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從張景森酸文看公共論壇之傾圮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29 02:3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準政務委員張景森近日因臉書一篇對文林苑事件的酸文,遭到各方批評。 聯合報資料照片
分享準政務委員張景森在臉書發表「史上最Kuso的社運」酸文,一則諷刺「那些為正義哭得死去活來的文藝青年」,二則譏嘲文林苑王家因此大獲其利。此舉引起外界反感,準閣揆林全也認為發言不當,並提醒閣員「要解決問題,而非製造爭議」。事實上,這次事件遠不只是一次失言風波,它折射的是台灣公共論壇傾圮的荒蕪景象。
張景森的發言不當有三:第一,是角色的不當。他是再隔廿多日就要上任的閣員,對社會議題發言應知所節制,不能像尋常網民一樣肆無忌憚。第二,是態度的不當。文林苑事件對台灣都更構成嚴重衝擊,其間涉及錯綜複雜的因素,張景森卻用粗暴的訕笑否定了社運的青年,甚至夾雜粗話,極為輕佻。第三,論點的不當。張景森主張公辦都更,欲藉此否棄自辦都更,這是片面之見。但他避談文林苑抗爭訴求的居住正義,又譏諷王家坐收其利,卻看不出他有解決問題的思維。張景森難道希望對峙僵局最好無解?
除了言論惹議,更令人好奇的是,一位活躍在權力圈廿多年的政治人物,為什麼選擇以「發酸文」的方式來表達意見?原因無他,近年來台灣公共論壇日漸萎縮,尤其在「自媒體」或「社交網站」興起後,人們對於認真、嚴肅的討論已失去興趣,專業人士沒有發言空間;相形之下,「嗆聲」、「打臉文」、「酸文」則大行其道,在小眾間引起熱議之後,很快能獲得大眾媒體擴大轉載。一向言行輕狂的張景森熱中此道,是迎合社會潮流。
當嗆聲文化盛行,當打臉酸文成為主流,其結果,大大提高了民間輿論空間的酸鹼值。在酸度飆高的情況下,中性的主張往往遭到排斥,客觀的意見更沒有立足的空間。亦即,當人們追求的只是直覺的叫罵或嘲諷式的快感,而不是抽絲剝繭、窮究道理的理性;那麼,公共政策的討論便注定只能流於浮泛的情緒,再難有深度可言,當然也不可能尋獲社會共同認可的價值。
包括自稱「獨立記者」的陳育賢散播馬總統疑似走光照,並引起瘋狂轉貼,正是這類「酸質文化」的表現:不喜歡特定對象,就要千方百計加重醜化,即連造假、自失格調也無所謂。在這種情況下,就連做為一個人的正當品格都無法保持,卻振振有辭地宣稱自己有一貫的政治信仰,這樣的政治立場豈不可悲?
再看,張景森這次失當發言,社運界只有太陽花學運領袖林飛帆站出來譴責,要求民進黨將他從內閣名單刪除;而當年參與抗爭的文藝界人士,則皆靜默不語。這樣的場面,比起當年文林苑抗爭現場之熱烈,顯然極不相稱,也反映了台灣社會對話之困難。
林飛帆之所以義憤填膺,主要是不滿太陽花運動被民進黨用過即棄,綠營在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的立場已大幅退卻。而文林苑抗爭者之所以無言,或許是自認遭到王家的背棄,已經失去了著力點。其間的偌大變化,也恰恰凸顯了台灣社會運動的兩面刃:當街頭站著真人(尤其是學生)抗議時,群眾的訴求便顯得無比神聖,可以壓倒一切現實;但當群眾退去,社會情緒冷卻後,他們留下的問題卻依然無解,只剩下個人的惆悵與挫折。多年來,台灣一次次陷在這種「街頭熱情」與「政治背叛」的循環中,最後留下的,卻只是找不到解藥的冰冷現實,以及躁動後不知何去何從的社會倦怠,令人遺憾。
張景森的酸文,暴露了他的冷酷,缺乏一個政務官應有的關懷和持重。他對文林苑抗爭運動的譏嘲,儘管刺耳,卻也點出了一場自命神聖的群眾運動之致命弱點。問題是,文林苑住戶和社會付出了那麼大的代價,究竟學到了什麼?我們認為,台灣的公共論壇必須降低「酸值」,民眾的「嗆聲」和「打臉」文化必須反省、減量,才可能為台灣的民主政治引進正面能量。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29 02:3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準政務委員張景森近日因臉書一篇對文林苑事件的酸文,遭到各方批評。 聯合報資料照片
分享準政務委員張景森在臉書發表「史上最Kuso的社運」酸文,一則諷刺「那些為正義哭得死去活來的文藝青年」,二則譏嘲文林苑王家因此大獲其利。此舉引起外界反感,準閣揆林全也認為發言不當,並提醒閣員「要解決問題,而非製造爭議」。事實上,這次事件遠不只是一次失言風波,它折射的是台灣公共論壇傾圮的荒蕪景象。
張景森的發言不當有三:第一,是角色的不當。他是再隔廿多日就要上任的閣員,對社會議題發言應知所節制,不能像尋常網民一樣肆無忌憚。第二,是態度的不當。文林苑事件對台灣都更構成嚴重衝擊,其間涉及錯綜複雜的因素,張景森卻用粗暴的訕笑否定了社運的青年,甚至夾雜粗話,極為輕佻。第三,論點的不當。張景森主張公辦都更,欲藉此否棄自辦都更,這是片面之見。但他避談文林苑抗爭訴求的居住正義,又譏諷王家坐收其利,卻看不出他有解決問題的思維。張景森難道希望對峙僵局最好無解?
