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財經觀點/負利率 一把兩面刃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2-22 03:23 聯合報 文/Fumio Nakakubo


縱觀全球經濟史,最低的長期收益率曾經為1.125%,發生在約4世紀前的義大利,但日本在1998年打破這一紀錄。如今,日本更進一步加入了負利率國家行列,10年期以內的日本政府債券收益率全部跌入負值。

負利率最主要的作用是促進放款,並以此提振商業活動。歐洲降低貸款利率後,確實產生了上述效果。另一個預期效應是引導抵押貸款利率下降,以便刺激房地產市場。

而且,潛在的存款負利率預估也將促使企業和個人從銀行提出資金,投資於股票和境外資產等風險資產,或者更加自由地支配資金。所有上述效應都有助於改善市場及消費者情緒,對經濟產生益處。

另一方面,負利率讓存貸利差縮小,將擠壓銀行利潤空間,因此可能會對銀行造成不利影響。儘管日本央行意圖刺激經濟,但其情況有別於歐洲。更加糟糕的是,由於銀行愈發擔心壞帳,因此更不願意貸款給風險較大的公司,這很可能導致貸款規模下降。

最大的副作用可能是引發日本在80年代遭遇過的資產泡沫。事實上,東京部分都會區的豪華公寓價格已比數年前上漲50%左右,「小泡沫」正若隱若現。

從上述分析推斷,負利率顯然是一把兩面刃。日本央行必須在未來幾季審慎行事,進一步降低負利率只是選項之一。

不過,日本央行沒有太多的空間購買更多日本政府債券,因為日本央行持有的日本政府債券已占全市場的30%左右。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的估算,即便日本央行不再購買更多日本政府債券,在大約三年以內該債券也缺乏賣方。

尤其是,先前許多銀行已經大量減碼日本政府債券部位,在當前的負利率環境中也不願意再出售政府債券。基於以上限制,日本央行很可能不會再採用這種方法。

在緊急情況下,日本央行或許可能與日本大藏省共同努力干預外匯市場,買入美元、賣出日圓,這實際上就相當於加大寬鬆力道了。

(本文作者為瑞銀日本首席投資總監Fumio Nakakubo)

新聞眼/資本管制、淺碟金融 把自己綁住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2-22 03:23 聯合報 本報記者孫中英


愈來愈多產業和新產品,都強調對顧客及使用者,應該更為「user-friendly」(方便使用)。台灣的資本市場,若想真正成為「某某中心」,可能也必須對國際投資者更為friendly。

台灣主管機關總愛「口號治國」,歷年來,我們從亞太金融中心,喊到人民幣離岸中心、3O中心,但喊完後,實際施政措施卻消極以對,許多舉措其實並不歡迎外人或外資進來。

很多內、外資經理人都說,台灣要想在離岸人民幣市場,當個中流砥柱,「問題不在人民幣,而是在台灣」;因為台灣仍有嚴格的資本管制,外資匯入資金最好全都買股票,若資金放在固定收益工具比重過多,就形同「炒匯」。

去年金管會和央行曾聯手「趕錢入股」,還以此沾沾自喜;最近兩年,金管會更加碼演出,回頭「嚴管」外資報告,也被視為箝制資本市場最基本的言論自由。

台灣對資本市場的管理心態,父權主義掛帥,老是以市場太過「淺碟」為由,要「抵擋熱錢、要保護投資人」,但此舉也讓本地市場,陷入惡性循環。

因為市場常被管制、被保護、不自由,所以,投資人永遠都「民智未開」,只要一有爭議、就只會告官,金融業不敢有所作為。久而久之,台灣的金融市場「永遠淺碟」,過多的參與者競逐蠅頭小利,到最後,本地業者最會做的,不是創新,而是削價競爭。

香港、新加坡早已全面資本開放,提供全球便利的投資平台,歡迎國際資金匯集、人才群聚。反觀台灣,沒有錢潮、沒有人氣,外資寧願到香港寫報告「才不會被管」,高階經理人紛紛轉戰港星,因為稅率較低,台灣代表性的大公司要開個國際級的「路演(Roadshow、即法說會)」,仍以港、星為首選,為何不在在台北開?本地券商有能力嗎?國際買家會來嗎?

