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嘉年華 花鼓節同慶
2015-10-14 07:52:53 聯合報 記者莊旻靜/竹北報導
image

台灣國際客家文化嘉年華結合花鼓藝術節,邀請海內外數十個團體表演。 記者莊旻靜/攝影
分享2015台灣國際客家文化嘉年華今登場,除了先前曝光的展場外,同時也結合「世界客屬第28屆懇親大會」與「客家文創產業博覽會」,更包含「2015新竹縣國際花鼓藝術節」,讓全世界的客家人,都能看到客家文化的展現。
國際花鼓藝術節是新竹縣傳統藝術類的無形文化資產,也被客委會列為客庄十二大節慶之一,昨天開幕記者會也透過新瓦屋花鼓隊表演「花鼓鬧洋洋」作為開場,透過逗趣的裝扮與表演,傳遞民間遊藝精神。

今年花鼓節與客家文化嘉年華結合,延續往年國際化風格,有來自大陸、非洲、南美、歐洲、大洋洲等超過10團表演,各國將穿上傳統服飾,共同擊鼓作為迎賓啟動模式。

17日下午2點半至4點半,將有53個國內外團隊,沿著縣政府與光明商圈踩街,活動亮點將有湖口鄉民俗技藝協會的百米龍,與福建連城208米的遊大龍,作兩岸雙龍匯演。

當天晚上,在新竹縣體育場舉辦的世界客家之夜,邀集新瓦屋花鼓隊、陝西民間藝術團、台灣戲曲學院台灣特技團、九天民俗技藝團、長榮交響樂團將同台競技;下半場則由歌手田馥甄、王心凌、MP魔幻力量和謝金燕輪番演出。

10月18日至25日的演出活動,則移師到新竹縣體育園區運動中心預定地的魅力舞台,包含國內、外團隊、外縣市客家表演團隊、縣內傑出表演團隊和社區團隊等共同演出,透過聯合匯演打造常民又國際的藝術節慶。活動詳情可上新竹縣政府文化局網站,或電洽03-5510201轉300-306。

三代稻香世家 用心種出冠軍米
2015-10-14 07:52:55 聯合報 記者賴香珊/竹山報導
image
吳俊億(圖右)奪稻米冠軍,開心與竹山農會總幹事鄭文惠(左)合影。 記者賴香珊/攝影
分享南投縣竹山鎮農會稻米品質競賽昨天頒獎,由山崇里農友張俊億以台梗11號奪冠。
針對日前疑流出劣質米事件,竹山農會總幹事鄭文惠說明,該批受潮稻穀受損程度未達二成,雖因熱損害等碾製成白米會呈現黃粒,但可經色彩選別機篩選剔除,檢測結果也無黃麴或真菌毒素,食用安全無虞。

竹山鎮早期稻作面積逾2千公頃,是縣內重要穀倉,但因產業型態改變,目前僅剩400多公頃,種植面積雖不大,但鄰近濁水溪上游,水質無汙染,土地富含有機質、礦物質,所生產的稻米品質好且口感香Q,深受消費者喜愛。

而本次稱霸競賽的36歲稻農張俊億出生稻米世家,家中三代種稻維生,「從小就在田地玩土長大」,退伍後直接返鄉幫忙農務,種稻經驗約13年,對插秧、播種、施肥等田園管理相當熟練,更經父執輩指導一舉奪冠。

image
吳俊億奪稻米冠軍,開心與竹山農會總幹事鄭文惠合影。 記者賴香珊/攝影
分享
「用心就能種出好稻米。」張俊億說,田地位在山崇剛好是濁水溪源頭,天然條件得天獨厚,加上每天勤巡田,並減少氮肥用量和安全用藥,讓稻米盡量維持在最天然的狀態,才能充分展現最佳品質。