除了言論惹議,更令人好奇的是,一位活躍在權力圈廿多年的政治人物,為什麼選擇以「發酸文」的方式來表達意見?原因無他,近年來台灣公共論壇日漸萎縮,尤其在「自媒體」或「社交網站」興起後,人們對於認真、嚴肅的討論已失去興趣,專業人士沒有發言空間;相形之下,「嗆聲」、「打臉文」、「酸文」則大行其道,在小眾間引起熱議之後,很快能獲得大眾媒體擴大轉載。一向言行輕狂的張景森熱中此道,是迎合社會潮流。
當嗆聲文化盛行,當打臉酸文成為主流,其結果,大大提高了民間輿論空間的酸鹼值。在酸度飆高的情況下,中性的主張往往遭到排斥,客觀的意見更沒有立足的空間。亦即,當人們追求的只是直覺的叫罵或嘲諷式的快感,而不是抽絲剝繭、窮究道理的理性;那麼,公共政策的討論便注定只能流於浮泛的情緒,再難有深度可言,當然也不可能尋獲社會共同認可的價值。
包括自稱「獨立記者」的陳育賢散播馬總統疑似走光照,並引起瘋狂轉貼,正是這類「酸質文化」的表現:不喜歡特定對象,就要千方百計加重醜化,即連造假、自失格調也無所謂。在這種情況下,就連做為一個人的正當品格都無法保持,卻振振有辭地宣稱自己有一貫的政治信仰,這樣的政治立場豈不可悲?
再看,張景森這次失當發言,社運界只有太陽花學運領袖林飛帆站出來譴責,要求民進黨將他從內閣名單刪除;而當年參與抗爭的文藝界人士,則皆靜默不語。這樣的場面,比起當年文林苑抗爭現場之熱烈,顯然極不相稱,也反映了台灣社會對話之困難。
林飛帆之所以義憤填膺,主要是不滿太陽花運動被民進黨用過即棄,綠營在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的立場已大幅退卻。而文林苑抗爭者之所以無言,或許是自認遭到王家的背棄,已經失去了著力點。其間的偌大變化,也恰恰凸顯了台灣社會運動的兩面刃:當街頭站著真人(尤其是學生)抗議時,群眾的訴求便顯得無比神聖,可以壓倒一切現實;但當群眾退去,社會情緒冷卻後,他們留下的問題卻依然無解,只剩下個人的惆悵與挫折。多年來,台灣一次次陷在這種「街頭熱情」與「政治背叛」的循環中,最後留下的,卻只是找不到解藥的冰冷現實,以及躁動後不知何去何從的社會倦怠,令人遺憾。
張景森的酸文,暴露了他的冷酷,缺乏一個政務官應有的關懷和持重。他對文林苑抗爭運動的譏嘲,儘管刺耳,卻也點出了一場自命神聖的群眾運動之致命弱點。問題是,文林苑住戶和社會付出了那麼大的代價,究竟學到了什麼?我們認為,台灣的公共論壇必須降低「酸值」,民眾的「嗆聲」和「打臉」文化必須反省、減量,才可能為台灣的民主政治引進正面能量。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