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不應求!5顆國姓草莓 可買1個雞腿便當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26 08:06 聯合報 記者陳妍霖/國姓報導


image
農民手拿著5顆草莓說,這5顆價錢等於一個雞腿便當。 記者陳妍霖/攝影
分享
「吃5顆草莓,等於吃掉1個雞腿便當!」南投縣國姓鄉的草莓受到去年暖冬影響,生長期延後半個月,原本農曆春節前是採收期,現在卻採不到,因量少價格漲,一公斤半草莓要價700元,農民說,供不應求,還是有人下單。

國姓鄉草莓產量僅次於苗栗大湖,種植面積8公頃,為全台第二大產區,種植農友約有30戶,每年12月到農曆春節後是採收期。

不過今年受暖冬影響,第一期開花不理想,影響結果率,整個生長期和往年相比,延遲半個月,加上第二期的開花和初期開花銜接不上,出現了空窗期,導致現在無草莓可採。

「暖冬惹的禍!」農民吳金地說,往年這時候都是盛產期,尤其在春節前最夯,地上布滿紅色果實,但現在不是剛開花,就是小小一顆、未成熟的綠色果實,連遊客要採的量還不夠。

他說,一籃子的草莓要價700元,而且還不是特級品,換算下來,吃5顆草莓,1個雞腿便當沒了。有飯店或餐廳業者要訂還訂不到,預計要到元宵才能量產。

國姓鄉農會蔬菜產銷第三班班長鄧光雄也說,僅有少數一兩戶農友因較晚種植,現在正好遇上採收期,但其餘的農友只能眼睜睜望著草莓園哀聲嘆氣。

「不敢漲太多,怕嚇跑客人!」農民張淑美則說,今年較晚種植,但產量和往年相比還是少了好幾成,價格稍有調漲,約20元左右。


清境白雪皚皚… 台版北歐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26 08:06 聯合報 文/游振昇


連日低溫,台灣出現難得雪景!網友「伍陸八」前晚夜衝到清境農場拍攝雪景,趕著隔天上班前回到台中;他把白雪皚皚的雪景PO上臉書,好友驚豔按讚,直誇彷彿北歐美景。
image
清境農場雪景。 圖/網友「伍陸八」提供

94歲榮民胡爺爺走了 50孫為他送行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26 08:06 聯合報 記者王敏旭/新竹市報導


image
5年前,當時89歲的胡壽宏(中)將賣股票所得500萬全捐出,之前曾接受他認養助學的兩名榮民遺孤,獻上深深一吻感謝。 本報資料照,記者張念慈/攝影
分享
他在台灣沒有親人,過世卻有50個孫子為他送行。94歲老榮民胡壽宏生活清苦,6年來省吃儉用,捐出畢生積蓄600萬元,幫助超過50名榮民遺孤就學;日前他不幸辭世,病榻前還掛念著「孩子們要好好念書啊!」如今他永遠缺席每個重要節日,「今年過年,再也無法跟胡爺爺拜年了…」曾受助過的孩子們哭紅了眼。

胡壽宏的告別式在27日早上10點,地點在新竹市生命紀念園區仰德廳。新竹榮民服務處今日舉辦感恩圍爐相見歡活動,曾受助過的榮民遺孤們原先計畫要探望胡爺爺,如今卻是因為共同幫胡爺爺做紀念影片而相聚,大家邊抹眼淚邊強打起精神,要陪將他們視為親孫子的胡爺爺走最後一程。

胡壽宏38年隨部隊來台,退伍後在國中當工友,退休後獨居在竹縣新埔一間不到10坪的陋屋,過著清苦簡樸生活,自己燒熱水洗澡,家中最豪華的家具是「收音機」。他20年前返鄉時發現妻子過世,從未蒙面的兒孫卻只向他要錢,讓他斷了返鄉念頭,並立下「把錢全部捐給需要幫助的遺孤」願望。

6年前,他自己搭公車一路轉車帶著100萬到新竹榮服處,指定作為榮民遺孤就學基金;1年後,再將多年股票所得500萬全數捐出,同樣指定給孩子們就學用,身上再無恆產的他之後健康每況愈下,不久後搬進新竹榮民之家,接受專業護理人員照顧。去年11月因肺炎住進竹東榮總醫院,本月10日辭世。

「過年還要拜年,還要跟你在一起」曾受助的遺孤流淚回想,本月5日探望胡爺爺時,還打勾勾「要乖乖吃飯身體才會好」,今天要在榮民之家的圍爐會見面;平常會因為抽痰痛得大怒的胡爺爺,當天握著孩子的手,強忍疼痛讓護理人員完成抽痰,在孩子面前保留爺爺風範,讓大家心疼得落淚。