鄭文惠則說,本次競賽是由農糧署、台中農改場和縣府共5位專家聯合評鑑,從外觀、蛋白質、口感等進行兩階段評選,極具公信力;其他得獎者則為亞軍蔡建宏,季軍張世聰,優等獎張江槐、陳鴻傑和陳瑞益。





周月琇續教編織 塑膠帶變藝術品
2015-10-14 07:52:57 聯合報 記者宋柏誼/外埔報導
image
外埔區長青學苑編織老師周月琇傳承父親的編織技藝,每周從彰化來台中,教長輩以廢棄物編織。 記者宋柏誼/攝影
分享編織老師周月琇傳承父親周煌的熱心公益,每星期2天特地從彰化秀水鄉,開車2小時到台中市的外埔區教長青學苑的老學員們編織技藝,7年來從未間斷;她以廢棄塑膠帶當材料,可編成手提袋、裝飾品、甚至可愛動物,實用又時髦美觀,學員作品參賽還獲很好成績。
周月琇原本從事醫事檢驗工作,滿20年退休後,曾到國家森林遊樂區當解說志工,長期在南投山區服務。父親周煌是外埔長青編織班的老師,7年前過世時還一直惦記學員的學習進度,讓周月琇相當不捨,決定追隨父親腳步接下教學工作,要把「廢棄物變藝術品」的環保概念延續、並發揚光大。

周月琇說:「每做好1件作品,就等於懷念父親1次!」這些阿公、阿嬤學員也曾是父親的學生,大家常一邊編織、一邊聊起父親,感覺像家人一般,也希望把對父親的愛, 表達在作品中。

周月琇指出,父親周煌獨創出環保編織技術,還大力推動環保觀點,教導學員製作材料不要花錢買,可從垃圾中收集廢棄膠帶等,以廢棄物做出各類迷你動物、裝飾品,龍、螞蟻、螳螂或是籃子、容器等,栩栩如生。

周煌也鼓勵這些老學員拿作品參賽,爭取榮譽,長青學苑學員作品曾參加新竹城隍廟、清水紫雲巖比賽,拿過金牌;周月琇說,父親希望學員拿獎後更肯定自己,也把這項環保技藝推廣出去,用心良苦。

學員郭奶奶說,學編織能訓練手的靈活度,作品拿給親朋好友使用,也很有成就感;最感謝周月琇父女對地方教學的付出,讓老人家多一項技藝。

嘉義香湖公園賞美景 更有豐富生態
2015-10-14 07:52:58 聯合報 文/林伯驊
上月底完工啟用的嘉義市第二大公園「香湖公園」,重現北香湖之美,更有豐富的生態。在時序入秋、天氣微涼午後,民眾相當享受到此散步休憩。

image
圖/攝影師洪年宏提供

社苓社區 彩磚打造稻米故鄉
2015-10-14 07:53:00 聯合報 記者黃茹婷/苑裡報導
image
苗栗縣苑裡鎮中山國小後門牆面降低,拉近了校園和社區的距離。 記者黃茹婷/攝影
分享苗栗縣苑裡鎮社苓社區今年獲水土保持局補助,推動社區改造計畫,在121縣道土地公廟旁設計彩繪牆面,舊有展演空間重新鋪設高壓磚,另將中山國小後門圍牆降低,拉近學校和社區距離。
社苓社區是稻米故鄉,地方居民不斷以此打造社區特色,4月透過水保局農村再生計畫,社區活動中心周邊進行改造,換了新風貌不只發揮美化效果,也協助改善中山國小校門前的交通。

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莊士明表示,中山國小前土地公廟旁空地原本是社區展演空間,並非道路,但因為原有空地鋪設柏油路面,許多駕駛沒注意地上交通標線就直接穿越,造成交通亂象,尤其上學、放學期間更混亂,社區改造將屬於展演空間的地面翻修鋪上高壓磚,引導人車分離。

至於社區美化從入口意象著手,選定人潮聚集土地公廟旁的一處斑駁牆面大面積貼上彩色磁磚,以稻穗、稻草人、及稻田照片呈現農田風情;舊有公告欄也大變身,掛上周邊景點導覽地圖,包含蓮花池、呂家古厝等地,提供旅遊資訊。