台灣要健全離岸人民幣市場,其實不是被「兩岸服貿協議」沒過關卡住,1000億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額度,何時能解禁,也非最大關鍵,因為台灣從頭到尾,就是被自己綁住。

人民幣離岸中心/群雄競逐 台韓短兵相接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2-22 03:23 聯合報 記者孫中英/專題報導


在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境外人民幣市場的差異性只會愈來愈小,如雨後春筍冒出的人民幣離岸中心,最終也只會剩下幾地勝出,成為全球公認的人民幣交易中心。台灣若還想在人民幣舞台上,與他國一較長短,得趕快找到定位,掙脫「資金借道、為人作嫁」角色。

英入亞投行 掌握人民幣交易脈動

渣打國際商銀東北亞區高級經濟分析師符銘財說,細數全球各大人民幣離岸中心,倫敦、巴黎、紐約各具備「不同時區」交易優勢,尤其倫敦做為全球及歐洲金融中心,對掌握人民幣投資交易脈動,始終具強烈意願。

國泰世華銀行投研團隊負責人林啟超也指出,倫敦極可能最後勝出的歐美人民幣離岸中心。態度積極、人才資金群聚之外,其實也有政治因素;大陸四大行庫都已在倫敦設區域總部,英國不甩美國態度,去年加入「亞投行」成為創始成員國,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訪英時,一連串讓利「投桃報李」,更大幅提升中英關係。

FTA加持 中韓人民幣互換規模增

不過,台灣眼下需要擔心的,還是在亞洲,港、星各自做為亞太金融中心和東南亞樞紐,有其傳統優勢,但台灣和南韓,在人民幣離岸市場可能短兵相接。

根據「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每月針對全球各大市場,統計人民幣貿易結算及機構收付人民幣的「RMBTracker(追蹤人民幣)」月報統計,去年11月,台灣還以2.5%的權重領先首爾,但去年12月,台灣已被首爾超越。

符銘財分析,台灣目前較大的人民幣資金池,和兩岸貿易往來緊密程度,讓台灣仍具優勢;但中韓去年已簽訂FTA(自由貿易協定),未來兩國間用人民幣做貿易結算貨幣會明顯增加,因此中韓人民幣互換規模已增加到3600億元,大陸觀光客更成批湧入南韓,人民幣使用機會提高;台灣現階段或許還有一定優勢,但南韓卻有不小野心。

陸在港試點… 人民幣國際化實驗場

星展銀行(香港)經濟研究部經濟學家周洪禮倒認為,各金融中心若都有各自特點,就不怕被「取代」;像香港,就是大陸人民幣國際化工程的「實驗場」,大陸總是先將政策在此「試點」,再往其他市場推動,因此,香港在離岸人民幣市場扮演的重大角色,短期難被撼動。

新加坡則位於東協市場閘口,是東南亞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周洪禮說,新加坡發展人民幣業務,更強調「第三方」的使用,即東協市場區內貿易,例如與印尼和泰國的貿易,不再用美元、而改用人民幣交易。

周洪禮說,各個離岸市場若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就能「互補」,且就北京政府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角度來看,「不管離岸中心在哪」,擴大人民幣使用量才是重點。

目前美元在離岸市場流動量,已達美國境內的30%,但人民幣在離岸市場流量、僅是中國境內2%,周洪禮說,這代表人民幣國際化,還有很大一段路要走。
-----

3千億資金池 台灣淪為人民幣借道中心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2-22 03:23 聯合報 記者孫中英/專題報導


image

台灣全面開辦境內人民幣業務已逾三年,存款也早已衝破3000億元大關,但打造人民幣離岸中心腹背受敵,專家建議,應抓緊人民幣價值鏈的最高端,加強開發多元商品,並跨國合作。 本報資料照片
分享三年前的2月6日,台灣宣布全面開辦境內人民幣業務,20個月,人民幣存款衝破3000億元大關。但隨著人民幣匯率走貶,且缺乏實質配套措施,台灣的人民幣離岸中心似乎光環不再。
但人民幣國際化腳步確實愈邁愈大,全球搶當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國家也愈來愈多,除港、台、星、英之外,從亞洲的南韓,到歐洲盧森堡、巴黎到美國紐約紛紛崛起,台灣頓時腹背受敵。

