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福斯危機是德國工藝淪喪的啟始?
2015-09-26 02:54:37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德國福斯汽車爆空汙數據造假醜聞。 美聯社
分享記得2003年Ifo經濟研究院院長H.W. Sinn在年度「德國演說」中指出,面對國內成長停滯、企業陷入危機,商家破產頻傳、失業情勢嚴峻,公開稱德國為「歐洲經濟病夫(sick man of Europe)」。德國在2006年之前的十年(1996-2005年)平均經濟成長率為1.28%,除了低於義大利的1.36%外,與法國的2.23%、英國2.86%差距更大。
但就在2005年11月梅克爾總理上台後,勵精圖治,除了提出第一次德國國家跨部會的高科技戰略外,並大幅鬆綁勞動市場。2007年,德國首度超越美國,成為全世界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出口國;2005年德國失業率為11.5%,高出整體歐元區7%達4.5個百分點;如今,當歐元區失業率還高掛在11%時,德國失業率已降至4.7%。
德國能源消耗居世界第六位,但為了安全、為了履行京都議定書及其他環保約定,毅然決定於2021年將所有核電廠除役,並大力發展再生能源;另外,當大家還在質疑德國對於南歐諸國苛刻的撙節要求時,德國卻展現人道勇氣大規模接納敘利亞難民,幾乎把過去財政盈餘用於救濟難民。德國雖然不在G2之列,但足以堪稱是偉大國家,這是德國十年傳奇。
在這十年間,德國福斯汽車集團的發展也是傳奇。2005年的福斯,營收為952.7億歐元,員工34.5萬,靠著併購擴張,現在旗下品牌,除了福斯外,還包含奧迪、保時捷、斯科達(Skoda)等十幾個,2014年總營收到達2,020億歐元,全球員工超過60萬人,不僅是德國第一大企業,甚至在今年上半年還擠下豐田汽車,成為全球第一大車廠,而這也是所有車廠夢寐以求的目標。但就在攀上世界第一後,卻被美國環保署(EPA)戳破,福斯在美國銷售的柴油車利用特殊軟體,讓車輛進行廢氣檢驗時,即啟動控制來改善廢氣排放效率。這樣的造假,不僅馬上面臨美國180億美元的罰款,也讓福斯股價在兩天內下跌近三成,未來還可能面對其他銷售地區的裁罰。
福斯汽車過去之所以受大眾喜愛,就是在德文裡Volkswagen便是大眾的意思,有著樸實、穩當、安全及平價的意涵,但此次造假,卻是因為柴油車在啟動廢氣排放控制裝置後,會影響效能表現,而刻意在非檢驗時,關閉排放控制。這也就是說,福斯不是為了節省成本,而是誤導消費者,買福斯柴油車,不僅省油,同時也能兼顧環保及性能。事實上,當福斯開始強調性能,福斯再也不大眾了,所以我們可以發現福斯汽車價格,也不再那麼親民,因此它也擁有高級車的性能;更糟的是,福斯高層真以為可以永久欺瞞消費者嗎?這樣的現象,到底是單一事件,還是德國工藝精神淪喪的開始?
