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推動產業轉型 解決五缺還不夠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10-14 04:35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政府目前的產業政策,例如推動五加N產業,只能算是短期產業執行方案;未來除了短期措施外,也應該由宏觀的角度,針對台灣產業發展瓶頸,建構產業發展的藍圖。

全球化對台灣產業產生多重影響。首先是大國市場規模的優勢,相同的服務在大市場有較高的價值,形成小國在生產要素上競爭的劣勢,楚材晉用,留不住人才;愈高階的人才愈明顯,台灣高階人才外流即是一例。另一衝擊則是全球化使知識與技術異地轉移變得更便利,產品移動變得容易;所以海外生產更具吸引力,使得產業外移或外包,因而造成國內產業空洞化及就業機會的流失。

製造業是台灣的優勢及根本,但台灣資源有限,缺地、缺人、缺資源的問題日益嚴重,再加上低工資國家崛起,台灣已無法在生產量上與其競爭,必須往少量多樣的客製化、高質(值)化、節能化、效率化等方向轉型。結合新技術研發與應用的製造模式,不僅是要讓台灣在全球尖端製造占有一席之地,更是要協助傳統廠商轉型升級,突破目前的生產瓶頸;以更有效率、更節省能源與節省人力的方式來滿足市場需求,同時也能維持環境永續發展。

除了生產面轉型外,製造業也必須「服務化」,才能確保競爭力。在全球化下,製造業基於成本考量而變動生產據點,但服務大部分仍是由在地提供,可創造本地就業機會。製造業服務化之後才能降低成本衝擊,改以服務從事競爭,進而提高附加價值。

除了製造業服務化外,台灣也應解決製造業與服務業成長不均衡的情形。台灣服務業成長動能持續衰退,由1990年至2000年,服務業年平均成長率為7.52%,高於製造業的6.15%,亦優於6.7%的經濟成長率。但由2000年至2010年,服務業年平均成長率已下降至3.02%,已落後於製造業的7.27%與4.16%的經濟成長率。而由2010年至2016年,服務業平均成長率更下滑至2.03%,亦不及製造業的3.59%及2.38%的經濟成長率。

台灣服務業雖然約占產值三分之二,僱用近六成就業人口,但是無法因應新的商業模式,再加上國際化不足,使得服務業發展緩慢,連帶使得薪資水準停滯不前,也拖累經濟成長。未來應強化服務業出口,強化服務業創新能量,並掌握數位經濟興起所衍生的新商機。

台灣未來也應建構國際品牌。品牌是台灣產業發展的必經之路,品牌是一國經濟實力的表徵,世界上任何先進國家均擁有知名世界品牌。品牌廠才有整合資源的能力,整合的意義是1+1>2,因此它創造了價值,擴充了利潤,塑造了國家形象。有品牌才能體現創新的價值,分配創新的利益;沒有品牌,創新將只限於製程,這是台灣的過去。

但是品牌創造之路必然艱辛,在2016年全球百大品牌,台灣無一上榜。過去台灣也僅曾有hTC擠入百大品牌,但只是曇花一現,今非昔比。百大品牌雖大多為美歐國家,但日本已有六家,韓國已有三家,中國大陸也有二家擠進百大。而以台灣最大品牌華碩(ASUS)的品牌價值,大約仍只有世界第一百名品牌價值的40%,台灣必須急起直追。不過台灣品牌發展卻跌跌撞撞,非常不順利。政府雖然推動品牌方案林林總總,但欠缺整合,無法發揮作用,對於企業幫助有限。特別是長期欠缺行銷人才,但是台灣超過百所大學中,幾乎看不見行銷學系;在國內人才養成不足,國際人才不到位下,談什麼品牌發展?

台灣產業成功轉型,經濟脫胎換骨,必須要有更大的格局來推動。政府目前積極解決五缺問題,只是解決基本面的問題;如果產業仍然停留在既有的發展模式下,未來即使在「五不缺」下,台灣產業要在國際競爭中勝出,仍然是困難重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