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蔡英文兩岸論述的想像空間
2017-09-26 02:46聯合報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新北市)
蔡英文。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英文。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全代會中,蔡英文主席指出必須形成新的論述,以回應世界、中國、世界經濟發展模式和台灣社會四種變化。尤其「中國的崛起,是現在全世界所有國家,都必須謹慎面對的趨勢」,必須尋找和對岸互動的新模式。雖然論述上仍有模糊性,欠缺具體內涵,但仍有想像空間可引導。
首先,兩岸互動新模式及兩岸新論述充滿想像空間,利於穩固政治聯盟。此一說法似有駁斥目前反中、抗中、親中、和中的說詞,重新取得兩岸政策的話語權,揭櫫中間務實兩岸政策路線。同時,提出兩岸新論述,必須「堅持台灣主體意識及主權的原則下,尋找和對岸互動的新模式」。這種想像空間既穩住泛綠支持,又可吸引中間民眾。

其次,兩岸互動新模式可立基憲政改革,其底線不能違背既有國家定位及兩岸關係性質界定。依據《台灣前途決議文》,中華民國等同台灣,台灣事實主權已獨立,與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其意義無異,何須再堅持《公投台獨黨綱》以公投方式追求「台灣共和國」呢?且在政府層面兩岸政策主張維持現狀,依據憲法、兩岸關係條例及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也呼籲大陸當局正視中華民國存在事實。

民進黨必須正視憲法中的「一中架構」或「一中意涵」,如同黨內有「憲法一中」、「憲法共識」、「憲政各表」及「一國兩市」說,從立憲主義、依憲治國角度來說,必須根據憲法、憲政體制維護,始能達到「維持現狀」目標,這中間接合處是兩岸主權及領土重疊,而非分割論。

最後,兩岸新論述與新互動模式,可以「未來一中」為取向。儘管民進黨兩岸政策的「中國元素」較低,目前也無追求「法理獨立」目標,不會宣布台灣獨立、變更國號;同時依據憲法維持兩岸現狀。在不追求法理獨立及維持現狀前提下,兩岸可以追求某種形式的「未來一中」。建黨初期曾有國協、邦聯、聯邦、德國模式主張,並非完全沒有統合論訴求。扁執政初期曾倡議「兩岸政治統合新架構」、以中華民國憲法應對大陸「一中原則」、一個中國原本不是問題及統一是不可排除選項。

「未來一中」既有民進黨傳統,也更貼近「一中原則」及統合論。曾任陸委會主委的蔡總統,曾主張「未來一中」是兩岸統合終局狀態,二千年八月四日報導「蔡英文:未來一中是唯一選擇」,載明「『一個中國』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台灣沒有空間與可能性去逃避一個中國的問題…無論統一、台獨或維持現狀,台灣人民只有一個選擇,就是未來的『一個中國』」。

蔡當局兩岸論述本來就過於模糊、抽象,雖宣稱遵循憲法及關係條例,但並未涉及「兩岸一國」或「一國兩區」定位;雖提出「新四不」、「三新論」,對照首次執政時提出「四不一沒有政策」,「新四不」較不具體。現在提出兩岸新論述及兩岸新互動模式,顯示其突破兩岸困境意願,但有待增加中國元素濃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