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國家主義vs.天下主義─對比川普與習近平的兩場世紀演說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1-26 02:54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總統川普於台灣時間21日凌晨1時宣誓就職,成為美國第45位總統。 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於台灣時間21日凌晨1時宣誓就職,成為美國第45位總統。 美聯社
過去一周當今全球排名第一、二的兩個經濟體元首,分別發表了重要演說,也分別勾勒了對各自國家及全球發展前景的看法與主張。內容觀點,可謂南轅北轍,對照閱讀,不但十分有趣,而且也折射了大國國運的走勢與全球秩序的未來。
美國新任總統川普在他的就職演說中,以相當不忿的口吻指出:幾十年來,我們以美國工業的衰落為代價,為別國的工業輸送營養;我們曾經將上萬兆美元轉移到海外,自己的基礎設施卻年久失修、長年荒廢;我們幫助其他國家走上了富裕之路,我們自己的財富、力量和自信卻逐漸消失在地平線上……。但這些都過去了,我們現在要看向未來。從今天開始,只有美國第一;只有保護,美國才能有真正的富強。

早川普演說幾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參加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WEF),並發表了以全球化為核心內容的演說。習近平高聲強調,反對保護主義,說「保護主義最終只能是兩敗俱傷。」習近平還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呼籲全球各國要攜手合作,同舟共濟。

若要用一個概念來勾勒出中美兩大國當前的發展心態與方向,那麼美國高舉的就是「國家主義」的大旗,中國揭櫫的則是「天下主義」的大纛。

從表面觀察,還真有些諷刺,因為在幾乎所有人的印象中,美國從來就是全球化的鼓吹者與推動者。若追溯其思想源頭,更不令人意外。因為就在美國宣布獨立建國的同一年(1776),引領近代西方經濟思潮的《國富論》出版,亞當斯密在這本後來影響人類走向的巨著中,指出了市場經濟在資源優化配置及在促進國家增長上的關鍵重要性,並進一步指出市場的優越性乃是建立在專業分工的邏輯之上。於是在《國富論》的思想及理論引領下,人類的全球化步上了史無前例的大進程,先有19世紀英國主導的貿易主義及殖民主義,後有美國主導的金融霸權主義與軍事霸權主義。根據《國富論》發展出來的當代經濟學原理中,「隱藏」了一條名義上是「比較優勢」或「核心競爭力」的理論,本質上卻不脫是「弱肉強食」的叢林邏輯,所以,只有當一個國家自認有相對優勢甚至絕對優勢時,它才會主張全球化,並運用一切軟硬兼施的手段逼迫其他國家接受全球化,打開自己的市場,放寬所有管制。了解其中道理,才容易明白英、美等西方國家為何在過往兩、三百年中拚命鼓吹把市場經濟全球化說成是普世價值的背景。

因此,從來鼓吹全球化不遺餘力的美國人今天突然反對全球化,倒過來主張被他們批評撻伐的保護主義了,世事之發展豈不充滿了戲劇性與諷刺性。但這一切,其實也都在市場經濟全球化的邏輯之中,因為全球化進入到21世紀,一個以中國為主導的新全球化,而在這個階段中,美國突然發現到一向他所自恃的核心競爭力已都在快速地弱化,並進一步被中國取代之中。中國之所以能夠如此,是因為終於發現到,幾百年來的誤入歧途,特別是上個世紀最嚴重的30年,因而決定從1979年開始,從封閉走向開放,從計畫管制走向市場經濟,這一「撥亂反正」,讓中國的核心競爭力獲得了極大的釋放,使中國GDP在短短不過30年就從全球第15名上升為第二名,並極可能再過十或15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老大。這一切,除了中國本身條件之外也與全球化有關。可以想像,這即是習近平在WEF反對保護主義及力倡全球化的大背景。

21世紀中國版的全球化,在一貫全球化的基礎上更增添了不少中國元素,包括RCEP及FTAAP及伴隨著高鐵等基礎建設,亞投行(AIIB)及馬雲倡導的eWTP(世界電子商務平台)等。在這樣的實力與形勢下,中國領導人在瑞士達沃斯的演講,無異是號召及鼓勵各國家,攜手共同努力,邁向一個「再全球化」的誓師宣言。

此消彼長,中、美兩國的氣勢與國運及未來世界秩序之走向,由此即可見一斑。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並發表演說。 圖/...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並發表演說。 圖/新華社
習近平﹒川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