台灣空有3000億人民幣資金池卻無多元產品,市場淪為人民幣的「借道中心」;台灣該如何抓緊人民幣價值鏈的最高端,勿再只是賺最簡單的利差和匯差財?專家建議,須加強開發多元商品,同時考慮跨國合作。

有發展優勢 但交易產品少

image

圖/聯合報提供
分享渣打國際商銀東北亞區高級經濟分析師符銘財說,台灣發展人民幣離岸中心有一定優勢,尤其在每天換匯2萬人民幣限制下,不到2年就打造一個3000億存款資金池,對市場來說,是個surprise;但關鍵也在當時人民幣處於「升勢」,提高民眾持有人民幣意願。
星展銀行(香港)經濟研究部經濟學家周洪禮指出,兩岸間貿易量大,加上開放觀光,讓台灣有使用人民幣足夠條件,尤其以人民幣取代美元做貿易定價及結算貨幣,使用量應會逐步擴大。

台灣有人民幣大額存款資金池,還有大陸貿易順差加持及地緣優勢,下一步呢?

符銘財說,要維持且擴大這個資金池,除透過人民幣投資及貿易管道之外,關鍵還是在開發人民幣產品,且台灣的人民幣商品,不應純粹只提供境內投資人,還要吸引境外投資者,亦即要有跟其他離岸中心競爭的能力。

台灣有人民幣存、放款、債券、可轉讓定存單(NCD)、期交所人民幣匯率期貨商品,這還不夠?沒錯,這些基本人民幣商品,幾乎各大中心都有。實務上,台灣雖有一定規模的人民幣存款,但可「交易」的產品少,且利率訂價無吸引力,導致人民幣在台灣「存量偏高、流量偏低」。

台灣銀行業 只能賺價差財

由於人民幣沒去路,國銀的人民幣「存貸比」低到只有6%。銀行業自己都承認,講好聽一點,台灣是人民幣「資金的提供者」,但講白一點,大多數人民幣資金都只是「借道台灣」,7、8成都回存到「中銀台北(中國銀行台北分行)」,由其他管道到港、星或大陸境內,做更有價值的開發。

資金「借道台灣」的結果,台灣的銀行業只能賺人民幣最簡單的「價差財(利差或匯差)」,卻享受不到產品價值鏈最高端的獲利;符銘財說,這種「中間人」角色,對台灣金融產業長遠發展,不具附加價值。

如何讓堆積在台灣的人民幣資金,更有用處?在持續培養人才、開發商品的同時,符銘財建議,可考慮跨國合作,尤其對人民幣最有企圖的倫敦,擁有完備交易機制、商品及人才,應可有效利用台灣的人民幣資金。

香港與倫敦 兩大離岸市場

目前香港與倫敦是兩個人民幣最大的離岸外匯市場,香港人民幣外匯平均每日交易額,去年4月已達930億美元、逼近千億大關,倫敦日均交易額一年內也成長3倍。根據「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 (SWIFT)」去年12月底的最新統計,倫敦人民幣交易權重占比已超過新加坡,成為第2大市場。

台灣金管會高層去年訪問倫敦後,雖也提及台英人民幣合作,但至今只聞樓梯響。反觀香港,和倫敦早已合組人民幣合作小組,開過5次深度會議,倫敦和新加坡間也就人民幣,在去年展開對話,可見倫敦的搶手程度。

image
圖/聯合報提供
分享

數位匯流法/黨政軍條款 未列入處理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2-22 05:25 經濟日報 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

行政院本周起將審查「數位匯流五法」,據了解,廣電三法中的備受爭議的「黨政軍條款」,五法並未處理,行政院立場是回歸「預算法」及「政黨法」另做處理。

距離馬政府「下樁」還有三個月時間,張內閣展現企圖心,要在一個月內把匯流五法送入立院審議。

為了避免數位匯流五法重蹈廣電三法壓抑產業發展覆轍,行政院長張善政特地指定過去協助政府催生數位匯流產業發展政策的科技政委鐘嘉德,從旁助審。

蔡玉玲表示,匯流五法主要是打破過去行業分立管理狀態,讓業者可以水平跨網、跨業甚至是跨境經營,「這裡談的是匯流」,若是要談黨政軍能不能投資,傾向回到政黨法及預算法去規範,會更合乎各法初衷。

