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頂大無寒門:教育世襲化的警訊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A-A+
2015-11-16 01:07:24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教改二十餘年,三級貧戶之子靠教育翻身的故事成為絕響,我們的教育反變成社會流動的障礙。根據教育部統計,台灣大學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等弱勢生比率不到一%;而公立大學的弱勢生比率只有九%,私立技專則高達廿三%,嚴重失衡。頂大無寒門,私大多弱勢,反映的正是日益嚴重的教育世襲化問題。

為讓寒門子弟進頂大,各大學正陸續規劃扶弱措施,擴增弱勢生名額,也放寬弱勢生入學門檻。也因此,當教育部宣布明年十二所頂尖大學將招收一千五百名弱勢生時,有人為此叫好歡呼「窮人翻身」。然而,區區一千五百個特設名額,美其名為「窮人翻身」,會不會太天真?如果教育不能往下扎根,給予貧童足夠的教育支援,落實十二年國教的「高中均優質化」理想,只強將若干弱勢生納入頂大,恐怕治不了標也治不了本。

當年我國教改的主要目標,就是廣設大學,讓人人都可以唸大學。如今,台灣變成全世界大學密度最高的地方,但過度擴充的高教規模,卻破壞了藉由教育促進社會流動的功能。許多原本沒有機會念大學的弱勢生,現在可以念大學了,但公立大學沒有他們的份,他們只能進入私立大學或技專,付出更高學費,卻無法享受相對的資源。當大學生滿街跑卻又遇上青年低薪的年代,這些出自私校的弱勢生,身上還背著學貸,如何在就業市場找到自己翻身的機會,實令人懷疑。

諷刺的是,為協助弱勢生就學,教育部與各校分別訂有多項助學計畫;但其前提,卻是弱勢生必須先跨得過入學門檻。問題是,如果跨得過門檻,誰還會選擇進入私校?如果高牆橫阻,牆內準備好多少補助又有何用?因此,各國立大學——尤其是頂大要能擴增名額、放寬門檻,才有助於弱勢生翻過高牆。

但高教擴充沒為弱勢生打開向上流動的管道,反而擴大了教育世襲化,主要癥結,就在升學制度的扭曲,使得多元入學淪為階級複製的推手。以目前升大學的三個管道而言,「個人申請」雖然體現多元入學精神,但終究是「多錢入學」擅場;「考試分發」雖具公平競爭精神,但弱勢生畢竟比不過砸錢補習考出來的成績。只有「繁星推薦」,在平衡區域分布上略見成效,弱勢生錄取國立大學的機會逐漸提高。不過,強調升學策略的私立明星高中,近年來也利用這項區域平衡機制,搶攻繁星推薦名額,弱勢學生又面臨擠壓。

事實上,弱勢生升學受限,更早在中學階段就隱現涇渭分明之勢。十二年國教實施後,升學制度反客為主,成為廝殺慘烈的戰場。「考試至上論」反映了菁英家庭的優勢,「多元優先論」也難解「多錢入學」之慮,兩者皆無弱勢生置喙之地。許多都會中高階級以上家長,更乾脆讓孩子先擺脫前景難料的會考戰場,逕奔私立中學,以圖「六年一貫」,直取頂大。如此一來,十二年國教「高中均優質化」徒託空言,公立國中學生減少、私立國中人數逆增,凸顯了教育世襲化向下延伸的趨勢。

然而,不論升學制度如何改善,能夠進入頂大的弱勢生,畢竟仍屬少數菁英;要確保弱勢階級有翻身機會,廣大弱勢生的學習更值得關注。學習M型化現象,雖屬老生常談,卻攸關偏鄉與弱勢生肆應升學或就業的基本學力。而教改之後技職教育逐漸崩解,也不僅斫傷國家的生產力,讓走不出特色的私立大學與技專漸入絕境,更使充塞其間的廣大弱勢生,徒然耗擲昂貴學費,虛度求學光陰。

頂大無寒門,問題不全在頂大;私大寒士多,反映的是教育世襲化的結構性警訊。我們要提醒:國立大學不能忘了教育的目的和社會責任,教育部以及地方教育當局也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除了提供扶助與輔導,必須從改善升學制度到重建技職教育著手,更要往下扎根,確保弱勢生從小到大皆能得到足夠的教育養分。如果社會流動受阻,階級固化嚴重,弱勢翻身無望,台灣要付出的政治與社會代價恐怕更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