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理心傾聽、同情心對待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4-19 00:29聯合報 黃丙喜/台灣科技大學管研所教授(台北市)

全聯總裁徐重仁批評年輕世代的插曲餘波盪漾,許多茶餘飯後或社群瘋傳依舊帶著怨氣或怒氣。其實,如果跨世代能夠用同理心的傾聽和同情心的對待,它對國家社會的健全發展是件好事。

此一插曲呈現的核心議題是批評是公民社會進步的動力。但是,批評如果只留於怒氣或怨氣的發洩,而非建議性的責備、認知心理和行為經濟證實,它最好的結果只是被罵的人無動於衷,罵人的人也依舊自以為是。那麼,它有那些值得我們不同世代分別及共同思考和改進的呢?

批評年輕世代是老壯世代的責任,但不等於不掛同理心和不帶同情心的責罵。帶著改進方法的建議是善意責備的必要元素。責備和責罵的不同是老壯世代和年輕世代溝通時必要的認知。

青年世代部分,公民社會健全發展的要素是責任。責任的基本是勇於為自己的言行負責。社群網路隱名埋姓、呼群引伴的瘋傳言論,讓許多青年世代不自知地墜入羊群效應的虛幻空間中,逐漸喪失了公眾批判應有的責任。對話才是進步的溝通的真義,青年世代要早有體悟。

跨世代共同部份,國家和社會是大家的,我們都不是生存在其中的真空中,也不是其中的虛幻體,是活生生的、理性和感性兼備的人。求同存異和真心相待是人類和睦共處的智慧。

蘋果創辦人賈伯斯說,他願用一個下午去追求財富,用一生去追求智慧。同異是競合,相待非零合,我們一起來擺脫紛擾的雜言,靜心追求共同的幸福和進步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