政院官員也說,目前包括Apple TV或是Netflix等國外OTT業者,都是挾著龐大資金與技術能力前來壓境,數位匯流五法已慢了好幾拍,不能卡在高敏感的政治問題上而無法前進。

廣電三法限制黨政軍投資媒體與有線電視系統台,因限制過嚴,實務上曾發生,遠傳購買中嘉必須繞道,改與大摩合作以債換股;台灣大必須改由富邦董事長蔡明忠家族併購凱擘;政府四大基金偏好持有的台股資優生鴻海併購中嘉失敗等。

數位匯流五法 拚4月送立院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2-22 05:25 經濟日報 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



行政院政務委員蔡玉玲。 本報系資料庫
分享行政院政務委員蔡玉玲、鐘嘉德本周起將密集聯審「數位匯流五法」,目標是在4月送入立法院審查。蔡玉玲表示,數位五法將以水平管理取代目前對電信、通訊、傳播採取的行業分立管制;未來,匯流程度愈高的內容提供者,政府將減少管制,並提供誘因協助發展。
五法包括:規範底層基礎建設的《電信基礎設施與資源管理法》;牽涉中層平台業者的《無線廣播電視事業與頻道事業管理條例》、《有線多頻道平台服務管理條例》、《電信事業法》;及關乎上層內容業者的《電子通訊傳播法》。

蔡玉玲表示,現在已可透過電視上網看臉書、看youtube,拿手機也可看電視,但是目前法令還是採行業分立、高度管制,不符合數位匯流現況,「在五法時代,只要是鋪線的,就根據《電信基礎設施管理法》來管;做內容的,不管是在那個平台播放,就是以《電子通訊傳播法》來規範」。

她指出,五法可讓現有的電信或廣播電視業者,可以跨網、跨業或跨境經營,例如,有線電視業者可與電信網路融合,透過寬頻提供用戶多元服務,如此一來,電信業者過去大筆投資的基礎建設,也能回收,擺脫「笨水管」命運。

在五法時代,政府的管制強度會做分級,不會一律管得死死的,基本精神是,底層的基礎建設因關乎國家安全,需要嚴管,但是愈往上、數位匯流程度愈高的內容業者,政府的管制就會減少,同時還會祭出誘因,鼓勵發展。

不過,政府放鬆管制,不代表「法律真空」,除了目的事業機關有權管理,五法也將介接民、刑法,明確權利義務關係。

另外,為了協助有線電視業者加快數位匯流,以便日後可與跨業後的電信業者競爭,政府除了會打破過往不分大小齊一的管制思維,採「抓大放小、重點監理」,也可針對對市場有影響力的電信事業,採不對稱管制。

image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老年化金融商品 三路推進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2-22 03:23 經濟日報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金管會主委王儷玲力推老年化金融商品,將透過銀保證「三管齊下」,研擬如何進一步擴大保單活化業務量、透過保證機制擴大「以房養老」貸款業務等,以因應老年化社會需求。

王儷玲周四開始啟動與金融業者的溝通列車,由金控打頭陣,王儷玲表示,主要是聽聽業者建議,包括520前推動那些措施,以及520後有那些可列入金融市場發展白皮書,供新政府參考。

對退休金制度方面有深入研究的王儷玲,希望在三個多月任期內,能透過銀行、保險、證券「三管齊下」,強化推動因應老年化社會的金融相關商品。

包括第一,銀行方面,「以房養老」貸款業務,目前已有合庫、土銀等公股銀行推出,未來看如何透過保證機制,讓更多銀行業加入。

第二,保險方面,保單活化推動以來,案件仍有限,王儷玲希望了解業者在實務上有那些障礙,以及如何透過誘因或獎勵機制,進一步推廣等。

過去業者曾反應的問題包括業務員不能主動招攬、不能給佣金等,都是保單活化業務不易推廣的因素。

第三,證券方面,可鼓勵業者進一步推動退休理財專屬基金,例如「生命周期基金」等。

首檔寶島債ETF 6月發行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2-22 05:25 經濟日報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國內首檔國際板債券ETF最快可望在6月底前發行,包括元大投信等多家大型投信業者均有興趣,櫃買中心已向金管會作過簡報,搶先開跑的將是人民幣計價的寶島債ETF。