新竹榮服處長李少民感佩,胡壽宏就連過世前一刻也都掛念孩子們有沒有好好念書,明天將集合所有遺孤,送永遠的胡爺爺最後一程。

孩提時總想逃 長大扛百年餅店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26 08:06 聯合報 記者吳淑君/基隆報導


image

江晉銓(右)把百年老店的招牌扛下去,他的父親江守義滿心歡喜。模子有上百年了,上頭有店名、住址,蓋在紙上包進喜餅裡,上百年前江福記就很重視商標。 記者吳淑君/攝影
分享
年輕人都想往外跑,基隆市百年老店江福記餅店第4代江晉銓也不例外,但當兵退伍前他突然意識到,不能讓老店沒了,3年前他回來學做中式糕餅和麵包,看阿公阿嬤專程來找老味道,帶著滿足笑容離開的神情,他更確定要把百年老店的招牌扛下去。

image
模子有上百年了,上頭有店名、住址,蓋在紙上包進喜餅裡,上百年前江福記就很重視商標。 記者吳淑君/攝影
分享江福記餅店在安一路口,是早期通往金山、萬里的交通必經之地,民國4年江阿福夫婦在此開店經營,老一輩的顧客也都稱此店為江阿福,店裡還保有百年印模,是一家有故事的老店。
八斗子漁村過去有送大餅的傳統,很多人都來這裡訂餅,一訂600個起跳,一代交接一代,送大餅的傳統從800,600,現在剩60多個,少了很多。但中元普渡,神明生日拜拜,江福記餅店還是忙得不可開交。

28歲江晉銓說,他小時候暑假都不能出去玩,要在家幫忙做餅,他告訴自己長大一定要逃離老店,但當兵退伍前,他看到爸媽太累,累到生病很捨不得,哥哥已去上班,他再飛出去,萬一百年老店在他這一代沒了,怎麼可以,3年前他回到老店,努力學習傳統糕餅和麵包,做好接手準備。很多看他長大的阿公阿嬤喜歡聽他講不輪轉的台語,會先探頭看他有沒有在店裡,有,才要進來買,成了他的粉絲。

江晉銓說,他很喜歡過年過節附近阿公阿嬤來買東西的感覺,七月中元普渡會派上用場的必桃、毛荷,剩沒幾家老店會做,很多老客人今年買了,怕明年買不到,會一再叮嚀不能停賣,看他們專程來找老味道,而家裡的店可以滿足他們,大家帶著笑容離去,是他看過最美麗的風景。

江守義看著兒子忙進忙出,多了得意助手滿是歡喜,江晉銓說,現在請來的新手都不學中式糕餅,覺得沒前途,事實上老麵團做的糕餅,發酵時間長,比做麵包難度高,他想要把老東西留住,也是對老顧客的一個責任在,不能讓老味道消失。

成功鎮「南紅北黑」 東海岸新地景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26 08:06 聯合報 記者李蕙君/台東報導


image
成功鎮鼓勵農民順應地性,市區以南種紅藜、以北栽黑糯米,以冬收的紅藜打造台11線新地景。 記者李蕙君/攝影
分享
成功鎮公所推動農業新政策「南紅北黑」,市區以北鼓勵農民順應地性栽種黑糯米,以南則栽培原鄉當紅物產紅藜,希望打造東海岸新興物產,且收成時節多彩交織,更能營造台11線景觀。

成功鎮公所農業課長古新德表示,休耕制度修改須每年擇一期耕作,考量部分農田長年休耕、灌溉系統暫無法正常運作,因此推出栽培旱作紅藜。

鎮公所去年與農民試種約10公頃紅藜,集中在成功市區以南,年初開始陸續收成,結實累累、飽滿實在的紅藜田證明當地適栽,且早已有廠商願意收購,讓農民很高興。

古新德說,紅藜為原住民重要經濟作物之一,70年前當地阿美族人也曾栽培,後被其他作物取代,如今重現早期農田景觀,耆老高興。

另成功市區以北田地,鎮公所推黑糯米為主,打造東海岸新興物產,幫助農民在農產上開創契機。

古新德說,台11線周邊稻田配合休耕政策後,花海雜亂且銳減,未來會以「南紅北黑」打造新農業觀光景象,尤其冬季收成的紅藜串串生成,顏色多樣,紅、綠、橙、黃、紫等色彩最令遊客喜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