料、沙拉油,都要註明廠牌。相較一般軍隊動輒供數百人餐的大型伙房相較,海岸巡防署安檢所的廚房屬於小伙,受限空間,安檢所廚房規模與一般家庭無異,卻一次要料理10餘人到30人份量的飯菜。
安檢所勤務繁忙緊湊,輪值伙房的士兵通常沒時間久燉慢煮,料理多以快炒為佳,許多不易入味和有特殊氣味的食材,經常被嫌棄。官員說,因應安檢所裡快煮快吃生態,最愛哨所菜多半是重口味、好下飯的肉食。
網路上也有最愛哨所菜,許多士兵熟能生巧,自行變化菜色,包括麻婆豆腐、牛肉麵、越式牛河、金沙蝦球、漢堡排、紫菜豆腐球、歐姆蛋、大阪燒三杯雞、三杯豆干、炸銀絲卷沾煉乳、醋溜高麗菜、豬肝麻油炒飯、螞蟻上樹、藥燉排骨都能上手。但也有士兵抱怨,學弟不會煮,全哨都餓肚。
從打蛋學起 海巡兵蒸煮炒炸學做菜
2015-09-26 13:36:39 聯合晚報 記者洪哲政/新北市報導
海岸巡防署日前開放被基層老兵暱稱為「海巡廚藝學院」的烹飪教學班,由農會講師為士兵示範快速烹調料理。 記者洪哲政/攝影
分享海岸巡防署有個戲稱「海巡廚藝學院」的烹飪教學班,農會講師正為士兵示範烹調「三杯雞」等菜餚。沒有烹調經驗的士兵手忙腳亂,有的連打蛋都不會,還有的當場打翻鍋具,將臉湊近熱油鍋聞味道,更有人將沒煮熟的雞肉撈出,重切小塊再下鍋,窘態百出。
海巡署駐防的港口安檢所多自行開伙,扣除休假人員,人人有勤務。三餐開飯前,絕大多數是看誰有空誰做飯,沒有專責伙房兵。所有志願役、義務役男女官兵,不少人是不識鍋鏟的少爺小姐,但當了海巡兵沒多久,卻能蒸煮炒炸做大鍋菜,一兩小時變出20人份,每餐四菜一湯的本領。
海巡署沿海各岸巡總隊與大隊,過去由國軍副食供應站供應菜餚,現改向地區農會直接採購,農會附贈烹飪教學,派遣講師訓練士兵炊事。由農會講師親授基本刀法、廚房安全紀律與四項基本菜餚作功。
曾在海軍陸戰隊服役的農會廠長陳俊宏提醒士兵,進伙房前應先規畫烹調時間,從第一道菜起鍋到最後一個人用完餐,不超過4小時,避免食物質變。還要學會聞嗅菜餚原料,辨識新鮮度。不管烹調技術如何,口味以清淡為優先,鹹度可事後再依個人喜好調整。
陳俊宏還說,進伙房前要先嗅,若有瓦斯餘味,不可開燈,先開窗散去氣味,再確認瓦斯是否漏氣。注意菜刀握法,下刀謹慎,擦洗時,自刀背順向,避免割傷。不要直接掀鍋,小心蒸氣撲面傷人。
21大隊少尉行政官黃柔蓁說,烹飪課程上,男女軍官與兵士相互研討廚藝,共嘗菜色,讓她建立起烹飪的信心。入伍一年半的上兵黃士育則說,他現在一到兩個小時,就能作出40人份的四菜一湯,很有成就感,也覺得這種團體生活真不錯。
海巡安檢所五大愛與五不愛哨所菜資料來源:海巡署岸巡21大隊海巡署/整理 攝影/洪哲政
分享
透過「孩子的另一扇眼睛」看見原鄉之美
2015-09-24 11:07:41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截自「孩子的另一扇眼睛」官網。
分享
偏鄉的孩子如何了解家鄉的文化和美景,進而開闊視野,接觸外在的世界?
