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名家縱論/社群行銷 創造農漁新價值
2015-07-05 02:58:37 聯合報 徐重仁
在現今重視食安的時刻,農漁業的行銷愈顯重要,尤其透過社群平台、口碑行銷等行銷手法,對農漁產品的銷售,能產生大效益。
前陣子,商業發展研究院幫屏東縣推廣石斑魚,先對石斑消費進行調查,發現消費者無法常購買石斑的原因,主因為價格高、不熟悉烹調手法,且不清楚購買渠道及方式。
針對上述狀況,商發院設定提升屏東石斑銷售、提高產地品牌知名度等目標,塑造差異化特色,以屏東石斑「超極凍現撈ㄟ好滋味」概念出發,帶入「鮮Q好滋味」、「雙認證」等產品特色,帶動消費者認知聯想,創造出與其他地區石斑的差異。
接著,再運用議題活動,引部落客共同開發屏東石斑料理方式,並在行銷過程以活動帶動口碑討論,並進一步應用議題帶動銷售,建立「屏東石斑魚」在消費者心中的第一聯想。
在通路方面,屏東石斑魚主要透過品牌官方網站作銷售,僅有一家位於台北的實體通路據點,通路便利性顯然不足,為能提高通路便利性,讓消費者便利品嚐屏東石斑,並能在熟悉的通路中購買。
商發院行銷策略雙管齊下,B2B直送供應到餐廳,B2C以建立穩定長期的供貨客戶,並培養終端忠誠消費族群,擴充了五個實體店、十五個虛擬據點,短時間執行後,創造出二百萬元的績效。
農漁業經由有效的行銷方式,其實可創造出更大效益。日本就有個漁業新流通型態,有家「四十八漁場」,主打透過與漁港直接合作,由「漁師直送」方式獲得具差異化的「食材」,改變後一炮而紅,業績逆勢成長。
四十八漁場的做法,就像便利商店直接跟製造廠拿貨,省去中間商,一方面可以節省成本,另方面漁獲更新鮮,讓消費者花費減少了些、而且吃得更新鮮,成為生產者、業者和消費者三贏局面,生意因此轉好。
另外,還有一個「萩大島船團丸」的案例,它是開拓一次產業之外的新市場,提升漁業的附加價值,達到「六次產業化」。
主要是萩漁港的生產量減少,漁夫收入赤字,無法吸引青年加入漁業,造成發展漸趨沒落。這當中有位年輕女孩認為,若繼續以單純捕魚、賣魚,稱之為一次產業的做法,無法提升漁業環境。
因此,她思考轉型做法,例如製作高級一夜干等再製魚產品,稱之為二次產業。又或者提高萩漁港的知名度,增加來觀光的人潮,並享用魚料理,此稱之為三次產業,如此便是漁業「六次方」的轉型做法。
她的做法是拜訪餐廳業者,主動出擊與餐廳業者合作,直接用LINE跟餐廳即時連線今天漁船上有什麼漁獲,餐廳則直接在LINE下訂。漁船收到通知後,立刻在漁船上把該漁獲放血處理以保鮮,並包裝妥善,一靠港口就直送餐廳,漁獲不僅保鮮、且縮短中間通路,賣價更好。口碑傳開後,合作的餐廳漸漸愈來愈多,漁港的漁民們收入逐漸好轉,也吸引青年回流工作。
其實我也正在國內實驗,例如台南農學計畫有一個LINE群組,每天收成什麼菜直接在LINE上與店家交流,透過社群即時行銷,讓產地的作物能直銷至商家,如此能精準種植,亦能適時補貨,縮短種植者與店家間的資訊落差。
如果這樣的試驗成功,原本在青年眼中不起眼的農漁業,有可能因此再生,因為在社群行銷加入後,機會點出來了。
另外,觀察消費端現場的顧客感受,改善產品品質,從製程的技術提升也能增加農漁業的機會。
日本有家專做豆腐的「相模屋」,堪稱日本豆腐業的革命者,他們老闆發現快到賞味期限的豆腐賣況很差,他便研究出透過「熱封」技術,在豆腐剛出爐還熱騰騰時,直接封口包裝,改善這項製程技術後,將原本只能保存五天的豆腐延長至十五天,從而擴大規模,從原本只在一定區域內販售,後來擴大配送範圍至日本全國。
這就是企業主的現場主義,了解賣場端客戶的購買感受,進而改善自己產品的生產技術,延長產品賞味期限,因解決了消費者的問題,產品自然就熱賣。(作者為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