此外,中山國小後校門圍牆原本高一公尺多,無形間讓社區和校園之間多一道隔閡,配合學校將有社區圖書館,因此降低圍牆高度,讓校園和社區更融合,周姓居民說,改造後社區變乾淨、美麗,稻田意象牆面也展現在地活力。


龍昇蒲瓜宴 福星採芋趣
2015-10-14 07:53:01 聯合報 記者范榮達、張裕珍/苗栗報導
image
公館鄉福星社區以芋頭特色打造門牌,社區幹部昨天在芋頭田間開心展示。 記者范榮達/攝影
分享水土保持局「農村再生」計畫發掘農村亮點,造橋鄉龍昇社區成功開發蒲瓜文創產品,後天晚上將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田園餐桌蒲瓜晚宴」,此外,公館鄉福星社區昨掛起芋頭特色門牌,推出採芋頭等體驗活動,龍昇、福星都歡迎民眾參加農村「派對」。
龍昇社區今年首度辦理「蒲瓜燈藝季」,16日、17日在龍昇生態園區(桉心園)登場,16日晚上6點有點燈儀式,接著有主廚上菜秀和星光蒲瓜晚宴,利用在地食材料理上桌,還可欣賞浪漫美麗的文創蒲瓜燈藝,17日一早還有農村再生成果展和埤塘導覽等精彩活動,詳情洽0922-462080。

福星社區則運用農村再生計畫補助,打造特色門牌昨天到位,福星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劉啟生及福星再生推動管理委員會主委劉怡青等人開心展示,劉怡青說,社區有水圳田園之美,特產芋頭正當令,搭配公館鄉農會推出芋頭田體驗活動,另設計單車遊、風味餐飲及多種DIY活動,電洽 0928-330507。

此外,公館鄉「芋頭柿子文化節-芋生好柿.公館香芋」10月24日、25日在農委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辦理,公館鄉農會指出,公館鄉栽種檳榔心芋面積約350公頃,今年和農改場合作設立芋頭栽培示範田,結合產地團體商標及產銷履歷且經認證沒有農藥殘留,建立公館芋頭品牌。

今年規畫體驗活動,參加民眾可以動手到田間拔芋頭,並製作芋丸,還有農特產品展售會,及文和傳奇戲劇團客家大戲等節目,即日受理報名,電洽037-559026。

電報、亡父存摺 她當傳家寶
2015-10-14 04:05:41 聯合報 記者李蕙君/台東報導
image
台東市民卓牡丹整理母親遺物發現早期電報、父親舊農會存摺及早年硬幣,都是現代人少見,她留做傳家寶。 記者李蕙君/攝影
分享
image

台東市民卓牡丹整理母親遺物發現早期電報、父親舊農會存摺及早年硬幣,都是現代人少見,她留做傳家寶。 記者李蕙君/攝影
分享台東市民卓牡丹近日在舊厝整理母親遺物,發現民國60年初的電報、父親早年的農會存摺、民初舊幣等,備覺驚喜,她說要留做傳家寶。
「現代人哪裡知道電報是什麼啊!」卓牡丹拿著民國59年父親過世時,母親打電報通知親友的電報付費收據,及當年兄長逃兵,部隊打電報通知母親的電報信,覺得珍貴。

她說,現代人的書信往來都已數位化,容易流失,反而沒有失去意義與記憶,她的子孫看見阿嬤擁有如此「神奇」的舊物,也頗覺新鮮,尤其電報內的每個字上都有代表號碼,十足有趣。

卓牡丹還找到父親的農會存摺,末端紀錄還有1200多元,不過她到農會查詢時,已沒有紀錄,農會人員本想以12元買這本舊存摺,遭她拒絕,「我要留給後代,讓他們知道當年我父親很愛家、努力存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