相機是孩子的另一扇眼睛。趙廷箴文教基金會與公益平台自2012年啟動「校園攝影深耕」計畫,逐步號召攝影志工前往偏鄉教學,轉為交棒給在地學校,幫助學校老師將攝影融入課程,成為學校長期發展的特色教學,也為學生在課業之外延伸視野,找到一處自信的舞台。
截自「孩子的另一扇眼睛」官網。
分享
第三屆「孩子的另一扇眼睛」攝影記錄展將在新光三越A9八樓展出,9/25(五)下午2時由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嚴長壽董事長主持開幕。展覽以「傳承、永續、翻轉」為主軸,呈現十所花東學校孩子們透過影像捕捉的家鄉之美,展期自9/25(五)至10/12(一)止,歡迎民眾蒞臨參觀。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並同時出版《孩子的另一扇眼睛》攝影集,集結過去三屆精彩作品,記錄三年多來各種參與者的感動、收獲和回饋,期待藉由攝影集的分享,鼓勵更多基金會和學校用更活潑創意的方法,讓教育可以不一樣。
為了讓有心從事偏鄉攝影教學服務的單位了解如何與學校合作推動攝影深耕課程,9/26 (六) 下午2時也在展場舉辦經驗分享會,邀請參與計畫的老師和攝影志工們進行第一手交流。
截自「孩子的另一扇眼睛」官網。
分享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同時鼓勵各地企業或基金會投入偏鄉攝影教學,並透過「課程經驗分享會」提供企業夥伴執行計畫的參考。2014年新竹台積電晶圓二&五廠及台中裕元教育基金會響應計畫,台積電80位志工每個月兩次,往返四個多小時的車程,不間斷的將「愛」輸送到新竹尖石鄉的玉峰國小、石磊國小;而裕元教育基金會則組織250多位寶成國際集團企業志工,陪伴彰化埔鹽鄉天盛國小孩子透過攝影認識自己生長的環境。本次攝影展也同時展出三所學校孩子們的動人作品,展現企業實踐公益接力,讓愛無限延伸的力量。
學者:減排大勢所趨 中國腳步比台灣快
2015-09-25 14:51:34 聯合晚報 記者邱瓊平/台北報導
中國大陸將於2017年推出碳排放交易市場,台灣大學大氣系教授徐光蓉表示,這是大勢所趨,並不意外,大陸幾年前就在五、六個地區試辦碳排放交易,因應氣候變遷的腳步比台灣還快。
徐光蓉指出,環保署力推溫室氣體減量法,即將實施碳排放交易,但碳排放是看不到的東西,如果沒有完整配套以及擬定罰責,可能出現買空賣空等不法情事。
徐光蓉認為,稽查制度必須更完整,且祭出罰責,才能讓高汙染的大廠有感,願意改善相關設施。不過,汙染廠房附近的居民對於碳排放交易,應該無感,因為大廠只要花了錢,就能補足碳排放,但無助於改善居民生活品質,仍舊得吸髒空氣。
環保署副署長符樹強指出,行政院會上周已通過展開溫室氣體減量的作為,設定短中期的目標,我國盡最大努力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短期目標是2030年時達到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半的目標,且回到2000年的水平,也就是214百萬公噸。
氣候變遷是刻不容緩的議題,符樹強說,環保署推估,我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30年會達到428百萬公噸,目前減量目標是五成,臨近的韓國減量目標是三成七,可見我國更為積極。另外,溫管法已在7月上路,根據法規要求,我國2050年的排碳量,須是2005年量的一半。
【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紐約時報的報導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承諾凸顯中國希望迅速採取行動,以強力反擊共和黨以中國未跟進為由而反對暖化協約的藉口。然而,中國是否會真正頒布與執行大幅限制氣體排放的計畫,仍是個疑問。