在前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大力推動下,最近幾年國際板債券市場規模迅速成長,為進一步推升國際板債券市場發展,金管會及櫃買中心透過各種方式活絡次級市場,其中包括力推國際板債券ETF發行。

據了解,櫃買中心及相關業者已向金管會簡報過相關內容規劃,預計最快6月底前,首檔國際板債券ETF就能掛牌交易。

包括元大投信在內幾家大型投信都有興趣,也最積極,首檔將是人民幣計價的寶島債ETF。業者表示,寶島債ETF發行,加上大陸地區投資人也能投資後,相信對次級市場的活絡有很大的幫助。

此外,為鼓勵國際板債券ETF的發行,活絡次級市場,金管會也洽商財政部解決相關課稅問題,希望債券ETF,能比照公司債、金融債券,免徵證交稅。

業者表示,公司債、金融債券目前都免證交稅,債券ETF卻要課證交稅,影響交易意願。

據了解,根據業者評估,目前雖有課稅問題未解決,國際板債券ETF仍比之前的公債ETF有發展機會,千分之1的證交稅尚能承擔。不過,業者還是希望主管機關能儘快協助解決課稅問題,稅制問題若能解決,對國際板債券ETF發行將有更大吸引力。

閱讀秘書/國際板債券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2-22 05:25 經濟日報 邱金蘭


是指外幣計價的債券,多年前國內外企業已可在台發行美元或澳幣等外幣計價的國際板債券。

2013年主管機關開放發行人民幣計價債券、並取名為寶島債後,國際板債券市場才逐漸打開名號,吸引英特爾、美國電信業AT&T等知名國際企業及大陸國有銀行等大咖,來台發債。目前國際板債券有美元、人民幣、日圓及澳幣等各種外幣計價,其中以美元規模最大,其次是人民幣。

陸客投資國際板債 將放行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2-22 05:25 經濟日報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金管會研擬開放大陸地區投資人來台投資國債板債券及國際板債券ETF,每人投資限額將比照基金一次最多100萬美元,隨著需求的增加,對擴大國際板債券市場規模將有正面助益。
開放陸客來台投資,須修改陸資來台投資辦法,預計3月可望完成相關法規修後上路。

開放陸客來台投資有價證券,是金管會規劃打造台灣成為亞太理財中心政策的一環,金管會希望陸客來台觀光,買鳳梨酥、逛夜市之外,也能開戶理財,對台灣經濟有更多貢獻。

根據金管會及櫃買中心預期,最近幾年快速成長的國際板債券市場,今年將持續成長,保守估計發行量至少會再增加6,000億元以上。

國人不少資金跑到國外買賣股票等金融商品,金管會推動打造台灣成為亞太理財中心,希望吸引境外投資人來台投資,替國內金融業帶進商機,尤其是陸客及台商,都是亞太理財中心鎖定的對象。

為吸引陸客來台理財,金管會規劃開放陸客來台投資有價證券,金管會官員昨(21)日透露,第一波開放的投資項目,除了基金外,還將包括國際板債券,及國際板債券ETF,讓陸客來台從事投資理財時,能有更多選擇。

目前只有大陸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可以來台投資,根據金管會規劃,以後將新增陸客及在台大陸企業,也可來台投資有價證券。

開放投資的有價證券,第一波將先鎖定基金(含ETF),以及外幣計價的國際板債券,由於櫃買中心及證券業者也建議開放國際板債券ETF,金管會一併納入考量。

依金管會規劃,陸客投資國際板債券部分,將比照基金,每人一次投資限額100萬美元,額度滿了可以再跟證交所申請

。陸客除了有投資限額外,其他都跟國內一般投資人投資都一樣。

陸客及在台陸企可投資國際板債券及國際板債券ETF後,有助擴大國際板債券市場規模,對活絡次級市場發展也有正面助益。

image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