2008年起,全球汽車廠幾波興替,先是美國三大汽車廠,因為金融海嘯及錯估油價趨勢,未能儘早開發節能汽車,而讓出全球第一寶座;豐田汽車也曾輕忽汽車生產模式的改變,發生汽車油門踏板瑕疵事件,被迫召回230萬汽車,損失達20億美元。這些看似疏忽,但真正的致命傷是對於未來產業需求及發展型態的判斷偏誤所致。
福斯為了性能而造假,終究會付出代價,但大家更關心的是,德國傳奇是否為因此中斷?甚至被顛覆?另外,更值得探討的是,「性能」真是未來汽車銷售的決戰關鍵嗎?恐怕未必,記得資訊產業競爭期間,也一直有電腦系統穩定度及性能之爭,結果最後通通被行動裝置整合掉,現在,我們不是也看到許多新興汽車廠,一直嘗試透過物聯網等與汽車整合,當智慧汽車時代來臨,性能的訴求將只留在特定市場而已,如果福斯看不清這一點,恐怕危機還不只於此。
2015-09-26 02:54:37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德國福斯汽車爆空汙數據造假醜聞。 美聯社
分享記得2003年Ifo經濟研究院院長H.W. Sinn在年度「德國演說」中指出,面對國內成長停滯、企業陷入危機,商家破產頻傳、失業情勢嚴峻,公開稱德國為「歐洲經濟病夫(sick man of Europe)」。德國在2006年之前的十年(1996-2005年)平均經濟成長率為1.28%,除了低於義大利的1.36%外,與法國的2.23%、英國2.86%差距更大。
但就在2005年11月梅克爾總理上台後,勵精圖治,除了提出第一次德國國家跨部會的高科技戰略外,並大幅鬆綁勞動市場。2007年,德國首度超越美國,成為全世界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出口國;2005年德國失業率為11.5%,高出整體歐元區7%達4.5個百分點;如今,當歐元區失業率還高掛在11%時,德國失業率已降至4.7%。
德國能源消耗居世界第六位,但為了安全、為了履行京都議定書及其他環保約定,毅然決定於2021年將所有核電廠除役,並大力發展再生能源;另外,當大家還在質疑德國對於南歐諸國苛刻的撙節要求時,德國卻展現人道勇氣大規模接納敘利亞難民,幾乎把過去財政盈餘用於救濟難民。德國雖然不在G2之列,但足以堪稱是偉大國家,這是德國十年傳奇。
在這十年間,德國福斯汽車集團的發展也是傳奇。2005年的福斯,營收為952.7億歐元,員工34.5萬,靠著併購擴張,現在旗下品牌,除了福斯外,還包含奧迪、保時捷、斯科達(Skoda)等十幾個,2014年總營收到達2,020億歐元,全球員工超過60萬人,不僅是德國第一大企業,甚至在今年上半年還擠下豐田汽車,成為全球第一大車廠,而這也是所有車廠夢寐以求的目標。但就在攀上世界第一後,卻被美國環保署(EPA)戳破,福斯在美國銷售的柴油車利用特殊軟體,讓車輛進行廢氣檢驗時,即啟動控制來改善廢氣排放效率。這樣的造假,不僅馬上面臨美國180億美元的罰款,也讓福斯股價在兩天內下跌近三成,未來還可能面對其他銷售地區的裁罰。
福斯汽車過去之所以受大眾喜愛,就是在德文裡Volkswagen便是大眾的意思,有著樸實、穩當、安全及平價的意涵,但此次造假,卻是因為柴油車在啟動廢氣排放控制裝置後,會影響效能表現,而刻意在非檢驗時,關閉排放控制。這也就是說,福斯不是為了節省成本,而是誤導消費者,買福斯柴油車,不僅省油,同時也能兼顧環保及性能。事實上,當福斯開始強調性能,福斯再也不大眾了,所以我們可以發現福斯汽車價格,也不再那麼親民,因此它也擁有高級車的性能;更糟的是,福斯高層真以為可以永久欺瞞消費者嗎?這樣的現象,到底是單一事件,還是德國工藝精神淪喪的開始?
2008年起,全球汽車廠幾波興替,先是美國三大汽車廠,因為金融海嘯及錯估油價趨勢,未能儘早開發節能汽車,而讓出全球第一寶座;豐田汽車也曾輕忽汽車生產模式的改變,發生汽車油門踏板瑕疵事件,被迫召回230萬汽車,損失達20億美元。這些看似疏忽,但真正的致命傷是對於未來產業需求及發展型態的判斷偏誤所致。
福斯為了性能而造假,終究會付出代價,但大家更關心的是,德國傳奇是否為因此中斷?甚至被顛覆?另外,更值得探討的是,「性能」真是未來汽車銷售的決戰關鍵嗎?恐怕未必,記得資訊產業競爭期間,也一直有電腦系統穩定度及性能之爭,結果最後通通被行動裝置整合掉,現在,我們不是也看到許多新興汽車廠,一直嘗試透過物聯網等與汽車整合,當智慧汽車時代來臨,性能的訴求將只留在特定市場而已,如果福斯看不清這一點,恐怕危機還不只於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