事實上,來自國內外的施壓已迫使北京政府必須在抑制氣體排放上採取更堅定的行動,特別是煤炭。中國各大城市經常籠罩在有毒的煙霧之中,曾迫使政府多次採行限制媒炭和其它空氣汙染源的措施,伴隨的好處就是減低二氧化碳的汙染;當局還發現,減少使用化石燃料也會帶來正面的經濟效益。
偏鄉童攝影展/等阿公回家 他是孤單藍白拖
2015-09-26 03:02:31 聯合報 記者沈育如/台北報導
照片中,蹺蹺板的兩顆生鏽螺絲釘加一片落葉,像極笑臉,是小學生眼中的「秋天」。而擺在民宅前的藍白拖,是靦腆小男生對阿公的思念。在「孩子的另一扇眼睛」攝影紀錄展中,不僅展現孩子的童真想像,也讓大人找回失落已久的單純。
台東鸞山國小 胡惵 ●作品/眼神 記者陳柏亨/攝影
分享
趙廷箴文教基金會、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合辦的第三屆「孩子的另一扇眼睛」攝影紀錄展,共展出八十幅作品,呈現十所花東小學的學童學習拍照一、兩年的成果。
花蓮鶴岡國小 陳司藤 ●作品/阿美族的小孩呀! 記者陳柏亨/攝影
分享
攝影紀錄展前兩屆透過招募來的二手數位相機,讓花東偏鄉小學可能從沒看過相機的小學生接觸拍照。今年的校園攝影深耕計畫,老師學得攝影技巧後回到校園教學生,讓十所偏鄉學校的孩童都成為小小攝影師。
花蓮見晴國小 高佑勛 ●作品/有人在嗎 記者陳柏亨/攝影
分享
參與計畫的花蓮鶴岡國小老師蘇玉華表示,有的孩子過去沒碰過相機,到現在不僅拍照技術成熟,也透過鏡頭觀察生活周遭。例如拍阿公、阿嬤摘採金針,一開始只是拍「工作照」,後來觀察到「為什麼阿公、阿嬤工作要戴兩層斗笠」、「太陽這麼毒辣,阿公、阿嬤不累嗎?」久而久之孩子能體會長輩的辛苦,因為有了同理心,更尊敬長輩。
台東三和國小 賴佳怡 ●作品/秋天的微笑 記者陳柏亨/攝影
分享
台東三和國小學生賴佳怡展出作品「秋天的微笑」,賴佳怡說,她將校園蹺蹺板生鏽的兩顆螺絲釘,加上隨手撿起的落葉,構成一幅笑臉,這是她對秋天的詮釋。
賴佳怡說,攝影有時能拍出「有趣的東西」,她有次俯拍學校水生池,水中倒影卻變成一對彎月眼睛,跟一個大鼻子;有次對著太陽拍照,光影交織成「從天而降」的大火球。
「清晨阿公出門工作,留下一雙孤零零的藍白拖鞋,還有在家等他回來的我」,花蓮見晴國小學生高佑勛的作品「有人在嗎」,構圖只有木板大門、隱約可見的信箱、陽光灑落在自家大門口,對比著屋簷的陰影。他將自己比擬成藍白拖,在門口等阿公回來。
攝影紀錄展即日起至十月十二日,在新光三越台北信義新天地A九館八樓展出,免費參觀。
•活動官網http://photography.thealliance.org.tw/
花蓮塔古莫豐年祭 續爭土地權狀
2015-09-26 03:02:26 聯合報 記者邱立雅/鳳林報導
花蓮縣塔古莫世耕地權益協會昨天在馬太鞍溪北側舉辦豐年祭,在豐年祭中,部落頭目、協會幹部重申原住民土地問題,希望凝聚族人力量,繼續向政府爭取土地權狀,告慰祖靈開墾辛勞。
花蓮縣原住民塔古莫世耕地權益協會昨天舉辦豐年祭,部落族人討論土地問題。 記者邱立雅/攝影
分享
塔古莫世耕地權益協會舉辦的豐年祭,約從民國70年起,便以爭取族人土地權益的目的而舉辦,豐年祭會場,還以部落土地為背景圖片,讓族人了解目前耕作的範圍與位置。
塔古莫頭目謝連光表示,在政府來台前,族人就在當地生活,以前沒有堤防,每次大水來,就把土地沖走,平日僅能種植玉米、地瓜等作物,直到民國70年左右,堤防建好後,族人就在原地種植水稻,但300多公頃的土地,族人遲遲等不到土地權狀。
塔古莫世耕地權益協會理事長林新平說,當地土地已劃入原保地,但附近開發環保科技園區,也要蓋愛狗樂園,讓他膽戰心驚,所以藉由豐年祭,集合族人,也傳遞訊息,讓族人知道,未來有土地上的任何問題,可以向塔古莫世耕地權益協會諮詢。
