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教長難產?有目的辦教育 鐵定動盪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19 01:51 聯合報 張瑞雄/台北商業大學校長(台北市)


教育部長難產,準總統說教育要和產業緊密結合,但是教育本來目的是培養公民和國家未來的人才,而未來需要何種人才誰又知道?所以教育要回歸本質和初衷,如果教育要服務產業,那麼很多文學院或社會學院的系所都可以關門。選舉時強調教育要中立,沒選舉時教育是否也要中立呢?

未來如果老是為了某種目的而辦教育,例如為了進百大而五年五百億,為了意識形態而修改課綱等等,那麼教育鐵定一直動盪。只有回歸教育行政的中立和純粹化,教育部不再是各級學校的上級指導單位,而是幫各級學校解決問題的單位,如此教育才能真正可長可久的穩定下來。

教育中立的重點就是部長或執政黨不要將自己或黨的意識形態透過教育部掌握的權力或資源來宣傳,以強加諸於學子身上。例如為什麼每次修改中小學課綱都會引起爭議?那就是因為每個執政黨老是要將自己認為對的事情放到課本裡面,其實國家根本不需要統一的課綱,將學校要教什麼的決定權下放給學校和老師,這樣我們的學子才能解脫束縛,發揮學習的創造力和自由快樂地學習。

沒有課綱如何避免學校亂教?只需要訂定各級學校畢業生的基本畢業能力門檻即可,例如國中畢業要懂得英文三百個單字、數學要會解一元二次方程式、社會學要瞭解民主等等,至於學生如何取得這種能力,各個學校就可以各自發揮,如此才能有教學創意的產生,學校活潑有創意也才能培養活潑有創意的國民。

長久以來考試領導教學,要考試就要有範圍,範圍就需要課綱,所以是否可以廢除全國統一的考試?但沒有考試如何入學?我們只需要一個考基本能力的機構,任何人要從國中小或高中畢業,必須通過該階段的基本能力的考試,而且這種考試可以隨時去考,類似證照的觀念,能夠通過就畢業,就可以繼續念下一個階段的學校,下一個階段學校如何收學生完全自主,只要公開透明即可。

教育真的不要有目的或任務,教育就是培養身心健康和具備基本能力的國民即可,假如每個國民都EQ(情緒智商)良好,都有很好的基本知識和學習力和求知欲,那麼不管做任何工作都能勝任,而且,這也不就是社會各界所需要的人才!然後隨機砍人的事件可以不再發生,社會也可以更和諧和安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