2015-07-05 02:58:37 聯合報 徐重仁
在現今重視食安的時刻,農漁業的行銷愈顯重要,尤其透過社群平台、口碑行銷等行銷手法,對農漁產品的銷售,能產生大效益。
前陣子,商業發展研究院幫屏東縣推廣石斑魚,先對石斑消費進行調查,發現消費者無法常購買石斑的原因,主因為價格高、不熟悉烹調手法,且不清楚購買渠道及方式。
針對上述狀況,商發院設定提升屏東石斑銷售、提高產地品牌知名度等目標,塑造差異化特色,以屏東石斑「超極凍現撈ㄟ好滋味」概念出發,帶入「鮮Q好滋味」、「雙認證」等產品特色,帶動消費者認知聯想,創造出與其他地區石斑的差異。
接著,再運用議題活動,引部落客共同開發屏東石斑料理方式,並在行銷過程以活動帶動口碑討論,並進一步應用議題帶動銷售,建立「屏東石斑魚」在消費者心中的第一聯想。
在通路方面,屏東石斑魚主要透過品牌官方網站作銷售,僅有一家位於台北的實體通路據點,通路便利性顯然不足,為能提高通路便利性,讓消費者便利品嚐屏東石斑,並能在熟悉的通路中購買。
商發院行銷策略雙管齊下,B2B直送供應到餐廳,B2C以建立穩定長期的供貨客戶,並培養終端忠誠消費族群,擴充了五個實體店、十五個虛擬據點,短時間執行後,創造出二百萬元的績效。
農漁業經由有效的行銷方式,其實可創造出更大效益。日本就有個漁業新流通型態,有家「四十八漁場」,主打透過與漁港直接合作,由「漁師直送」方式獲得具差異化的「食材」,改變後一炮而紅,業績逆勢成長。
四十八漁場的做法,就像便利商店直接跟製造廠拿貨,省去中間商,一方面可以節省成本,另方面漁獲更新鮮,讓消費者花費減少了些、而且吃得更新鮮,成為生產者、業者和消費者三贏局面,生意因此轉好。
另外,還有一個「萩大島船團丸」的案例,它是開拓一次產業之外的新市場,提升漁業的附加價值,達到「六次產業化」。
主要是萩漁港的生產量減少,漁夫收入赤字,無法吸引青年加入漁業,造成發展漸趨沒落。這當中有位年輕女孩認為,若繼續以單純捕魚、賣魚,稱之為一次產業的做法,無法提升漁業環境。
因此,她思考轉型做法,例如製作高級一夜干等再製魚產品,稱之為二次產業。又或者提高萩漁港的知名度,增加來觀光的人潮,並享用魚料理,此稱之為三次產業,如此便是漁業「六次方」的轉型做法。
她的做法是拜訪餐廳業者,主動出擊與餐廳業者合作,直接用LINE跟餐廳即時連線今天漁船上有什麼漁獲,餐廳則直接在LINE下訂。漁船收到通知後,立刻在漁船上把該漁獲放血處理以保鮮,並包裝妥善,一靠港口就直送餐廳,漁獲不僅保鮮、且縮短中間通路,賣價更好。口碑傳開後,合作的餐廳漸漸愈來愈多,漁港的漁民們收入逐漸好轉,也吸引青年回流工作。
其實我也正在國內實驗,例如台南農學計畫有一個LINE群組,每天收成什麼菜直接在LINE上與店家交流,透過社群即時行銷,讓產地的作物能直銷至商家,如此能精準種植,亦能適時補貨,縮短種植者與店家間的資訊落差。
如果這樣的試驗成功,原本在青年眼中不起眼的農漁業,有可能因此再生,因為在社群行銷加入後,機會點出來了。
另外,觀察消費端現場的顧客感受,改善產品品質,從製程的技術提升也能增加農漁業的機會。
日本有家專做豆腐的「相模屋」,堪稱日本豆腐業的革命者,他們老闆發現快到賞味期限的豆腐賣況很差,他便研究出透過「熱封」技術,在豆腐剛出爐還熱騰騰時,直接封口包裝,改善這項製程技術後,將原本只能保存五天的豆腐延長至十五天,從而擴大規模,從原本只在一定區域內販售,後來擴大配送範圍至日本全國。
這就是企業主的現場主義,了解賣場端客戶的購買感受,進而改善自己產品的生產技術,延長產品賞味期限,因解決了消費者的問題,產品自然就熱賣。(作者為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