研究馬太鞍部落的學者羅紀彥表示,塔古莫世耕地以前是一個部落聚點,在日據時代,部落族人被遷去馬太鞍部落居住;政府一直試圖開發當地,族人的訴求是就地耕作,但過去有些土地被開發,無法進入增劃編保留地程序,希望相關單位能正視,讓土地地號、歸屬,都有明確的歸屬或回覆。
看「灣生回家」 觀眾長輩頻拭淚
2015-09-26 03:02:20 聯合報 記者徐如宜/高雄報導
高雄市府以行動支持紀錄片「灣生回家」,邀與灣生有共同生活輕驗的長輩們觀影。 記者徐如宜/攝影
分享刻劃日治時代在台灣出生的日本人生命故事紀錄片「灣生回家」,昨晚在高雄舉辦特映會。市府邀請與灣生同一時代的高雄長輩們一起欣賞電影,隨著劇中人回溯過往記憶,時而歡喜、時而啜泣。
「灣生回家」記錄著一段台灣和日本鮮為人知的歷史,於1895年至1946年日治時期在台灣生下的日本人稱為「灣生」。他們在台灣出生、成長,卻在二戰結束時被迫遣返,離開他們心中認定的故鄉台灣,回到日本後卻因灣生的身分遭受自己的日本同胞歧視。
監製田中實加是高雄囝仔,她賣了在台灣北投的房子,幫超過140位灣生回到台灣尋根,並將自己所有積蓄投入電影拍攝製作,記錄了8位灣生的生命故事。她說,這個紀錄片的主軸是「逆風前行」,呈現力量與勇氣。
「灣生」片山清子目前已重病在床,她一輩子都困在日籍母親遺棄自己的遺憾裡,終生期盼與母親重逢。家人曾為她多次赴日本找尋,最後終於看到日方一紙戶籍,證明晚年獨居的母親片山千歲其實回日本後有將女兒入籍,並沒有遺棄她。當家人在清子耳旁敘述輾轉的過程,清子熱淚盈眶,銀幕前的市長陳菊和觀眾長輩們都頻頻拭淚。
高雄市歷史博物館也找到一張當年在高雄「光榮碼頭」,日本僑民即將「引揚(即遣返)」日本的珍貴照片。陳菊表示,台灣是一塊充滿多元族群與文化的土地,與鄰近的日本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曾經在台灣生活的灣生是這塊土地上應該被重視的珍貴記憶。「灣生回家」10月16日將在院線上映。
磨鋸30年 一身功夫有傳人
2015-09-26 03:02:17 聯合報 記者黃宏璣/水里報導
台大實驗林管理處木材利用工廠有位磨鋸師傅陳義龍,他是國內為數不多的磨鋸師,他磨帶鋸提供製材師傅切割原木,原木製材率高低,就靠他30年的磨鋸巧手。
國寶級磨鋸師父陳義龍(左)後年初要退休,把磨鋸功夫傳給年輕的徐健國(右)。 記者黃宏璣/攝影
分享
台灣伐木全盛時期,全省木材工廠林立,鋸原木的帶鋸都要磨鋸師傅整理,確保帶鋸銳利好用,但隨著禁伐,木材工廠逐一歇業,製材師轉行退休、電腦化,磨鋸師逐一消失。
台大實驗林水里鄉木材利用工廠一直保持完整的原木生產至加工設施,木材生產線從大割至中割、小割使用的帶鋸,都交由磨鋸師陳義龍整理琢磨。
陳義龍原來也是製材師傅,30年前在生產線裁切原木,等不到磨鋸師整理鈍化帶鋸,他只好自己試著磨鋸子;起初只是照老師傅磨法泡製,磨得不好用,就找認識的磨鋸師指點迷津,一練就是3年4個月才出師。
陳義龍說,新帶鋸出廠送到木材廠時,鋸身很硬,要先讓新鋸子變得柔軟,再配合要鋸的原木材質去磨製鋸齒,並調整鋸齒深淺與角度,讓鋸子會吃木材,才不會鋸不動。
他說,磨帶鋸要看用途,如果是大割裁切的原木材質很硬,鋸齒就要淺且利;如果原木材質鬆,鋸齒左右要對稱且銳利,才能消化木屑,所以師傅的眼睛要很銳利,手觸感要靈活,一眼看出原木特性,決定從那個角度鋸進去,木材製材率才會高。
工廠主任楊賜霖說,現在磨帶鋸雖已進步到電腦操控,但電腦控制磨鋸片有盲點,大割鋸占很重要位置,更需要老師傅磨製才好用;陳義龍後年1月退休,廠方已安排40歲原住民徐健國傳承學磨鋸功夫。陳義龍說,很高興後繼有人。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